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16: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汉高祖像
长安
(一)建立
◎“汉并天下”瓦当
(二)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根据材料,汉高祖刘邦面临怎样的社会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造成如此社会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汉初统治者处理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经济萧条、国家贫弱、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汉高祖(愁眉苦脸状):今朕已得天下,然面临诸多困难,不知采取何种政策治理天下?
  大臣乙:大王莫愁。臣认为可对刁民使用强政,严刑酷法,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
  大臣甲: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所以要休养生息,让人民安居乐业,终能使大业持久不败。
  众臣争论不休……
如果你是天子,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治理天下?并说明理由。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读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打得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引援历史,以秦朝的兴亡为例,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灭亡,又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刘邦听后面有惭色。随后陆贾写《新语》,提出了重仁义、力求给百姓一个安静环境的主张。
----历史小故事
刘邦的理性选择
休养:休息调养。
生息:繁殖人口。
战争或大动荡之后,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的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
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农,天下之本也。……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
鼓励农业
1.“兵皆罢归家。”
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shù)人。”
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5.“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免徭役)。”
还乡务农
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休养生息政策
连一连,并说一说这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农业劳动力
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积极性,稳定民心
增加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
下令“兵皆罢归家”还乡务农;
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措施
农业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以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一)措施
残破荒凉
人民流离失所
人口锐减
田地荒芜
解甲归田
释奴为民
鼓励农桑
轻徭薄赋
汉初
社会现状
高祖
治国方略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二)作用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三、“文景之治”
(一)政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材料二: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半”,十二年:“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其除田租之税”。景帝元年:“五月,令田半租”。
材料三:徭役也很少征发,文景时期甚至定为“三年而一事”,即三年征发一次。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二)措施
措施一:
材料四:汉文帝时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五: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重量单位),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措施二: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
秦始皇帝陵
汉文帝陵墓
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措施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史称“文景之治”
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思考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9年)
同为统一王朝,为什么秦朝短命,西汉却持续了200多年?(从赋税、徭役、刑罚、结果四个方面比较秦亡汉兴)
朝代 赋税 徭役 刑罚 结果
秦朝 赋税沉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徭役繁重,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不下300万人 严刑峻法,死刑有十多种,还有族诛、连坐等 二世而亡
西汉 减轻赋税,文帝景帝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让士兵还乡务农,减轻徭役和兵役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文景之治
秦亡汉兴
秦亡原因:
残暴的统治;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
汉兴原因:
1.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3.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
政策
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轻徭薄赋等
结果: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文景之治”
内容: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