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嘉兴期末)1千米3海水中的氘元素通过核聚变的方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石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氘元素中的这种能量形式属于( )
A.内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核能
2.(2022九上·长兴月考)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是( )
A.电饭煲 B.电灯 C.洗衣机 D.电风扇
3.(2022九上·苍南期中)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磁波就是人们常说的“手机辐射”。“手机辐射”具有( )
A.机械能 B.电磁能 C.声能 D.化学能
4.(2022九上·仙居期末)下列家用电器在工作中,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B.电风扇
C.电视机
D.电热水壶
5.(2021九上·龙湾期中)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声音也具有能量
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
6.(2021九上·新昌期中)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是( )
A.生物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太阳能
7.(2023九上·杭州期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 )
A.流水和风 B.太阳辐射能
C.绿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8.(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能滚上另一个斜面是因为小球具有“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运动,所以苹果不具有“能”
C.人在跑步时要消耗体内的“能”
D.向日葵在太阳下不断生长时将太阳光中的“能”储存到体内
9.(2021九上·义乌期中)下列关于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是没有能量的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
10.(2021九上·临海月考)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间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已知火星表面引力约为地球表面引力的38%,其空气密度约为地球海平面空气密度的1%。下列关于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B.探测器为了找到最佳着陆点,着陆前在火星上空有短暂悬停时间,悬停时探测器不受火星的引力
C.探测器从悬停点减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停在火星表而的探测器受到的引力与它对火星表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21九上·萧山期中)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B.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12.(2020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13.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14.(2020九上·衢州期中)能量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
A.风具有风能
B.奔跑的豹有动能
C.食物中有化学能
D.跳水运动员有弹性势能
二、填空题
15.(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 能,且风能是清洁的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6.(2021九上·龙湾期中)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为四氧化二氮(N2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则
(1)四氧化二氮(N2O4)为助燃剂,利用了N2O4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 能转化来。
17.(2021九上·东阳月考)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成功。6 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请完成下列问题。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能。
(2)在升空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所具有势能变化情况是 。
18.请填写下列各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形式。
(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 、 。
(2)电热水器加热时: 、 。
(3)电风扇工作时: 、 。
(4)雷电交加: 、 、 。
19.如图所示,这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图,伽利略发现,当小球从左侧斜面一定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左边下落点几乎等高的地方。假如右侧斜面变成水平放置,伽利略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1九上·余杭期中)小阳和小乐在收听新闻中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他们分头查阅了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①发生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造成滔天巨浪,形成一堵堵水墙狠命向岸上拍击,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利用潮汐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已日趋成 ③火山爆发时,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炽热岩浆将所到之处的动植物化为焦土
④地热能,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开辟的又一个新能源,它可直接用在住宅取暖、温室、供热和工业上的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释放的势能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爆发,就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所到之处破坏性极大,一切尽被摧毁 ⑧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可以固结表土,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释放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填序号);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填序号)。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潮汐能、水能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和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他们了解到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由动能引起的,他们又查阅了资料,得知动能的大小:Ek= mυ2。可以推断出动能大小跟物体的 和 有关。
四、解答题
21.(2021九上·衢州期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近期,中科大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特定催化剂放置在燃料电池的入口处,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
(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 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写出实验中除去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上述信息,该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发生催化作用有温度要求 D.反应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22.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头查阅了关于能量的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一些信息。
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核能的定义判断。
