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浙江省温州新希望学校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暑期作业评价(返校考)试卷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4.2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3-10-18 18:30:25 |
P外
C.P内
P外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包括了呼气和吸气两个部分;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大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解答】异物排出时,应该是气体呼出的过程,所以膈会向上运动,胸腔变小,胸内气压变大,大于肺内气压,肺泡变小,肺内气压变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呼出,带动异物排出,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现场,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h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注意分析圆柱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先增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A正确,而B、C、D,
故选A。
1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希在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时,闭合所有开关,用电流表先后测出1、2位置的电流,其电流表示数分别对应图甲、图乙,则通过L2的电流大小为( )
A.0.64A B.0.8A C.1.6A D.1.76A
【答案】B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比较两处电流大小,再根据图片确定电流大小,最后根据I总=I1+I2计算通过L2 的电流大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灯泡并联,1处为干路电流,2为通过灯泡L1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1处电流大于2处电流。
甲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则示数为1.2A;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
则1处电流为1.2A,2处电流为0.4A;
因此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I总-I1=1.2A-0.4A=0.8A。
故选B。
1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化学反应中,可通过化学反应事实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推理。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反应事实 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状态
D 纯净的氯酸钾在加热时分解缓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加快 催化剂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进行比较,二者不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C符合题意;
D.纯净的氯酸钾在加热时分解缓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加快,是因为催化剂会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 体的密度,此时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 F乙(选填“>”“=”或“<”下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
【答案】=;<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漂浮条件比较密度计受到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大小。
【解答】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相等,那么F甲=F乙。
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根据液体压强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1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图甲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开关。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为了用电安全,小明应将空气开关接入图中电路的 处。 (选填“M”或“N”)
【答案】(1)并联
(2)M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两点之间为并联;
(2)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必须接在火线上,从而保证保险丝断开后切断整个电路,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与插座并排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因此二者为并联。
(2)根据图片可知,M为火线,N为零线,则空气开关应该接在电路的M处。
1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为某人发烧过程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
(1)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 。
(2)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
【答案】(1)产热大于散热
(2)c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中人体的体温呈现上升趋势,所以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环境下,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所以c符合;
故答案为:(1)产热大于散热(2)c
1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科学小组欲为学校实践基地蔬菜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该小组成员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并且为了更加灵活地控制反应,利用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部分底部切割)、多孔塑料板等来设计气体发生装置。
(1)设计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们设计了不同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可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的是 。
(2)设计自动报警器。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他们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一直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红灯应该接在图乙abcd中的 位置。
【答案】(1)D
(2)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动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 线圈 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磁性越强;
【解答】(1)只有D是可以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因为D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微溶于水,所以瓶内的其他压强会增大,会将液面向下压,从而使得液面低于多孔塑料板,使得大理石与稀盐酸不接触,从而导致反应停止;
(2)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二氧化碳溶度升高时,Rx阻值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将衔铁吸下,此时应该是红灯一直亮,所以红灯接在a处位置;
故答案为:(1)D (2)a
2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选填 “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如果接线柱M接0点,则接线柱N应该接图甲中 点。
【答案】(1)D
(2)E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为绝缘体;
(2)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再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接线方法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路电流需要经过变阻器上的滑片,此时变阻器才能控制电流大小的改变,因此滑片的材料应该为导体。
(2)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时,车速仪示数变大,即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即接入部分变短,则如果M接O,那么N接E。
2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
(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 ;
【答案】(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
(3)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发生在化学变化中;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从质量守恒的发展史中可以的结论是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B无法得出;
