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22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及寓言文学体裁。
2.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分析主角形象,学习写作手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4.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新课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二则寓言,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hè
zhòu
bì
zhān
3.知识链接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三、感知与交流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现实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甚至会被小人物打败。
2.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1)赫耳墨斯的性格: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出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二)写法探究
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整个故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就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五、课堂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寓言,其实我国从古代就很盛行寓言这种体裁,不少著名篇章家喻户晓,并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穿井得一人》这篇寓言。
二、预习与检查
1.初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溉汲:
(2)居:
(3)及:
(4)国人道之:
(5)使:
(6)对:
(7)不若:
打水浇田。
停留。
待,等到。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劳力。
回答。
不如。
2.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嬴政幼年即位,
继任相国,掌秦国实权。秦王嬴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3.知识链接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交流与探究
第一层(第1、2句):叙述宋国姓丁的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用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3、4句):别人并未弄懂这句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5、6句):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作者在文末表达了自己对以讹传讹的人的讽刺。
1.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分为三层。
2.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3.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①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
②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和认真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实地考察的道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
五、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新课导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故事。
qǐ
chú
cǐ
shì
zhònɡ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
崩坠:
身亡(wú)所寄:
若:
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只使:
中(zhòng)伤:
奈地坏何:
崩塌,坠落。
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你。
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即使。
伤害。
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地积块耳:
四虚:
躇(chú)步跐(cǐ)蹈:
行止:
奈何:
舍然:
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四方。
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动和停止。
为什么。
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舍,同“释”。
3.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郑国人。《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4.知识链接
《列子》又名《冲虚经》,属于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其思想主旨本于黄老、近于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讽喻,意味着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伊索寓言》。
三、交流与探究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四、课堂小结
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六、素养提升
对于寓言作品的寓意,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寓言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进行思维发散,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杞人忧天》,换个角度思考,杞人就真的只能成为讥刺的对象吗?其实不一定。联想到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杞人的忧患意识。利用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另一种方式是将故事文本作适当的改变,然后看看寓意有何不同。例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可以将“还要贵一点儿”以下的情节改为:赫尔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通过这种改编,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