【解答】通过核聚变或核裂变的形式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叫核能,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判断。
【解答】A.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符合题意;
C.洗衣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合题意;
D.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存在形式分析判断。
【解答】A.物体由于机械运动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故A不合题意;
B.由于电磁辐射具有的能量叫电磁能,故B符合题意;
C.声音传播时具有的能量叫声能,故C不合题意;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叫化学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判断。
【解答】A.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C不合题意;
D.电热水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A.挂在墙上的弹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能够将玻璃震碎,因此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正在行驶的火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可见,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人耳能听到声音,超过一定强度的声音会使人耳产生痛感,使听力受到损伤,强度很大的声音(如爆炸声)还能将玻璃震碎,可见,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声能;家用电器通电后才能工作,电力机车通电后才能行驶,机器人通电后才能执行指令,这表明电具有能量,即电能;用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将发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电磁能;天体的运行、河水的流淌、候鸟的飞翔、人类的行走、蒲公英种子的飞行等,都属于机械运动,这些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解答】 汽车行驶时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燃烧时,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汽车运动,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都储存着能量,这种能量也属于化学能,故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属于化学能。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最初的能量来源;
【解答】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处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化学能,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重新释放出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太阳能;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3)(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的;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A.小球滚动时具有动能,爬上斜面时具有重力势能,即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跑步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日葵生长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照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对探测器进行受力分析;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探测器在空中悬停,它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二者相互平衡,则此时探测器肯定受到火星的引力,故B错误;
C.探测器从悬停点减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则动能逐渐增大,故C错误;
D.探测器受到的引力作用在探测器上,而它对火星的压力作用在火星上,二者不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存在分析。
【解答】A、 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不符合题意;
B、 可见光、不可见光都具有能,符合题意;
C、 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不符合题意;
D、 声音具有能量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
【解析】【分析】(1)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判断;
(2)根据太阳能量的来源判断;
(3)根据核电站的工作过程判断;
(4)根据能量与功的关系判断。
【解答】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与滑梯摩擦,会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C错误;
D.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泥石流、台风和洪水,是由于泥土和石头、空气和水高速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即它们与机械能有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严寒、酷暑和干旱,都是由于异常的天气变化引起的,与机械能无关,故①⑤⑥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具有的能量叫风能;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释放出来的能量,一般储存在物体内部。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解答】A.风具有风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奔跑的豹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食物中有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电;可再生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1)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风能是由于大气温度不同引起的气压不同形成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此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16.【答案】(1)氧化性
(2)化学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根据对“助燃”的理解分析解答;
(2)没有燃烧的燃料具有化学能,通过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换为内能,据此解答。
【解答】(1)四氧化二氮(N2O4)为助燃剂,利用了N2O4的氧化性。
(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来。
17.【答案】(1)化学
(2)增大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物体在空间某点处的重力势能等于使物体从该点运动到参考点(即一特定水平面)时重力所作的功。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
【解答】 (1)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其中储存了化学能。
(2)飞船 加速上升过程中,卫星质量不变,高度和速度变大,则其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
18.【答案】(1)化学能;热能
(2)电能;热能
(3)电能;机械能
(4)电能;光能;声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能、光能、内能、电能、风能、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等等,结合不同能量的含义可逐一做出解答。
【解答】(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化学能、内能;
(2)电热水器加热,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内能;
(3)电风扇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机械能;
(4)雷电交加,是云层放电现象,涉及到电能、声能和光能。
19.【答案】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理想斜面,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的机械能等于释放之前的机械能.
