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船营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 mm 25 mm 153 mm 41 mm
A.1100 mm B.255 mm C.41 mm D.51 mm
(2022七上·黄岛期末)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附近山地进行了研学考察,回来后小华同学绘制了该山地湿润气流运动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 在③地测得气温为-2℃,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①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8℃ B.8℃ C.16℃ D.-20℃
4.(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D.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
5.(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地点中降水较多的是( )
①赤道地带②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③迎风坡④中纬度内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1七上·襄汾月考)下图中点A是____,降水____。
A.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 C.背风坡,多 D.迎风坡,少
7.(2021七上·定南期末)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B.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C.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D.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完全一样
8.(2021七上·铁西期末)下列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降水( )
A.雨 B.雪 C.冰雹 D.沙尘
9.(2021七上·广汉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增
C.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2)右图是亚洲某地观测站一日内观测到的4次气温值,观测到记录②是当地的( )
A.8时 B.12时 C.14时 D.20时
10.(2021七上·栾城期末)在下面四块大陆中,基本能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11.(2020七上·顺德月考)在降水的成因类型中,下图所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12.(2020七上·济南月考)世界各地自然条件有优有劣,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读图,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3.(2020七上·宁化月考)赤道附近地带和两极地区年降水量相比( )
A.赤道附近地带多 B.两极地区多
C.一样多 D.不一定
14.(2020七上·武川月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D.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15.(2019七上·蒙阴月考)读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 )
A.14.8℃ B.15.4℃ C.16.6℃ D.17.2℃
(2)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气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谷
B.图中山峰的高度范围1300~1500米
C.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①处坡度比③处陡
二、综合题
16.(2019七上·吉林月考)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
(2)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 (填“多”或“少”), 影响降水的因素是 位置。
(3)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填“多”或“少”)。
17.(2016七上·十堰期末)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A与大洲B的分界线是 ,它是世界最大大洋C和 洋的最近水上通道。在这两个大洲上生活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人种。
(2)当D点出现极夜现象时,图中E点和F点气温更低的是 。
(3)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 。
18.(2015七上·宁化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1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
(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 ,全年降水特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当月降水量是这个月每次降水量的总和,材料中可知,当月的降水量是15mm +21mm+25 mm +153 mm+41 mm= 255 mm;B符合题意。
【点评】降水是指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等都属于降水的范畴。它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答案】2.B
3.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图分析,在山地,气流受地形抬升,成云致雨,因此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从图中可以根据暖湿气流的流动方向,得知①②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④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因此④地降水少,而①地位于山脚下,气流抬升不够,降水没有②地半山腰上降水多,③地位于山顶上,经半山腰降水后,空气湿度大大降低,因此降水会少一些。所以综合来看,②地半山腰上降水最多,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读图分析,在山地或丘陵,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即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0 米,两地气温相差3000÷1000×6=18℃,③地气温-2℃,可推算得知①地气温为-2℃+18℃=16℃,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A正确,不合题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B正确,不合题意。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C正确,不合题意。世界各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并不都是夏季降水多,如地中海气候区,数冬季多雨型,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的空间差异很大,表现为: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中纬度内陆地区少,沿海地区多。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该图表示地形雨,图中A位于背风坡,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A。
【点评】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1)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8.【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冰雹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沙尘是一种气象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的统称。它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9.【答案】(1)A
(2)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由左图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区域的气温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这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
(2)气温的日变化包括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图中记录②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在一天中的14时记录的,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故答案为:(1)A;(2)C;
【点评】(1)等温线图判读,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夏季:内陆向高纬凸 冬季:内陆向低纬凸,海洋相反。
(2)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0.【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据图可知,B基本能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1.【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降水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地形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类型主要有三种:对流雨,即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即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即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12.【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依据位置,读图可知,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其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②地位于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③地位于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④地位于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比较四地的气候特点,降水量最多的是④地;降水量最少的是①地。依据题意。故答案为: D。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3.【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A正确。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故B错误。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故C错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5.【答案】(1)D
(2)B
(3)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0米,所以B点的海拔是1000米,A点的海拔是8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可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17.2℃;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风向看,图中B处在山地的迎风坡,ACD都在山地的背风坡,所以降水最多的是B点;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①处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故A不正确;根据等高距可判断图中山峰的高度范围1400~1600米,故B不正确;②处为山谷,所以可能有河流发育,C正确;①处等高线比③稀疏,所以①处坡度比③处缓。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1)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16.【答案】(1)相等(相同)
(2)多;海陆
(3)多;少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解:(1)把地图上年降水量相等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2)读图观察可知,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多,大致在500-1000毫米,越往内陆地区降水越少,因为沿海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内陆地区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所以 影响降水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3)读图可知,赤道地区的降水量大致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量大致在200毫米以下,所以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7.【答案】(1)巴拿马运河;大西;黄色
(2)F
(3)多(大)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A北美洲与B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它是世界最大大洋C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近水上通道。在这两个大洲上生活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2)当D点出现极夜现象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我国正处在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在夏季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故图中E点和F点气温更低的是F。(3)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多(大)。
故答案为:(1)巴拿马运河;大西; 黄色;(2)F;(3)多(大)。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理解答题即可。
18.【答案】(1)气温;降水
(2)A;B
(3)最少;较多
(4)高温;多雨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2)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两地中,A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B地终年高温多雨;因此可判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最少,1月份气温最低,但降水较多.(4)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高温,全年降水特点是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故答案为:(1)气温;降水;(2)A;B;(3)最少;较多;(4)高温;多雨.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船营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 mm 25 mm 153 mm 41 mm
