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锦州期末)下列诗句不是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东边日出西边雨
C.昨夜西风凋碧树 D.却道天凉好个秋
2.(2019七上·绿园期中)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四季如春
C.长冬无夏 D.狂风暴雨
3.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山前桃花山后雪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6.去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7.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而漫长,而位于海南岛最南部的天涯海角却终年如夏,这种南北气候上的巨大差异,是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8.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大风、低能见度、地面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和海上作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说明寒潮天气严重影响了(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军事训练 D.交通运输
9.下列国家与其对应的主要气候,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 B.沙特阿拉伯——热带雨林气候
C.意大利——地中海气候 D.德国——温带海洋性气候
10.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11.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12.(2016七上·临沂期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13.(2015七上·盱眙月考)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14.(2015七上·中堂月考)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气压和风力 B.气温和降水 C.温度和降水 D.气温和温差
15.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
A.10°S B.45°S C.30°N D.60°N
二、综合题
16.(2023七上·铁锋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A B D
(2)图中乙山在甲山 方向。
(3)量得图中甲乙两山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 。
(4)E和F两个山坡,哪个山坡爬山更容易: ,原因是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中,可以进行攀岩活动的是 。
(5)测得①地气温时20℃,则②地的气温是 ℃。
17.(2023七上·船营期末)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组织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为其探究区域和行进路线,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区域中甲乙丙所在的大洲分别是甲 ,乙 ,丙 。
(2)行进启程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 D 是 洋和E 是 洋。
(3)行进回程路线 B 地到 C 地沿途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逐渐 (填“递增”或 “递减”)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4)活动区域中甲地比乙地气温高,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18.(2022七上·黄岛期末)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第一大岛,这里茂盛的雨林与灼人的草原并存,景观多样、物种繁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读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及气候分布图和20°纬线穿过的岛屿东西两侧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坐标图,完成下面问题。
(1)读 图(填图名)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 为主。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3)有关该岛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1月牧草枯黄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两地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两地气温年较差都较小
(4)据图可知,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请据图分析它比甲地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因此天气具有时间短和变化快两个特点。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因此气候具有长时间和稳定的特点。山雨欲来风满楼所描述地区大气状况变化快且时间短是天气,A错误。东边日出西边雨所描述地区近地面大气变化快,时间短为天气,B错误。昨夜西风凋碧树是描述某地区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C错误。却道天凉好个秋描述的是某地一段时间以来的大气状况,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差别:
①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渗透到人们和每一个生活领域,关注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必备。
②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表示某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多变、不稳定的,以上四句话中,“终年炎热干燥”、“四季如春”和“长冬无夏”表示的是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气候特征,只有“狂风暴雨”是表示天气状况,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在时刻变化的。特点:时间短,多变。
3.【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地区在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时间短,并且多变;气候是指某地区多年来的平均大气状况,时间长,且稳定性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短时间的大气变化,属于描写天气状况。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属于基础概念类试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牢记并能加以区分。
4.【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B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气候
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6.【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哈尔滨纬度高,广州纬度低,由于纬度差异,两城市气温差异很大 ,故选A
【点评】考查纬度影响气候
7.【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漠河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升温晚,因此冬季寒冷而漫长。而海南岛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因此,气候差异主要由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注意二者是在气温上差异大,影响气温差异的因素绝大部分是纬度因素。
8.【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题中的“公路、铁路交通”“海上作业安全”属于交通运输。再根据题意,应该是寒潮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天气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注意关键字眼“公路、铁路交通”“海上作业安全”等,就可以得出选项。
9.【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属于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意大利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德国也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很重要的考点,有一定难度,学生要结合地图牢记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典型分布地区。
10.【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
【点评】考查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阴天时气温的日较差应最小;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及影响因素,理解答题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故选:A。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气温的高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影响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D.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4.【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15.【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10°S纬线的纬度最低,该地点的气温最高.故选:A.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16.【答案】(1)山脊;山谷;陡崖
(2)西北
(3)5千米(5000米)
(4)E;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
(5)17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B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D位于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图中乙山在甲山的西北方向。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量得图中甲乙两山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2×2.5=5千米。
(4)读图分析可知,E和F两个山坡中, E山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更容易。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中,D处是陡崖,可以进行攀岩活动。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①地海拔是0米,②地海拔是5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500米,气温相差3℃。测得①地气温时20℃,则②地的气温是20-3=17℃。
故答案为:(1)山脊;山谷;陡崖;(2)西北;(3) 5千米(5000米) ;(4)E;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7.【答案】(1)非洲;欧洲;亚洲
(2)太平;印度
(3)递增;海陆位置
(4)纬度位置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陆地轮廓形状和位置可以判定:甲位于非洲,乙位于欧洲,丙位于亚洲。
(2)读图可知,D大洋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E大洋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3)行进回程路线 B 地到 C 地,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海洋水汽的影响逐渐增强,沿途年降水量逐渐递增,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4)读图可知,甲乙位于北半球,乙地位置更靠北,纬度更高,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故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8.【答案】(1)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高原
(2)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3)D
(4)乙;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中,中部为海拔1000-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高原为主。
(2)由图可知,图中甲地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乙地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由图可知,1月为甲地的雨季,降水多,草木茂盛,故A错误;乙地处于迎风坡,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干湿季,故B错误;由图可知,甲地7-9月降水少,10—12月降水增加;乙地7——12月降水先减少,后增加,故C错误;由图可知,两地位于南纬20度附近,纬度较低属于热带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4)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乙地。乙地位于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甲地位于岛屿西侧,属于背风坡,降水少。