【解答】在实验过程中,当右侧斜面倾斜角度变化时,小球依然可以几乎达到原来的高度,这说明此时小球的机械能等于释放之前的机械能,即机械能是守恒的。经过推理,得出最后使斜面成水平面,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故答案: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20.【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动;重力势能 (这两空位置可以换)
(3)质量;速度(这两空位置可以换)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称为有益的能量;不能被人类利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能量称为有害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3)根据动能的公式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答】(1)有益的能量有②④⑤;害的能量有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潮汐能、水能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根据动能的公式 Ek=mυ2 可知,影响动能的因素为质量和速度。
21.【答案】(1)化学能
(2)2CO+O2 2CO2
(3)A;B;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燃料在燃烧之前储藏的能量叫化学能;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和题目描述确定该催化剂的特点。
【解答】(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O2 2CO2 ;
(3)根据“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可知,该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故A正确;
根据“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可知,该催化剂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根据“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可知,该催化剂具有温度要求,故C正确;
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22.【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凡是被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有益的能量;凡是对人类造成破坏的能量,都是有害的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和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解答】(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②④⑤;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都是由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因此它们都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嘉兴期末)1千米3海水中的氘元素通过核聚变的方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石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氘元素中的这种能量形式属于( )
A.内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核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核能的定义判断。
【解答】通过核聚变或核裂变的形式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叫核能,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2九上·长兴月考)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是( )
A.电饭煲 B.电灯 C.洗衣机 D.电风扇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判断。
【解答】A.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符合题意;
C.洗衣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合题意;
D.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2022九上·苍南期中)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磁波就是人们常说的“手机辐射”。“手机辐射”具有( )
A.机械能 B.电磁能 C.声能 D.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存在形式分析判断。
【解答】A.物体由于机械运动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故A不合题意;
B.由于电磁辐射具有的能量叫电磁能,故B符合题意;
C.声音传播时具有的能量叫声能,故C不合题意;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叫化学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2九上·仙居期末)下列家用电器在工作中,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B.电风扇
C.电视机
D.电热水壶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判断。
【解答】A.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C不合题意;
D.电热水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1九上·龙湾期中)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声音也具有能量
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
【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A.挂在墙上的弹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能够将玻璃震碎,因此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正在行驶的火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太阳的光具有光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1九上·新昌期中)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是( )
A.生物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太阳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可见,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人耳能听到声音,超过一定强度的声音会使人耳产生痛感,使听力受到损伤,强度很大的声音(如爆炸声)还能将玻璃震碎,可见,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声能;家用电器通电后才能工作,电力机车通电后才能行驶,机器人通电后才能执行指令,这表明电具有能量,即电能;用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将发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电磁能;天体的运行、河水的流淌、候鸟的飞翔、人类的行走、蒲公英种子的飞行等,都属于机械运动,这些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解答】 汽车行驶时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燃烧时,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汽车运动,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都储存着能量,这种能量也属于化学能,故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属于化学能。
故答案为:C。
7.(2023九上·杭州期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 )
A.流水和风 B.太阳辐射能
C.绿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最初的能量来源;
【解答】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处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化学能,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重新释放出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太阳能;
故答案为:B.
8.(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能滚上另一个斜面是因为小球具有“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运动,所以苹果不具有“能”
C.人在跑步时要消耗体内的“能”
D.向日葵在太阳下不断生长时将太阳光中的“能”储存到体内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3)(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的;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A.小球滚动时具有动能,爬上斜面时具有重力势能,即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跑步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向日葵生长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2021九上·义乌期中)下列关于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是没有能量的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照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2021九上·临海月考)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间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已知火星表面引力约为地球表面引力的38%,其空气密度约为地球海平面空气密度的1%。下列关于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B.探测器为了找到最佳着陆点,着陆前在火星上空有短暂悬停时间,悬停时探测器不受火星的引力
C.探测器从悬停点减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停在火星表而的探测器受到的引力与它对火星表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对探测器进行受力分析;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探测器在空中悬停,它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二者相互平衡,则此时探测器肯定受到火星的引力,故B错误;
C.探测器从悬停点减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则动能逐渐增大,故C错误;
D.探测器受到的引力作用在探测器上,而它对火星的压力作用在火星上,二者不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1.(2021九上·萧山期中)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B.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存在分析。
【解答】A、 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不符合题意;
B、 可见光、不可见光都具有能,符合题意;
C、 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不符合题意;
D、 声音具有能量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0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
【解析】【分析】(1)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判断;
(2)根据太阳能量的来源判断;
(3)根据核电站的工作过程判断;
(4)根据能量与功的关系判断。
【解答】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与滑梯摩擦,会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C错误;
