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回忆我的母亲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16: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说课人:Jackson吴先生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目标
1.识记“佃农”“劳碌”“衙门”“妯娌”“和睦”等字音字形;积累“不辍劳作”“任劳任怨”“为富不仁”“宽厚仁慈”等词语并了解词语含义及应用场景。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回忆性散文文体特点;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语文知识的积累
文学样式的积累
文学情感的积累
教学重点
1.了解回忆性散文文体特点,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说教学重难点
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她的追悼会上,毛泽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是怎样的一位母亲竟能得到毛主席如此高度的评价呢?她又是谁的母亲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朱德同志的讲述,来认识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
说教学过程
五步对话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不辍劳作( ) 妯娌( )
和睦(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nì死( ) hèng mán( ) chāi yì( ) 迁x (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到处向人家借钱。
生本对话
基础知识的
积累
预习要求
4.任选以下两个词语进行造句。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东挪西借
5.借助资料及工具书,查找作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6.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
基础知识的
拓展
文化常识的
了解
文章内容的
感知
生本对话
1.默写以下重点字词。(错一改三)
佃农 溺死 劳碌 私塾 衙门 横蛮 不辍劳作 差役
迁徙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东挪西借
2.对下列词语含义进行解释与强调,由学生任意挑选两个完成口头造句。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东挪西借:到处向人家借钱。
基础知识预习的检测
生生对话
交流分享
通过文章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并思考: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
依据文本特点,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倒叙,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段):详略结合,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4——17段):对母亲逝世的沉痛悼念和自己决心的表达。
文章中多次提到母亲“勤劳一生”,勤劳一词也是母亲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师生对话
整体感知
小结:“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作者对于母亲最深的印象也是如此。作者在文中通过许多往事的回忆与记述,无不体现着母亲身上勤劳的特质和作者对母亲最深的印象。
过渡语: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我们可以看出勤劳是母亲最为突出的人格特征,作者在文中通过回忆多件具体的事例来展现母亲作为劳动妇女的勤劳。
1.默读2——7自然段,找出文章中能够体现母亲性格的事例,这些事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人格特征?
第2、3段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描绘了母亲由贫穷而生就的悲苦形象;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同情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师生对话
内容探究
小结:作者通过家庭出身点明母亲由贫困而生就的悲苦形象,通过平凡而普通的农活劳动表现母亲的勤劳品质,歌颂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劳动妇女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过渡语:除了农妇的身份之外,作为母亲,对于作者的影响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能否从文章中找出来呢?
2.齐读8——13自然段,小组交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母亲对于我的影响的?
第8段,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9段,母亲为了“支撑门户”,摆脱被压迫的命运,节衣缩食培养孩子读书;第10段,母亲在得知儿子献身于革命事业后,给予我许多“慰勉”;第12段,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并期望解放的成功。
师生对话
内容探究
小结:作者通过对于母亲的回忆,详略得当地记述了母亲日常的具体事例,通过这些平凡而具体的事例着力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无限哀思。
过渡语:作者在记叙母亲的具体事例时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更加以议论来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1.小组合作,将带有议论的语句在书中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真切的表达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2)“母亲是个好劳动。”
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为下文叙述母亲的劳动做铺垫。
(3)“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她的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格。
师生对话
语句研读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这是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这句议论,作者把对母亲的深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结: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更好地抒发作者感情。
师生对话
语句研读
过渡语: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的一生和对于光明的追求,以及对于革命事业深明大义的性格无不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母亲对于作者的爱是朴实的,作者对母亲的爱也是朴实的。
2.接下来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能够突出表现作者对于母亲情感的句子,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我爱我母亲”“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是个好劳动”“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是强烈的感情,这一声声倾吐,一句句对于母亲的描述,真诚而又感人。
师生对话
语句研读
小结: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语言朴素而亲切,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的是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和对于母亲的深切怀念。
作者母亲的追悼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在课前我们提到追悼会上毛泽东对于作者的母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大家结合文本思考:对于这位母亲的高度评价仅仅因为她是朱德的母亲吗?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仅仅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同时她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母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缩影,母亲的朴实勤劳、深明大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文中作者对于母亲的爱同时也是对于劳动人民、对于党的爱。
探究提升
小结:朱德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祭文中对母亲满含感激之情。通过回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的崇敬,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对话作者
朱德同志爱母亲,所以母亲勤劳一生中的那么多日常琐事,他都记得那么真切、清晰。你认为爱自己的亲人与爱人民、爱祖国有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对话自己
总结评价
结语: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把爱母亲的感情融合到了爱广大劳动人民之中,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崇高境界上来,表达了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弘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涵养宽广无私的胸怀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富强大业而奋斗。
对话自己
总结评价
请借鉴课文中由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展现你的一位好朋友的人格特征,要求300字左右。
读写结合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说课人:Jackson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