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zǎo cān pí qì xìnɡ ɡé
( ) ( ) ( )
dūn xià kòng zhì lián xì
( ) ( ) ( )
二、生字扩词。
绳:( )( ) 系:( )( )
蝇:( )( ) 证:( )( )
研:( )( ) 究:( )( )
三、选词填空。
舒适 适合
1.大多数鱼类都不( )在陆地上生活。
2.我们坐在新教师里,感觉既暖和,又(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风( )浪吼 山崩地( )
水天相( ) 一年一( )
( )首东望 若( )若现
( )头并进 ( )山人海
以上带有反义词的词语是( ),请你再写出一个 ( )。
六、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在你认为表达效果更好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并说明理由。
①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
②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
理由: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这里景色优美,有无边的森林、巍峨的群山和淙淙的小河。
七、积累感悟。
1.学和问是分不开的。王充说:“智能之士, , 。”
2.韩愈在《师说》中写道:“ ,孰能无惑?”
3.妈妈常说:“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正如《尚书》里说的“
”。
4.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礼记》中说到了五个步骤:“ ,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
5.我们学习时就怕没有问题,只有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才能进步,正所谓“ ”。
八、读《夜间飞行的秘密》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打开——( )
3.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九、课外阅读。
巨伞下的城市(节选)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
(选自《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1)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
(2)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
(3)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
2.“这个‘神话’已成现实”中的“神话”是指: 。
3.文中用数字来说明巨伞,请写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4.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 )(可多选)
A.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
B.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C.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
5.用一句话概括建伞的原因、时间、地点。
十、书面表达。
题目:笑声
提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在家庭、在学校、在公园……是因为玩得开心,是因为获得成功,是因为遇到喜事,还是因为赢得称赞?……是你笑,是我笑,还是大家笑?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感情真实,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