D.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泥石流、台风和洪水,是由于泥土和石头、空气和水高速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即它们与机械能有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严寒、酷暑和干旱,都是由于异常的天气变化引起的,与机械能无关,故①⑤⑥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0九上·衢州期中)能量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
A.风具有风能
B.奔跑的豹有动能
C.食物中有化学能
D.跳水运动员有弹性势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具有的能量叫风能;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释放出来的能量,一般储存在物体内部。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解答】A.风具有风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奔跑的豹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食物中有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5.(2021九上·台州期中)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 能,且风能是清洁的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电;可再生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2)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1)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风能是由于大气温度不同引起的气压不同形成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此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16.(2021九上·龙湾期中)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为四氧化二氮(N2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则
(1)四氧化二氮(N2O4)为助燃剂,利用了N2O4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 能转化来。
【答案】(1)氧化性
(2)化学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根据对“助燃”的理解分析解答;
(2)没有燃烧的燃料具有化学能,通过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换为内能,据此解答。
【解答】(1)四氧化二氮(N2O4)为助燃剂,利用了N2O4的氧化性。
(2)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加速升空时,飞船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来。
17.(2021九上·东阳月考)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成功。6 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请完成下列问题。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能。
(2)在升空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所具有势能变化情况是 。
【答案】(1)化学
(2)增大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物体在空间某点处的重力势能等于使物体从该点运动到参考点(即一特定水平面)时重力所作的功。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
【解答】 (1)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其中储存了化学能。
(2)飞船 加速上升过程中,卫星质量不变,高度和速度变大,则其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
18.请填写下列各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形式。
(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 、 。
(2)电热水器加热时: 、 。
(3)电风扇工作时: 、 。
(4)雷电交加: 、 、 。
【答案】(1)化学能;热能
(2)电能;热能
(3)电能;机械能
(4)电能;光能;声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能、光能、内能、电能、风能、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等等,结合不同能量的含义可逐一做出解答。
【解答】(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化学能、内能;
(2)电热水器加热,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内能;
(3)电风扇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机械能;
(4)雷电交加,是云层放电现象,涉及到电能、声能和光能。
19.如图所示,这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图,伽利略发现,当小球从左侧斜面一定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左边下落点几乎等高的地方。假如右侧斜面变成水平放置,伽利略的结论是 。
【答案】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理想斜面,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的机械能等于释放之前的机械能.
【解答】在实验过程中,当右侧斜面倾斜角度变化时,小球依然可以几乎达到原来的高度,这说明此时小球的机械能等于释放之前的机械能,即机械能是守恒的。经过推理,得出最后使斜面成水平面,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故答案: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1九上·余杭期中)小阳和小乐在收听新闻中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他们分头查阅了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①发生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造成滔天巨浪,形成一堵堵水墙狠命向岸上拍击,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利用潮汐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已日趋成 ③火山爆发时,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炽热岩浆将所到之处的动植物化为焦土
④地热能,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开辟的又一个新能源,它可直接用在住宅取暖、温室、供热和工业上的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释放的势能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爆发,就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所到之处破坏性极大,一切尽被摧毁 ⑧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可以固结表土,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释放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填序号);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填序号)。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潮汐能、水能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和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他们了解到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由动能引起的,他们又查阅了资料,得知动能的大小:Ek= mυ2。可以推断出动能大小跟物体的 和 有关。
【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动;重力势能 (这两空位置可以换)
(3)质量;速度(这两空位置可以换)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称为有益的能量;不能被人类利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能量称为有害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3)根据动能的公式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答】(1)有益的能量有②④⑤;害的能量有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潮汐能、水能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根据动能的公式 Ek=mυ2 可知,影响动能的因素为质量和速度。
四、解答题
21.(2021九上·衢州期中)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近期,中科大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特定催化剂放置在燃料电池的入口处,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
(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 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写出实验中除去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上述信息,该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发生催化作用有温度要求 D.反应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答案】(1)化学能
(2)2CO+O2 2CO2
(3)A;B;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燃料在燃烧之前储藏的能量叫化学能;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和题目描述确定该催化剂的特点。
【解答】(1)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O2 2CO2 ;
(3)根据“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可知,该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故A正确;
根据“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可知,该催化剂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根据“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可知,该催化剂具有温度要求,故C正确;
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22.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头查阅了关于能量的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一些信息。
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答案】(1)②④⑤;①③⑥⑦
(2)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凡是被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有益的能量;凡是对人类造成破坏的能量,都是有害的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和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解答】(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②④⑤;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都是由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因此它们都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