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21: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0*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1.了解海伦的事迹及精神品质,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作为盲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理解海伦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学习海伦热爱生活、好学敏思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在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而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也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新课导入
jiǎn
kǎi
cuō
zhàn
zhí
kuì
huǐ


còu
pēng
jié

huǎng


hùn
hú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1)毫无共同之处。( )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3)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4)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5)一下子醒悟过来。( )
(6)(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7)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
(8)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胜,完、尽。( )
截然不同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在出生的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走出黑暗》《我的生活》等。
感知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5):写“我”初识莎莉文老师。
第二部分(6~13):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开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3.找出文中表示“我”感情变化的词语。
安静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4.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二)探究主旨。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海伦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1)莎莉文老师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海伦,有意识地给海伦玩具,并在她手上拼写“doll”。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海伦很感兴趣,在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她也学会了拼字。
(2)莎莉文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然后在海伦另一只手上写出“water”这个词,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使她马上领悟到“水”这个词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
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3.文中的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女孩。莎莉文是一个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三)品味语言。
1.“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放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搓捻”“抚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张、急切的心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3.“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就是那个给自己启示人间真理,给自己深切的爱的人。
4.结合上下文思考“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握住”“紧紧地抱”,这些动作彰显了莎莉文老师的爱。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的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1.如何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海伦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让海伦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并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正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体验与反思
2.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她们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沙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