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09: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体会关键词句,从父亲的语言、动作中感受父亲对鸟、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语言、动作中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说的“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父亲、树林和鸟》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父亲、树林和鸟”指什么?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质疑)
3、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回答。
(课文讲述了父亲和“我”走进树林边问边答,“我”由此知道了鸟和树林的关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意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用笔勾画下来。并尝试给父亲和“我”的对话加上提示语。
2、学生自主学习,轻声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部分。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4、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焐热”“雾蒙蒙”“凝神静气”“猎枪”。
5、课文为什么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为结尾?结合前文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四、总结全文,拓展深化
1、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说一说。
2、教师总结:大自然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多么美好!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去尊重鸟儿的生活习性,用心去呵护它们,用情去保护它们,只有这样人与动物才能和谐共处。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热爱鸟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要用心去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保护动物的人吧!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动物吧!
3、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写写你和动物之间的小故事;摘抄描写父亲的句子。
4、学生总结:学完这篇课文,我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热爱,也学到了很多关于鸟的知识。通过学习还让我明白人和鸟是朋友关系,应该保护鸟类。以后我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动物吧!
【板书设计】
父亲:快活的鸟儿——我的猎物?
树林:我熟悉鸟儿的生活习性
鸟:快活——惊恐——无拘无束
【课后反思】
1、识字教学与阅读理解巧妙融合。在识字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识字,理解字义。如“雾蒙蒙”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焐热”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在理解词义的同时,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文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品读,通过品读来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之情。
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父亲的神情变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在本节课中,我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如通过让学生体会“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保护生态。通过总结全文,让学生明白人与动物应该和谐共处,共同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5、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方面做得还不够。有时面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自己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总结全文时,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