(3)质量守恒的定律可推测知:气球的作用是为了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
故答案为:(1)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3)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写出图甲中A表示的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填“N1"、“N2”、“N3"或“N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将图丙的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B;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N2
(3)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解答】(1) A是呼吸作用,B是植物的蒸腾作用,C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蒸腾作用表示的生理作用;写出图甲中A表示的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
(2)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当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会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N2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植物的叶脉运输根吸收上来的水分,A处没有水分,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B中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碘液会变蓝,所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
故答案为:(1)B;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 N2 (3)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2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图1所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图2所示,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粉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如何检验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说明“实验1”还是“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以及判断依据:
(3)小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0%,与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区别较大,可能原因是:
【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浸没水中,用手捂住广口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2;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
(3)盛有燃烧的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夹没有夹紧橡皮管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图像比较反应结束后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即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小在,则测定方法准确。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太慢,则会导致瓶内气体溢出;如果止水夹没有夹紧,则会导致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溢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检验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浸没水中,用手捂住广口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根据图像可知,实验2的方法更准确,因为: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
(3)小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0%,与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区别较大,可能原因是:盛有燃烧的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夹没有夹紧橡皮。
2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有 。
(4)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同学又用3002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可行的有 (可多选)
A.将电源电压调至2.5V B.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0
C.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 D.串联一个10Ω定值电阻
【答案】(1)2143
(2)电压表示数为2V
(3)A
(4)A;C;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每次闭合开关前,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只改变电阻,再记下对应的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即可;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图像形状。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即②①④③;
(2)由表中数据知,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4A×5Ω=0.2A×10Ω=0.1A×20Ω=2V。
则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电压表示数2V不变;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相等,那么得到: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选A;
(4)A.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得到:;
;
故电源电压最大为:U总≈2.67V;
仅将电源电压调至2.5V,故A符合题意;
B.该同学又用3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仅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Ω,不符合实验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3V-2V=1V。此时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30Ω=15Ω,
仅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故C符合题意;
D.根据C中的分析可知,此时需要变阻器的阻值变为15Ω,那么还需串联电阻的阻值R'=15Ω-10Ω=5Ω<10Ω,因此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可以,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四、解答题(本题有3题,25题4分,26题9分,27题9分,共22分)
2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火龙果是味道香甜、营养丰富的水果。火龙果植株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它喜温暖湿润,开花时节每日光照需超过12小时,所以被称为长日照作物。根茎深绿色,长可达7米,茎节处生长攀援气根,可攀附其他物体上生长。为了增加产量,经过多年的摸索,广西的农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
①将火龙果种植在土质疏松的红壤中,对种植区土壤进行机耕,犁翻深度约50cm;
②如图所示搭建A形架,A形架行距2.8~3m,株距35 cm,每隔35cm插一根长为1.5m的竹竿引蔓上架项;
③秋冬季夜色降临后,选用特制的LED灯对火龙果园补光4-6小时/天。
④在花蕾期,农民在每株枝条上只选留1~2个健壮肥大的花蕾,花苞即将开花时只选取1个花苞,使每株枝条只结一个火龙果。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广西果农的实践高招是如何提高火龙果产量的。
【答案】答题要点:①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②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补充光照时间,使光照时长达到12小时,促进开花④补充光照时长,增加光合作用时间⑤疏蕾疏花。
参考答案:①将火龙果种在土质疏松的土壤中并深翻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②按照A型支架的规格合理规划种植,控制好相邻果树之间的距离,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秋冬季节合理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长达到12小时,促进火龙果植株开花,同时也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促进有机物的生成。④合理地疏蕾疏花,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被保留的果实,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当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会有有机物的积累。
