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23:50:09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滦南期中)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的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故选C。
2.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增长较慢,A选项错误;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展中国家,B选项错误;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不需要,C选项错误;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D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注意人口问题分为过快增长和过慢增长,不同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总体一点就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B.“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面部的特征等。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以人种都是平等的。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人种的划分,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
4.(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体质方面的特征 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 D.文化程度
【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如肤色、体型、毛发等)可以将人们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的分布最广,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不是划分的依据,故答案为:A。
【点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5.(2022七上·秦都期末)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求职困难②资源消耗更多③国防兵源不足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工作单位有限,导致求职困难,加上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资源,因此人口数量多会消耗更多的资源,①②正确,国防兵源充足,劳动力丰富,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022七上·江油期末)江油市总面积约2720平方千米,2020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总数是约73万,其人口密度约为()
A.268人/平方千米 B.268人/平方米
C.268人/米 D.268人/千米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依据人口密度计算公式,江油市总面积约2720平方千米,2020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总数是约73万,斯口密度约为73万人÷2720平方千米=268人/平方千米。A符合题意。
【点评】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世界上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7.(2021七上·镇赉期末)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2021七上·永吉期末)读下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8.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  )
A.1750年以前 B.1750—1850年
C.1850—1950年 D.1950年至今
9.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
A.70亿 B.80亿 C.90亿 D.100亿
【答案】8.D
9.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8.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特别是1950年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快。所以选D。
9.从图中坐标可以看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所以选C。
10.(2021七上·农安期末)某地区一年中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9个婴儿,死亡2人,则这个地区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2% B.17% C.21% D.19%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题目可知,某地区一年中每1000人出生并存活19婴儿,即出生率是1.9%,死亡2人,死亡率是0.2%,所以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7%,故答案为:B。
【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2)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11.(2021七上·云南期末)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C.黑人的头发卷曲,利于保护头部
D.如果一个白种人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会变成黑种人
【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在人种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地理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故A错误。白色人种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不是较热的地区故B错误;黑色人种卷曲的头发能够形成一个隔热层,有利于保护头部,故C正确;人种的形成具有遗传性,自然环境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人种的属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不同的人种带有不同地理环境的印痕,如尼格罗人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特征,黑色的肤色可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唇扩大了粘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北欧地域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
12.(2020七上·保山月考)下列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B.交通拥挤,就业困难
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D.人口老龄化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容易导致资源不足、生活水平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老龄化是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导致的,故答案为:B。
【点评】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而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13.(2020七上·榆林月考)关于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人口增长过快并非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可开发资源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毫无关系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相反则越高,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即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4.我国有一支探险队,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环球航行中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船队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3)船队在经过B大洲北部时,看到这里的居民身着白袍,头戴白色头巾。这里居民大多是(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此次航行从太平洋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大西洋,最后又通过巴拿马运河返回太平洋,没有经过北冰洋,故答案为:D。(2)船队从①表示的印度洋进入②表示的大西洋,会经过A所示亚洲与B所示非洲的界线-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C。 (3)当船队经过B表示的非洲北部时,看到这里的居民多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些居民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属于白色人种,故答案为:B。
【点评】(1)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大洲之间多以海峡、运河或海域作为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二、综合题
15.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   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   人种。
(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   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   人种。
(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   人种和   人种。
(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   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   所致。
【答案】(1)黄色;白色
(2)白色;黑色
(3)白色;黄色
(4)非;欧;亚;人口迁移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的读图能力,从图例中了解不同人种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1)(2)题读图就可以答出,(3)题读图找到北回归线,对照可以得出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人口迁移所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大洲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人种间通婚更为普遍,人口迁移更普遍,所以人种的分布更复杂。
【点评】综合题,学生做题要注意读图能力的培养,图例很关键。
16.(2021七上·建华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   (纬线名称)附近地区。
(2)B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A气候的南北两侧,该气候特点为   。
(3)C气候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人口   (稠密/稀疏)区,原因是   。
(4)影响D、E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热带雨林;赤道
(2)热带草原;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稀疏;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意思相近也可)
(4)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除A地区以外,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都有分布。
(2)由图可知,B是位于撒哈拉以南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气候两侧,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该气候在南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3)C撒哈拉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该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生存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该气候区内的人口十分稀疏。
(4)图中D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E位于中纬度大陆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纬度大致相当,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离海远,降水少、温差大,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温和湿润,两种气候是受海陆位置差异的影响。
【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7.(2022七上·绿园期末)读图分析人口的分布与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气候的关系。
(1)读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形类型)地区。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内陆、沿海)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   (中低纬度、中高纬度)地区。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A地的气候特点是   ,由于该气候过于   ,所以A地虽位于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上,但仍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4)B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的气候特征为   ,由于B地气候极端   ,所以该地人口稀疏。
【答案】(1)平原
(2)沿海;中低纬度
(3)全年高温多雨;湿热
(4)全年炎热干燥(或全年高温少雨);干旱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可知,世界上一半多的人口都分布在海拔0米到200米之间,为平原,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所以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为沿海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人类生长。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由于该地气候过于湿热,不太适合人类生存,所以成为人口的稀疏区。
