2.3 河流-黄河课件(共31张PPT)八年级地理上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黄河课件(共31张PPT)八年级地理上册 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8 15: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黄 河
Huanghe River
学习目标
1
说出黄河源头、入海、所流经省区和地形区等基本概况
2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上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
3
举例说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其治理措施
1
黄河的概况特征
中华“母亲河”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劳动、生息在黄河流域
这里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源 头
巴颜喀拉山
入 海 口
渤 海
渤 海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流经主要省份
黑龙江
黄河
淮河
珠江
长江
长度(千米)
径流量(亿立方米)
3420
5500
1000
6300
2197
3408
480
453
9500
3360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但是黄河不是我国第二大河!
黄河流域面积:75多万Km2
黄河年径流量:480亿m3
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
河口
桃花峪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黄河的主要支流
湟水
兆河
汾河
渭河
湟水
泾渭分明
概况特征 具体内容
长 度
源 头
注入海洋
上中下游分界
主要支流
5500 千 米
渭河和汾河
巴颜喀拉山
渤 海
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桃花峪
2
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黄河源头河段浅草平铺,水清流缓。
01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腹地。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02
黄河水文特征
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1/15。
黄河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多峡谷,水流湍急,流速较快。
黄河流域大部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温带,这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C,而且气候寒冷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黄河冬季就会结冰。
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
黄河下游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的流速缓慢,无较大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较小。
3
黄河的价值和问题
农业发展
宁夏内蒙古河段,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塞上江南)黄河上游河段的水量占全流域水量的70%以上
宁夏内蒙古河段,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塞上江南)黄河上游河段的水量占全流域水量的70%以上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把大量的泥沙带了下来,于是就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据统计,黄河每年要从黄土高原带走约16亿吨泥沙。
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泥沙俱下,大量泥沙沿着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也因此而得名。
讨论分析: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严重的水患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下面学习内容。
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那些?
(3)这些忧患能产生哪些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任务安排】
河口
桃花峪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地上河
凌汛
凌汛
黄河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
使下游河床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
有的河段甚至高出10米,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河”或“悬河”
黄 河
Huanghe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