2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氧烛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的制氧产品。装置原理如图甲,产氧药块由氯酸钠、镁粉和二氧化锰等混合制成。制取氧气的原理是: 2NaClO32NaCl+3O2↑并伴随少量有毒氯气产生。若温度过低,反应会终止,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使用时,按压火帽启动,药块中镁粉与氧气反应会持续放热,维持反应温度至氯酸钠耗尽,生成的气体经过滤气装置后得到常温氧气。
(1)产氧药块中要均匀分布一定质量的镁粉,但不能过多,其原因是 。
(2)小柯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传感器分别记录了氯酸钠分解有无MnO2时,氧气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图丙)。结合图丙分析MnO2加快反应速度的原理 。
(3)民航机遇到紧急危险时,乘客上方连接氧烛的面罩会下落,面罩能供氧16分钟,出氧量达到4升/分。若氧烛内含氯酸钠213g,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氧气密度取1.5g/L,不考虑损耗)
【答案】(1)若镁粉过多,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镁粉会与氧气反应,若镁粉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2)二氧化锰能降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3)民航机遇到紧急危险时,连接氯烛的面罩供氧量为:16分钟×4L/分钟×1.5g/L=96L
设完全反应生成96g氧气需要氯酸钠的质量为×。
2NaCIO3 2NaCl+ 3O2↑
213 96
x 96g
x=2l3g
因为氧气除了供给人呼吸外还要支持镁氧化放热,所以产生96g氧气供给人呼吸所需的氯酸钠要大于213g,因此不满足。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资料,从镁粉导致氯酸钠分解生成氯气,以及镁粉与氧气的反应两个角度分析解答;
(2)根据丙不同,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的角度分析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3)首先用供氧时间×出养量×氧气密度计算紧急危险时需要供氧的质量,然后写出氯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需要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钠的质量,最后与213g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产氧药块中要均匀分布一定质量的镁粉,但不能过多,其原因是:若镁粉过多,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镁粉会与氧气反应,若镁粉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2)小柯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传感器分别记录了氯酸钠分解有无MnO2时,氧气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图丙)。结合图丙分析MnO2加快反应速度的原理1:二氧化锰能降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2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展览厅(如图甲)为保护展品,设置了调光天窗,当外界光照较强时,能启动电动卷帘适时调整进光量;当外界光照较弱时,能自动启动节能灯给予补光。调光天窗的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值R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光照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P为电磁铁,其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达到0.04A时能吸合衔铁。图乙中的M、N,其中一处是节能灯,另一处是电动卷帘。已知电源电压U1=12V,U2=220V,则:
(1)电磁铁P上端为 极(填”N”或“S")。
(2)图中的M处用电器应为 (填“节能灯"或“电动卷帘”)。
(3)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50lx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求R0的阻值。
(4)请综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整个电路系统在实际运用时,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
【答案】(1)S
(2)节能灯
(3)R总= =300Ω
当光照强度为150lx时,R光=90Ω
R0=R总-R光=300Ω-90Ω=210Ω
(4)①电动卷帘只能打开不能收拢;②当外界光照强的时候,衔铁一直被吸附, 电动卷帘即使已经完全打开,但是电动机始终在工作。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根据图片分析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而判断电动机和节能灯的位置即可;
(3)首先根据 计算出电动卷帘工作时的总电阻,再根据光照强度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 R0=R总-R光 计算出R0的阻值。
(4)可从电动卷帘能否收拢,以及电动机能否自动停止工作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下端为电磁铁的N极,上端为电磁铁的A极。
(2)根据丙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变大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此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N所在的电路。由于此时电动卷帘开始工作,则N为电动卷帘,M为节能灯。
1 / 1浙江省温州新希望学校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暑期作业评价(返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次氯酸(HClO)作为消毒剂,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施和皮肤等消毒。请完成各小题。
1.次氯酸(HCI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3 D.-3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关于次氯酸(HCI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是由氢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B.次氯酸分子由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次氯酸分子由氢原子、氯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次氯酸中氯、氧的质量比为1:1
(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内含多种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请完成各小题。
3.我国汉朝就掌握了豆腐的制作工艺。下列制作豆腐的流程中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黄豆磨浆 B.分离渣浆
C.煮沸豆浆 D.点卤凝固
4.“点卤凝固”是将卤水加入豆浆中,促使其凝固。卤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为配制卤水,项目小组向25g氯化镁固体中按如图所示方式加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5g B.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④ D.①和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一样
(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高铁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为了提高顾客进站的效率,高铁站的自助检票闸机可实现自动检票功能。请完成下列各题。
5.如图所示,当乘客在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处,系统检测到乘客有当日的车票,开关S1闭合。当摄像头扫描出人脸与身份证上的照片相一致时,开关S2闭合。只有两者同时满足时,电机M才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6.下列能表示挡板打开的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7.进站时,乘客经历身份信息和车票信息录入成功、系统检测一致、挡板打开放行等过程,其中“挡板打开”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球王梅西带领阿根廷队获得冠军。他在11岁时被诊断为侏儒症,经激素治疗身高达到169cm。梅西幼年时体内缺乏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用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分别靠近轻质小球甲和小球乙,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可能不带电 B.乙球可能带正电
C.甲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一定带负电
1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不是利用“流速对压强的影响”的是( )
A.汽车化油器使空气和汽油混合
B.沸腾时水中气泡逐渐上升
C.中间吹气让乒乓球来回滚动
D.飞机机翼升力的获得
1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如图所示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1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海姆立克急救法示意图,其操作原理是:当异物堵在喉部时,突然用力压迫两肺下部膈肌,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冲击异物,将异物驱除,使人获救。如图能正确表示异物排出时膈的升降和肺内压、外界气压大小关系的是( )
A.P内
P外
C.P内
P外
1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现场,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h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是( )
