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21: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背诵短文。
2.重视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对出“门对千竿竹、门对千竿竹短、门对千竿竹短无”的下联。
对出下联:“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三副对联都是一个名叫解缙的“神童”对的。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哪能让他借用呢?于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更加生气,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一次,曹尚书无计可施了,不得不佩服解缙确有才华。
今天我们就随着刘义庆再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
柳絮( ) 无奕( ) 谢道韫( )

zhòu
chā



yùn
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何所似:
差可拟:
2.疏通文意,明白词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像什么。
大体可以相比。
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郡(今江苏铜山)人,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文学积累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是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感知与探究
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包含了哪些信息?
这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包括时间(寒雪日)、地点(家里)、主要人物(谢太傅和小辈们)、事件(讲论文义)。
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出题时很高兴。
3.两个晚辈分别给出了什么答案?两个答案可以调换下顺序吗?胡儿对自己的答案有把握吗?谢道韫对自己的答案有信心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谢朗的答案是“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的答案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两个答案不能换,因为是谢朗先说的,说明他思维敏捷,想得快,但同时他对自己的答案不太有把握,从“差可拟”可以感觉出来,这也说明他是很谦虚的。
谢道韫思考之后给出答案,她对自己的答案很有信心,从“未若”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4.谢太傅听了两个孩子的答案后是怎么评价的?他为什么十分开心地大笑?你觉得本书的编者更欣赏谁的答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谢太傅听完后并没有直接评价,他的反应是“公大笑乐”,他大笑的原因可能有这几种情况:一、他觉得两个孩子聪慧机敏,答得都很好。二、谢道韫的答案尤其出色,他十分开心。三、他笑谢朗的比喻太直白,乐谢道韫聪慧有才学。没有直接说谁好谁不好,两个孩子都能受到鼓励。编者应该更欣赏谢道韫的答案,文末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便是个极大的暗示,也说明编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5.他们这个大家庭有怎样的氛围?(提示:“寒雪”“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等词语)
温暖、融洽、轻松、欢快、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充满了书香雅趣。
体验与反思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要求学生积累下列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家小辈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诚信相伴,一生无悔。”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人一定要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今天,我们讲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友人惭( ) 太丘舍去( ) 非人哉( )
cán
shě
zāi
2.古今异义。
(1)去 ( )
(2)委 ( )
(3)顾 ( )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古义:舍弃。今义:委屈、委托。
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3.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
“家君”“家父”,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感知与探究
1.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元方是从信用(日中不至)和礼貌(对子骂父)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机智、诚信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聪颖、懂礼貌
(3)元方入门不顾——倔强、正直
3.友人是个怎样的人?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1)他相约误时,对子骂父,是个无信无礼的人;
(2)最后道歉,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参考1)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表现他倔强、正直的性格。
(参考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年纪虽小却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侧面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
初学文言文,应该把重点放在实词的理解和积累上。
1.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儿女”“去”。
2.注意现代文汉语仍在使用的意思,如“雪骤”的“骤”,现在还会常常用到“狂风骤雨”,这二者意思相同。
3.多用比较法、联系法学习文言实词,如“舍去”和“相委而去”意思相近。
布置作业
1.整理本课重点字词的含义。
2.快速背诵短文,并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