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课程标准模块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1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1.3 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使用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新教材
单元名称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单元课时数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主题概述 1.内容要求:本单元主要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人们认识自然世界的一般规律,人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修正假说,其中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起关键的作用。通过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 2.教学提示:为帮助学生达成对概念2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主题学情分析 1.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对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物理的学习中,学生对物质的扩散现象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学生并不清楚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并不清楚为什么施肥过多会导致作物死亡,这也是学生此时最好奇,最感兴趣的,具有探究求知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与我们本单元“水进出细胞的原理”完全契合。 2.经过第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作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理想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具体机制。
开放性学习环境 大屏、微课、相关动画视频、PPT 等。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阐述“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的概念及特点,认同生命的自主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通过对膜成分与结构的分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和解释简单情境中的生命现象,知晓不同运输方式及其相互配合对生命存活和生长发育的重大意义。 (2)通过设计并实施水进出植物细胞等实验,能够针对特定情境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及资料分析进行论证推理进而理解并得出生物学概念。 (3)选择合适的标准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通过绘制概念图以及建构模型等活动,比较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4)能够运用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论证分析诸如蔬菜腌制、合理施肥等实践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家探究囊性纤维化的原因,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参与社会热点议题的讨论,关注社会发展动态。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探究细胞膜的结构与水进出的关系 回顾第3章学习的: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出细胞?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启发思维,产生怀疑,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
任务2 名称:小组合作学习—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通过图片展示、一系列小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利用动画或图片展示效果,增强直观感;设计问题驱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综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3 名称:探究合作交流--动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 根据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阅读相关内容,逐步领会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分析归纳的能力,并通过师生总结得出水进出细胞的现象与原理。 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的具体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求实、质疑、探索的精神.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总结归纳自由扩散的特点及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 播放自由扩散的动态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P66思考如下问题: 自由扩散有什么特点? 通过图示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结合细胞膜的物质组成 及PPT中的图片,总结能自由扩散的物质。 利用动画或图片展示效果,增强直观感;设计问题驱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5 名称:合作交流掌握协助扩散的特点 播放协助扩散的动态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P66总结协助扩散的三方面特点: 通过图示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并思考如下问题: (1)允许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物质需要具备什么特点? (2)在运输过程中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构象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图片比较及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领悟到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特点
任务6 名称:自主构建影响被动运输的关系模型 教师结合自由扩散的特点引领学生构建物质浓度对自由扩散的影响关系模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载体蛋白对自由扩散的关系模型。 让学生讨论因素协助扩散的因素可能有那些?让学生自己构建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的具体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求实、质疑、探索的精神。
第3课时 任务7 名称:结合视频、图片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相关问题。播放“主动运输视频”。(可多放几遍,便于学生观察主动运输过程及特点。)引领学生总结主动运输的特点。 结合主动运输的过程让学生猜想,那些因素可能是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引领学生分析物质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影响物质运输的实质。(分析各因素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尝试画出曲线) 利用动画或图片展示效果,增强直观感;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8 名称: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合作交流,探究胞吞、胞吐的特点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探究胞吞、胞吐的特点。 展示胞吞、胞吐过程图,引领学生结合图,总结胞吞、胞吐的过程。 总结细胞膜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入手,形成下列观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者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实现的结构基础。) 通过图片比较及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到胞吞、胞吐的特点,通过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准确掌握相关知识。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 内容 第1课时:对相关概念进行科学阐述;能分析动植物细胞发生失水与吸水的条件;能分析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与内因;能阐述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2课时:对相关概念进行科学阐述;能说出发生被动运输的条件;能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能自主构建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关系模型。 第3课时:对相关概念进行科学阐述;能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能自主构建影响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能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评价 指标 第1课时:学生对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的认知水平(生命观念);学生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科学探究);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科学思维)。 第2课时:学生对被动运输特点的认识水平(生命观念);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进行关系模型构建的能力水平(科学思维)。 第3课时:学生对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特点的认识水平(生命观念);学生对影响主动运输因素关系模型构建的能力(科学思维)。