【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锦州期末)下列诗句不是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东边日出西边雨
C.昨夜西风凋碧树 D.却道天凉好个秋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因此天气具有时间短和变化快两个特点。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因此气候具有长时间和稳定的特点。山雨欲来风满楼所描述地区大气状况变化快且时间短是天气,A错误。东边日出西边雨所描述地区近地面大气变化快,时间短为天气,B错误。昨夜西风凋碧树是描述某地区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C错误。却道天凉好个秋描述的是某地一段时间以来的大气状况,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差别:
①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渗透到人们和每一个生活领域,关注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必备。
②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2019七上·绿园期中)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四季如春
C.长冬无夏 D.狂风暴雨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表示某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多变、不稳定的,以上四句话中,“终年炎热干燥”、“四季如春”和“长冬无夏”表示的是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气候特征,只有“狂风暴雨”是表示天气状况,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在时刻变化的。特点:时间短,多变。
3.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山前桃花山后雪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地区在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时间短,并且多变;气候是指某地区多年来的平均大气状况,时间长,且稳定性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短时间的大气变化,属于描写天气状况。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属于基础概念类试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牢记并能加以区分。
4.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B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气候
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6.去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哈尔滨纬度高,广州纬度低,由于纬度差异,两城市气温差异很大 ,故选A
【点评】考查纬度影响气候
7.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而漫长,而位于海南岛最南部的天涯海角却终年如夏,这种南北气候上的巨大差异,是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漠河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升温晚,因此冬季寒冷而漫长。而海南岛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因此,气候差异主要由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注意二者是在气温上差异大,影响气温差异的因素绝大部分是纬度因素。
8.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大风、低能见度、地面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和海上作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说明寒潮天气严重影响了(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军事训练 D.交通运输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题中的“公路、铁路交通”“海上作业安全”属于交通运输。再根据题意,应该是寒潮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天气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注意关键字眼“公路、铁路交通”“海上作业安全”等,就可以得出选项。
9.下列国家与其对应的主要气候,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 B.沙特阿拉伯——热带雨林气候
C.意大利——地中海气候 D.德国——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属于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意大利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德国也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很重要的考点,有一定难度,学生要结合地图牢记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典型分布地区。
10.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
【点评】考查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解答。
11.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阴天时气温的日较差应最小;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及影响因素,理解答题即可。
12.(2016七上·临沂期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故选:A。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3.(2015七上·盱眙月考)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气温的高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影响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D.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4.(2015七上·中堂月考)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气压和风力 B.气温和降水 C.温度和降水 D.气温和温差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15.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
A.10°S B.45°S C.30°N D.60°N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10°S纬线的纬度最低,该地点的气温最高.故选:A.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二、综合题
16.(2023七上·铁锋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A B D
(2)图中乙山在甲山 方向。
(3)量得图中甲乙两山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 。
(4)E和F两个山坡,哪个山坡爬山更容易: ,原因是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中,可以进行攀岩活动的是 。
(5)测得①地气温时20℃,则②地的气温是 ℃。
【答案】(1)山脊;山谷;陡崖
(2)西北
(3)5千米(5000米)
(4)E;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
(5)17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B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D位于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图中乙山在甲山的西北方向。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量得图中甲乙两山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2×2.5=5千米。
(4)读图分析可知,E和F两个山坡中, E山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更容易。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中,D处是陡崖,可以进行攀岩活动。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①地海拔是0米,②地海拔是5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500米,气温相差3℃。测得①地气温时20℃,则②地的气温是20-3=17℃。
故答案为:(1)山脊;山谷;陡崖;(2)西北;(3) 5千米(5000米) ;(4)E;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7.(2023七上·船营期末)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组织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为其探究区域和行进路线,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区域中甲乙丙所在的大洲分别是甲 ,乙 ,丙 。
(2)行进启程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 D 是 洋和E 是 洋。
(3)行进回程路线 B 地到 C 地沿途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逐渐 (填“递增”或 “递减”)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4)活动区域中甲地比乙地气温高,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答案】(1)非洲;欧洲;亚洲
(2)太平;印度
(3)递增;海陆位置
(4)纬度位置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陆地轮廓形状和位置可以判定:甲位于非洲,乙位于欧洲,丙位于亚洲。
(2)读图可知,D大洋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E大洋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3)行进回程路线 B 地到 C 地,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海洋水汽的影响逐渐增强,沿途年降水量逐渐递增,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4)读图可知,甲乙位于北半球,乙地位置更靠北,纬度更高,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故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8.(2022七上·黄岛期末)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第一大岛,这里茂盛的雨林与灼人的草原并存,景观多样、物种繁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读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及气候分布图和20°纬线穿过的岛屿东西两侧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坐标图,完成下面问题。
(1)读 图(填图名)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 为主。
(2)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3)有关该岛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1月牧草枯黄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两地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两地气温年较差都较小
(4)据图可知,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请据图分析它比甲地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
【答案】(1)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高原
(2)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3)D
(4)乙;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中,中部为海拔1000-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高原为主。
(2)由图可知,图中甲地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乙地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由图可知,1月为甲地的雨季,降水多,草木茂盛,故A错误;乙地处于迎风坡,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干湿季,故B错误;由图可知,甲地7-9月降水少,10—12月降水增加;乙地7——12月降水先减少,后增加,故C错误;由图可知,两地位于南纬20度附近,纬度较低属于热带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4)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乙地。乙地位于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甲地位于岛屿西侧,属于背风坡,降水少。
【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