A. B.
C. D.
1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小希在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时,闭合所有开关,用电流表先后测出1、2位置的电流,其电流表示数分别对应图甲、图乙,则通过L2的电流大小为( )
A.0.64A B.0.8A C.1.6A D.1.76A
1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在化学反应中,可通过化学反应事实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推理。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反应事实 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状态
D 纯净的氯酸钾在加热时分解缓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加快 催化剂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 体的密度,此时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 F乙(选填“>”“=”或“<”下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
1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图甲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开关。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为了用电安全,小明应将空气开关接入图中电路的 处。 (选填“M”或“N”)
18.(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为某人发烧过程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
(1)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 。
(2)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
19.(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科学小组欲为学校实践基地蔬菜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该小组成员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并且为了更加灵活地控制反应,利用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部分底部切割)、多孔塑料板等来设计气体发生装置。
(1)设计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们设计了不同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可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的是 。
(2)设计自动报警器。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他们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一直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红灯应该接在图乙abcd中的 位置。
20.(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选填 “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如果接线柱M接0点,则接线柱N应该接图甲中 点。
21.(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
(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2.(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写出图甲中A表示的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填“N1"、“N2”、“N3"或“N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将图丙的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图1所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图2所示,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粉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如何检验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说明“实验1”还是“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以及判断依据:
(3)小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0%,与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区别较大,可能原因是:
24.(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有 。
(4)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同学又用3002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可行的有 (可多选)
A.将电源电压调至2.5V B.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0
C.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 D.串联一个10Ω定值电阻
四、解答题(本题有3题,25题4分,26题9分,27题9分,共22分)
25.(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火龙果是味道香甜、营养丰富的水果。火龙果植株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它喜温暖湿润,开花时节每日光照需超过12小时,所以被称为长日照作物。根茎深绿色,长可达7米,茎节处生长攀援气根,可攀附其他物体上生长。为了增加产量,经过多年的摸索,广西的农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
①将火龙果种植在土质疏松的红壤中,对种植区土壤进行机耕,犁翻深度约50cm;
②如图所示搭建A形架,A形架行距2.8~3m,株距35 cm,每隔35cm插一根长为1.5m的竹竿引蔓上架项;
③秋冬季夜色降临后,选用特制的LED灯对火龙果园补光4-6小时/天。
④在花蕾期,农民在每株枝条上只选留1~2个健壮肥大的花蕾,花苞即将开花时只选取1个花苞,使每株枝条只结一个火龙果。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广西果农的实践高招是如何提高火龙果产量的。
26.(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氧烛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的制氧产品。装置原理如图甲,产氧药块由氯酸钠、镁粉和二氧化锰等混合制成。制取氧气的原理是: 2NaClO32NaCl+3O2↑并伴随少量有毒氯气产生。若温度过低,反应会终止,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使用时,按压火帽启动,药块中镁粉与氧气反应会持续放热,维持反应温度至氯酸钠耗尽,生成的气体经过滤气装置后得到常温氧气。
(1)产氧药块中要均匀分布一定质量的镁粉,但不能过多,其原因是 。
(2)小柯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传感器分别记录了氯酸钠分解有无MnO2时,氧气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图丙)。结合图丙分析MnO2加快反应速度的原理 。
(3)民航机遇到紧急危险时,乘客上方连接氧烛的面罩会下落,面罩能供氧16分钟,出氧量达到4升/分。若氧烛内含氯酸钠213g,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氧气密度取1.5g/L,不考虑损耗)
27.(2023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展览厅(如图甲)为保护展品,设置了调光天窗,当外界光照较强时,能启动电动卷帘适时调整进光量;当外界光照较弱时,能自动启动节能灯给予补光。调光天窗的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值R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光照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P为电磁铁,其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达到0.04A时能吸合衔铁。图乙中的M、N,其中一处是节能灯,另一处是电动卷帘。已知电源电压U1=12V,U2=220V,则:
(1)电磁铁P上端为 极(填”N”或“S")。
(2)图中的M处用电器应为 (填“节能灯"或“电动卷帘”)。
(3)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50lx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求R0的阻值。
(4)请综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整个电路系统在实际运用时,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根据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分析判断。
1.(1)在化学式HClO中,O的化合价为-2,H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0,解得:x=+1,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2.(2)ABC.根据化学式HClO可知,次氯酸由次氯酸分子构成,而次氯酸分子由氢原子、氯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化学式HClO可知,次氯酸中氯、氧的质量之比为:(35.5×1):(16×1)=71:32,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3.B
4.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符号是S,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只核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解度/(100克+溶解度)
3.过滤是用来进行固液分离的操作,图中B分离渣浆属于固液分离;
故答案为:B
4.A:②溶液中可以观察到还有部分的氯化镁固体没有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小于25克;A错误;
B:④中溶剂为100克,溶质为25克,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5克/125克=20%,B错误;