评价 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一) 1.下列能发生渗透吸水现象的是( ) A.把新鲜去皮的马铃薯条放在30%蔗糖溶液中 B.把蒸熟的马铃薯条放在清水中 C.洋葱表皮放置在清水中 D.把成熟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盐水中 2.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在Ⅰ中口腔上皮细胞形态不变,在Ⅱ中口腔上皮细胞皱缩,在Ⅲ中口腔上皮细胞破裂,则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Ⅱ<Ⅲ D.Ⅰ<Ⅲ<Ⅱ 3.若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 4.下图中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的浓度<b溶液的浓度,c为清水,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段时间后,图A中装置2的液面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④⑤⑥相当于图A中的②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 5.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 A.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 B.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质壁分离复原 C.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皱缩 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破裂 【答案】 1.C 2.B 3.B 4.B 5.C 课时作业(二) 1.圈出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 O2、 甘油、 氨基酸、 葡萄糖、 K+、 Na+、 苯、 乙醇、 水、胆固醇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甘油与葡萄糖的相同点是( ) A.低浓度→高浓度 B.转运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3.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 )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4.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____方式。 (2)O2和葡萄糖两种物质中,可以通过B方式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是__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上合成的。 (4)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O2、甘油、苯、乙醇、水、胆固醇 2.C 3.B 4.(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2)葡萄糖
(3)载体 核糖体
(4)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 课时作业(三) 1.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胞吞、协助扩散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协助扩散、胞吞 2. 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固醇,自由扩散 B.性激素,协助扩散 C.蛋白质,主动运输 D.蛋白质,胞吞 3. 某些植物细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浓度梯度推动的,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和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H+进出细胞所利用的载体蛋白相同 C.提高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D.“H+﹣蔗糖”共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需要ATP直接供能 4.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该过程需要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的识别作用 C.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 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需要内部供能 5. 如图①表示不同物质进出肝细胞的方式,图②、③分别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时,运输速率与载体数量和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图①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则图中缺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它们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等生理作用。 (2)根据图①分析,Na+运出该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①中的三种物质进出肝细胞的方式中,符合图②特点的物质是_________,符合图③特点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这种方式与图①中运输Na+的方式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答案】 1.B 2.D 3.C 4.C 5.(1). 多糖(糖类) 识别、保护和润滑 (2).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运输 (3). 葡萄糖和Na+ 葡萄糖 (4). 胞吐 都需要消耗能量;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都具有选择性)等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1.基于实验条件的限制,部分探究实验只能利用材料和问题驱动学生设计,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还需强化。 2.科学思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领任务设计。为了落实单元目标及课时分目标,采用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将本单元划分为8个驱动任务,再将每个驱动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子问题,最终指向本单元的核心问题。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情况。 3.为帮助学生学会关系模型构建,被动运输时引导学生构建为主,主动运输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自主构建。 4.在学习完成整个物质运输过程时,需让学生自主构建表格,比较各种运输方式。强化对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能力。 5.单元策略要站位高,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确立了依托教材为来源的,以不同物质运输方式为单元学习主题《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并基于深度学习实践模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我绘制出了本单元的单元结构图。其中包含了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在真实情境下解决核心问题为挑战的学习任务,以及覆盖课上课下的多种方式的学习评价。本单元将以三课时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教学设计
课题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重要内容,是被动运输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共包括两部分内容:“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明确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特点,理解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通过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理解二者在运输方向、所需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结合细胞膜的结构,加深对“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的认识,认同生命的自主性。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被动运输,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主动运输,学生易于接受。前面章节学习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也为本节知识做好了铺垫。从学生的能力基础看,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在“主动运输”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比较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点,构建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由此确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1.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领悟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2.说出胞吞、胞吐的特点,理解胞吞、胞吐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3.通过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关系,体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特点; (2)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3)物质运输方式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难点: 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特点
学习评价设计 课堂上通过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评价学生的阅读提炼信息能力,课堂讨论及成果的展示详情程度、课堂同学的反应、习题的正确性等几方面进行。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 展示材料,提出思考讨论题。 材料: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 讨论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讨论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教师: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就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有哪些特点?和被动运输相比有哪些不同呢?(教师导入课题)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讨论思考题并进行交流。 学生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不是通过被动运输,因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浓度梯度吸收。 学生2:逆水行舟需要动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碘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不同于被动运输的物质运输方式。环节二:主动运输教师活动1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相关问题。 (1)什么是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活动2: 引导学说观察主动运输的示意图,总结主动运输过程及特点。 教师活动3: (1)结合被动运输,让学生判断氨基酸、葡萄糖、离子运输的方式。 (2)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活动4 (1)结合主动运输的过程让学生猜想,那些因素可能是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2)引领学生分析物质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影响物质运输的实质。(分析各因素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尝试画出曲线)学生活动1 阅读教材,完成问题(问题简单,学生能自主完成)。 展示自主认知成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教师对学生交流进行规范) 学生活动2 观察图片,深入理解主动运输。 学生活动3: 思考,回答。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学生活动4 和教师一起结合表格分析“图例”和“表示曲线”。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或图片展示效果,增强直观感;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环节三:胞吞与胞吐教师活动1: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探究思考题,引领学生思考: (1)胞吞、胞吐的过程是怎样的?需要消耗能量吗? (2)胞吞与胞吐中物质分别跨过了几层膜结构? (3)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4)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教师活动2 (1)教师展示胞吞、胞吐过程图,引领学生结合图,总结胞吞、胞吐的过程。 (2)师生一起总结胞吞、胞吐的特点 教师活动3: 总结细胞膜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入手,形成下列观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者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实现的结构基础。)学生活动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问题,展示自主认知成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认知。(问题简单,学生能自主完成)。 学生思考、讨论,小组选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2 学生结合过程,总结胞吞与胞吐的过程。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比较及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到胞吞、胞吐的特点,通过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准确掌握相关知识。