A.1100 mm B.255 mm C.41 mm D.51 mm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当月降水量是这个月每次降水量的总和,材料中可知,当月的降水量是15mm +21mm+25 mm +153 mm+41 mm= 255 mm;B符合题意。
【点评】降水是指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等都属于降水的范畴。它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2022七上·黄岛期末)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附近山地进行了研学考察,回来后小华同学绘制了该山地湿润气流运动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 在③地测得气温为-2℃,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①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8℃ B.8℃ C.16℃ D.-20℃
【答案】2.B
3.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图分析,在山地,气流受地形抬升,成云致雨,因此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从图中可以根据暖湿气流的流动方向,得知①②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④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因此④地降水少,而①地位于山脚下,气流抬升不够,降水没有②地半山腰上降水多,③地位于山顶上,经半山腰降水后,空气湿度大大降低,因此降水会少一些。所以综合来看,②地半山腰上降水最多,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读图分析,在山地或丘陵,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即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0 米,两地气温相差3000÷1000×6=18℃,③地气温-2℃,可推算得知①地气温为-2℃+18℃=16℃,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D.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
【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A正确,不合题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B正确,不合题意。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C正确,不合题意。世界各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并不都是夏季降水多,如地中海气候区,数冬季多雨型,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地点中降水较多的是( )
①赤道地带②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③迎风坡④中纬度内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的空间差异很大,表现为: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中纬度内陆地区少,沿海地区多。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2021七上·襄汾月考)下图中点A是____,降水____。
A.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 C.背风坡,多 D.迎风坡,少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该图表示地形雨,图中A位于背风坡,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A。
【点评】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2021七上·定南期末)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B.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C.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D.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完全一样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1)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8.(2021七上·铁西期末)下列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降水( )
A.雨 B.雪 C.冰雹 D.沙尘
【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冰雹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沙尘是一种气象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的统称。它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9.(2021七上·广汉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增
C.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2)右图是亚洲某地观测站一日内观测到的4次气温值,观测到记录②是当地的( )
A.8时 B.12时 C.14时 D.20时
【答案】(1)A
(2)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由左图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区域的气温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这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
(2)气温的日变化包括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图中记录②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在一天中的14时记录的,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故答案为:(1)A;(2)C;
【点评】(1)等温线图判读,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夏季:内陆向高纬凸 冬季:内陆向低纬凸,海洋相反。
(2)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0.(2021七上·栾城期末)在下面四块大陆中,基本能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据图可知,B基本能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1.(2020七上·顺德月考)在降水的成因类型中,下图所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降水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地形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降水类型主要有三种:对流雨,即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即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即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12.(2020七上·济南月考)世界各地自然条件有优有劣,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读图,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依据位置,读图可知,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其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②地位于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③地位于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④地位于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比较四地的气候特点,降水量最多的是④地;降水量最少的是①地。依据题意。故答案为: D。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3.(2020七上·宁化月考)赤道附近地带和两极地区年降水量相比( )
A.赤道附近地带多 B.两极地区多
C.一样多 D.不一定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2020七上·武川月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D.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A正确。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故B错误。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故C错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5.(2019七上·蒙阴月考)读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 )
A.14.8℃ B.15.4℃ C.16.6℃ D.17.2℃
(2)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气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谷
B.图中山峰的高度范围1300~1500米
C.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①处坡度比③处陡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0米,所以B点的海拔是1000米,A点的海拔是8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可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17.2℃;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风向看,图中B处在山地的迎风坡,ACD都在山地的背风坡,所以降水最多的是B点;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①处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故A不正确;根据等高距可判断图中山峰的高度范围1400~1600米,故B不正确;②处为山谷,所以可能有河流发育,C正确;①处等高线比③稀疏,所以①处坡度比③处缓。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评】(1)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二、综合题
16.(2019七上·吉林月考)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
(2)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 (填“多”或“少”), 影响降水的因素是 位置。
(3)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填“多”或“少”)。
【答案】(1)相等(相同)
(2)多;海陆
(3)多;少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解:(1)把地图上年降水量相等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2)读图观察可知,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多,大致在500-1000毫米,越往内陆地区降水越少,因为沿海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内陆地区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所以 影响降水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3)读图可知,赤道地区的降水量大致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量大致在200毫米以下,所以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7.(2016七上·十堰期末)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A与大洲B的分界线是 ,它是世界最大大洋C和 洋的最近水上通道。在这两个大洲上生活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人种。
(2)当D点出现极夜现象时,图中E点和F点气温更低的是 。
(3)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 。
【答案】(1)巴拿马运河;大西;黄色
(2)F
(3)多(大)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A北美洲与B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它是世界最大大洋C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近水上通道。在这两个大洲上生活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2)当D点出现极夜现象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我国正处在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在夏季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故图中E点和F点气温更低的是F。(3)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穿过的地区降水量多(大)。
故答案为:(1)巴拿马运河;大西; 黄色;(2)F;(3)多(大)。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理解答题即可。
18.(2015七上·宁化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1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
(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 ,全年降水特点是 .
【答案】(1)气温;降水
(2)A;B
(3)最少;较多
(4)高温;多雨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2)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两地中,A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B地终年高温多雨;因此可判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最少,1月份气温最低,但降水较多.(4)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高温,全年降水特点是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故答案为:(1)气温;降水;(2)A;B;(3)最少;较多;(4)高温;多雨.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