C:②是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④是不饱和溶液,所以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所以②>④ ,C错误;
D:①和②都是同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温度相同,溶解度相同,其质量分数=溶解度/(100克+溶解度),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5.A
6.B
7.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2)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3)人体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根据作用分析解答。
5.(1)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开关S1和开关S2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启动,那么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再与电动机启动,如下图所示:
故选A。
6.A.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挡斑的工作原理,故B符合题意;
C.两个电磁铁串联时电流相等,线圈匝数多的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C不合题意;
D.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挡板打开放行等过程,其中“挡板打开”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能够扩张通心脏和肌肉的血管;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答】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母不足引起的,所以选B;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球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甲球肯定带同种电荷,即甲带正电荷;
乙球和玻璃棒相互吸引,则:①乙球不带电,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②乙球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带负电荷。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规律即可。
【解答】A.当空气从管道中高速经过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面的汽油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管道,从而与空气混合,故A不合题意;
B.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直到水面裂开,与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向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周围空气将乒乓球压向中间,故C不合题意;
D.机翼上表面为曲面,下表面为平面,则上表面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于是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①是光合作用的表达式,②是呼吸作用的表达式;a是二氧化碳;b是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A.①是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进行,②是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A错误;
B.①②能够在同一细胞中进行,只要该细胞中有也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和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C. 如果①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②呼吸作用的强度,那么①所需的a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是由生理活动②提供,另一部分从外界环境中获取;C错误;
D. 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包括了呼气和吸气两个部分;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大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解答】异物排出时,应该是气体呼出的过程,所以膈会向上运动,胸腔变小,胸内气压变大,大于肺内气压,肺泡变小,肺内气压变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呼出,带动异物排出,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注意分析圆柱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先增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A正确,而B、C、D,
故选A。
14.【答案】B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比较两处电流大小,再根据图片确定电流大小,最后根据I总=I1+I2计算通过L2 的电流大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灯泡并联,1处为干路电流,2为通过灯泡L1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1处电流大于2处电流。
甲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则示数为1.2A;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
则1处电流为1.2A,2处电流为0.4A;
因此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I总-I1=1.2A-0.4A=0.8A。
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进行比较,二者不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C符合题意;
D.纯净的氯酸钾在加热时分解缓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加快,是因为催化剂会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漂浮条件比较密度计受到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液体密度大小。
【解答】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相等,那么F甲=F乙。
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根据液体压强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17.【答案】(1)并联
(2)M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两点之间为并联;
(2)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必须接在火线上,从而保证保险丝断开后切断整个电路,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与插座并排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因此二者为并联。
(2)根据图片可知,M为火线,N为零线,则空气开关应该接在电路的M处。
18.【答案】(1)产热大于散热
(2)c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 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中人体的体温呈现上升趋势,所以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环境下,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所以c符合;
故答案为:(1)产热大于散热(2)c
19.【答案】(1)D
(2)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动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 线圈 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磁性越强;
【解答】(1)只有D是可以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因为D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微溶于水,所以瓶内的其他压强会增大,会将液面向下压,从而使得液面低于多孔塑料板,使得大理石与稀盐酸不接触,从而导致反应停止;
(2)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二氧化碳溶度升高时,Rx阻值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将衔铁吸下,此时应该是红灯一直亮,所以红灯接在a处位置;
故答案为:(1)D (2)a
20.【答案】(1)D
(2)E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为绝缘体;
(2)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再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确定接线方法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路电流需要经过变阻器上的滑片,此时变阻器才能控制电流大小的改变,因此滑片的材料应该为导体。
(2)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时,车速仪示数变大,即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即接入部分变短,则如果M接O,那么N接E。
21.【答案】(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
(3)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发生在化学变化中;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从质量守恒的发展史中可以的结论是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B无法得出;
(3)质量守恒的定律可推测知:气球的作用是为了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