7.板书设计 一、主动运输 1.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2.意义:吸收所需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3.案例: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 二、胞吞、胞吐 1.运输动力:需要消耗能量 2.转运蛋白:不需要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胞吞、协助扩散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协助扩散、胞吞 2. 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固醇,自由扩散 B.性激素,协助扩散 C.蛋白质,主动运输 D.蛋白质,胞吞 3. 某些植物细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浓度梯度推动的,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和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H+进出细胞所利用的载体蛋白相同 C.提高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D.“H+﹣蔗糖”共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需要ATP直接供能 4.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该过程需要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的识别作用 C.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 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需要内部供能 5. 如图①表示不同物质进出肝细胞的方式,图②、③分别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时,运输速率与载体数量和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图①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则图中缺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它们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等生理作用。 (2)根据图①分析,Na+运出该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①中的三种物质进出肝细胞的方式中,符合图②特点的物质是_________,符合图③特点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这种方式与图①中运输Na+的方式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答案】 1.B 2.D 3.C 4.C 5.(1). 多糖(糖类) 识别、保护和润滑 (2).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运输 (3). 葡萄糖和Na+ 葡萄糖 (4). 胞吐 都需要消耗能量;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都具有选择性)等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动态视频、多媒体投影、PPT制作课件
教学反思与改进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本节课应当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样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制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到科学素养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人教版 必修1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总结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目录
教学目标
1. 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理解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2. 说出胞吞、胞吐的特点,理解胞吞、胞吐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3. 理解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关系。
新知导入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
讨论
1.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2. 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血液中碘浓度为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新知讲解
主动运输
观察主动运输的示意图,思考主动运输的特点:
新知讲解
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的概念与特点
(1)什么是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需要哪些条件?
具有专一性
空间结构会改变
载体蛋白
能量
逆浓度梯度
新知讲解
主动运输
3.主动运输的案例与意义
(1)举例:
(2)意义:
①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
②大多数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新知讲解
(1)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主动运输的速率。
4.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主动运输
(2)能量
B点以后限制运输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B点以后限制的因素载体蛋白的数量,
运输物质的浓度等
A点时靠无氧呼吸供能,C点时靠有氧呼吸供能,C点以后限制运输的因素为载体蛋白的数量
A
新知讲解
A点以后现在运输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4.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主动运输
(3)物质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主动运输的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A点以后限制运输速率的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新知讲解
4.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主动运输
(4)温度
一方面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来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新知讲解
胞吞与胞吐
阅读教材70—71页,讨论下列问题:
1.胞吞、胞吐的过程是怎样的?需要消耗能量吗?
2.胞吞与胞吐中物质分别跨过了几层膜结构?
3.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4.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新知讲解
胞吞与胞吐
1. 胞吞过程
(1)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2)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
(3)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
形成囊泡
(4)进入细胞内部
新知讲解
胞吞与胞吐
1. 胞吐过程
(1)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
在细胞内形成囊泡
(2)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
胞膜融合
(3)将大分子排出
2. 案例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分类、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外。
新知讲解
胞吞与胞吐
特点
不需要载体;
消耗能量;
举例
胞吞实例: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吞噬食物颗粒。
胞吐实例:分泌蛋白的分泌。
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在运输过程中跨膜层数为0层。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 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
A.I和II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I和II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氨基酸、性激素是以II方式进入细胞的
D.二氧化碳,甘油是以I方式进入细胞的
D
课堂练习
2. 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可能以不同方式进出同一细胞
B.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一定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
D.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需要膜蛋白参与
B
课堂练习
3. 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能以图甲所示方式进入细胞
B.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图甲、乙所示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
D.图甲、乙所示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D
课堂练习
4.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含氧的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氧浓度
K+
吸收量
NO3-
C
A
B
B
板书设计
二、胞吞与胞吐
1.特点: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一、主动运输
2.意义:吸收所需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3.案例: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
1.运输动力:需要消耗能量
2.转运蛋白:不需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