(4)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或全年高温少雨),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干旱,也属于人口的稀疏区。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滦南期中)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的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B.“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4.(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体质方面的特征 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 D.文化程度
5.(2022七上·秦都期末)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求职困难②资源消耗更多③国防兵源不足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22七上·江油期末)江油市总面积约2720平方千米,2020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总数是约73万,其人口密度约为()
A.268人/平方千米 B.268人/平方米
C.268人/米 D.268人/千米
7.(2021七上·镇赉期末)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2021七上·永吉期末)读下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8.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  )
A.1750年以前 B.1750—1850年
C.1850—1950年 D.1950年至今
9.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
A.70亿 B.80亿 C.90亿 D.100亿
10.(2021七上·农安期末)某地区一年中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19个婴儿,死亡2人,则这个地区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2% B.17% C.21% D.19%
11.(2021七上·云南期末)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C.黑人的头发卷曲,利于保护头部
D.如果一个白种人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会变成黑种人
12.(2020七上·保山月考)下列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B.交通拥挤,就业困难
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D.人口老龄化
13.(2020七上·榆林月考)关于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人口增长过快并非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可开发资源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毫无关系
14.我国有一支探险队,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环球航行中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船队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3)船队在经过B大洲北部时,看到这里的居民身着白袍,头戴白色头巾。这里居民大多是(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二、综合题
15.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   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   人种。
(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   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   人种。
(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   人种和   人种。
(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   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   所致。
16.(2021七上·建华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   (纬线名称)附近地区。
(2)B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A气候的南北两侧,该气候特点为   。
(3)C气候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人口   (稠密/稀疏)区,原因是   。
(4)影响D、E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7.(2022七上·绿园期末)读图分析人口的分布与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气候的关系。
(1)读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形类型)地区。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内陆、沿海)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   (中低纬度、中高纬度)地区。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A地的气候特点是   ,由于该气候过于   ,所以A地虽位于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上,但仍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4)B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的气候特征为   ,由于B地气候极端   ,所以该地人口稀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增长较慢,A选项错误;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展中国家,B选项错误;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不需要,C选项错误;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D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注意人口问题分为过快增长和过慢增长,不同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总体一点就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面部的特征等。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以人种都是平等的。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人种的划分,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
4.【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如肤色、体型、毛发等)可以将人们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的分布最广,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不是划分的依据,故答案为:A。
【点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5.【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工作单位有限,导致求职困难,加上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资源,因此人口数量多会消耗更多的资源,①②正确,国防兵源充足,劳动力丰富,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依据人口密度计算公式,江油市总面积约2720平方千米,2020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总数是约73万,斯口密度约为73万人÷2720平方千米=268人/平方千米。A符合题意。
【点评】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世界上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7.【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答案】8.D
9.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8.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特别是1950年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快。所以选D。
9.从图中坐标可以看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所以选C。
10.【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题目可知,某地区一年中每1000人出生并存活19婴儿,即出生率是1.9%,死亡2人,死亡率是0.2%,所以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7%,故答案为:B。
【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2)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11.【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在人种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地理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故A错误。白色人种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不是较热的地区故B错误;黑色人种卷曲的头发能够形成一个隔热层,有利于保护头部,故C正确;人种的形成具有遗传性,自然环境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人种的属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不同的人种带有不同地理环境的印痕,如尼格罗人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特征,黑色的肤色可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唇扩大了粘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北欧地域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
12.【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容易导致资源不足、生活水平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老龄化是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导致的,故答案为:B。
【点评】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而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13.【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相反则越高,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即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4.【答案】(1)D
(2)C
(3)B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此次航行从太平洋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大西洋,最后又通过巴拿马运河返回太平洋,没有经过北冰洋,故答案为:D。(2)船队从①表示的印度洋进入②表示的大西洋,会经过A所示亚洲与B所示非洲的界线-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C。 (3)当船队经过B表示的非洲北部时,看到这里的居民多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些居民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属于白色人种,故答案为:B。
【点评】(1)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大洲之间多以海峡、运河或海域作为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5.【答案】(1)黄色;白色
(2)白色;黑色
(3)白色;黄色
(4)非;欧;亚;人口迁移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的读图能力,从图例中了解不同人种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1)(2)题读图就可以答出,(3)题读图找到北回归线,对照可以得出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人口迁移所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大洲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人种间通婚更为普遍,人口迁移更普遍,所以人种的分布更复杂。
【点评】综合题,学生做题要注意读图能力的培养,图例很关键。
16.【答案】(1)热带雨林;赤道
(2)热带草原;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稀疏;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意思相近也可)
(4)海陆位置(海陆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除A地区以外,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都有分布。
(2)由图可知,B是位于撒哈拉以南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气候两侧,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该气候在南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3)C撒哈拉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该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生存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该气候区内的人口十分稀疏。
(4)图中D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E位于中纬度大陆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纬度大致相当,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离海远,降水少、温差大,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温和湿润,两种气候是受海陆位置差异的影响。
【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7.【答案】(1)平原
(2)沿海;中低纬度
(3)全年高温多雨;湿热
(4)全年炎热干燥(或全年高温少雨);干旱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可知,世界上一半多的人口都分布在海拔0米到200米之间,为平原,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所以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为沿海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人类生长。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由于该地气候过于湿热,不太适合人类生存,所以成为人口的稀疏区。
(4)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或全年高温少雨),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干旱,也属于人口的稀疏区。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