故答案为:(1)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3)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
22.【答案】(1)B;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N2
(3)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解答】(1) A是呼吸作用,B是植物的蒸腾作用,C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蒸腾作用表示的生理作用;写出图甲中A表示的生理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
(2)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当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会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N2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植物的叶脉运输根吸收上来的水分,A处没有水分,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B中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碘液会变蓝,所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
故答案为:(1)B;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 N2 (3)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23.【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浸没水中,用手捂住广口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2;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
(3)盛有燃烧的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夹没有夹紧橡皮管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图像比较反应结束后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即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小在,则测定方法准确。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太慢,则会导致瓶内气体溢出;如果止水夹没有夹紧,则会导致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溢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检验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浸没水中,用手捂住广口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根据图像可知,实验2的方法更准确,因为: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
(3)小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0%,与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区别较大,可能原因是:盛有燃烧的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夹没有夹紧橡皮。
24.【答案】(1)2143
(2)电压表示数为2V
(3)A
(4)A;C;D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每次闭合开关前,为了避免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只改变电阻,再记下对应的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即可;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与电阻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图像形状。
(4)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欧姆定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即②①④③;
(2)由表中数据知,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4A×5Ω=0.2A×10Ω=0.1A×20Ω=2V。
则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电压表示数2V不变;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相等,那么得到: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选A;
(4)A.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得到:;
;
故电源电压最大为:U总≈2.67V;
仅将电源电压调至2.5V,故A符合题意;
B.该同学又用3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仅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Ω,不符合实验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3V-2V=1V。此时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30Ω=15Ω,
仅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故C符合题意;
D.根据C中的分析可知,此时需要变阻器的阻值变为15Ω,那么还需串联电阻的阻值R'=15Ω-10Ω=5Ω<10Ω,因此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可以,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25.【答案】答题要点:①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②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补充光照时间,使光照时长达到12小时,促进开花④补充光照时长,增加光合作用时间⑤疏蕾疏花。
参考答案:①将火龙果种在土质疏松的土壤中并深翻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②按照A型支架的规格合理规划种植,控制好相邻果树之间的距离,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秋冬季节合理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长达到12小时,促进火龙果植株开花,同时也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促进有机物的生成。④合理地疏蕾疏花,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被保留的果实,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当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会有有机物的积累。
26.【答案】(1)若镁粉过多,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镁粉会与氧气反应,若镁粉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2)二氧化锰能降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3)民航机遇到紧急危险时,连接氯烛的面罩供氧量为:16分钟×4L/分钟×1.5g/L=96L
设完全反应生成96g氧气需要氯酸钠的质量为×。
2NaCIO3 2NaCl+ 3O2↑
213 96
x 96g
x=2l3g
因为氧气除了供给人呼吸外还要支持镁氧化放热,所以产生96g氧气供给人呼吸所需的氯酸钠要大于213g,因此不满足。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资料,从镁粉导致氯酸钠分解生成氯气,以及镁粉与氧气的反应两个角度分析解答;
(2)根据丙不同,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的角度分析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3)首先用供氧时间×出养量×氧气密度计算紧急危险时需要供氧的质量,然后写出氯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需要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钠的质量,最后与213g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产氧药块中要均匀分布一定质量的镁粉,但不能过多,其原因是:若镁粉过多,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镁粉会与氧气反应,若镁粉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2)小柯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传感器分别记录了氯酸钠分解有无MnO2时,氧气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图丙)。结合图丙分析MnO2加快反应速度的原理1:二氧化锰能降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27.【答案】(1)S
(2)节能灯
(3)R总= =300Ω
当光照强度为150lx时,R光=90Ω
R0=R总-R光=300Ω-90Ω=210Ω
(4)①电动卷帘只能打开不能收拢;②当外界光照强的时候,衔铁一直被吸附, 电动卷帘即使已经完全打开,但是电动机始终在工作。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根据图片分析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而判断电动机和节能灯的位置即可;
(3)首先根据 计算出电动卷帘工作时的总电阻,再根据光照强度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 R0=R总-R光 计算出R0的阻值。
(4)可从电动卷帘能否收拢,以及电动机能否自动停止工作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下端为电磁铁的N极,上端为电磁铁的A极。
(2)根据丙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变大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此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衔铁被吸下来,接通N所在的电路。由于此时电动卷帘开始工作,则N为电动卷帘,M为节能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