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分数乘除法综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如果(A、B两数均不为0),那么( )。
A. B. C.
2.修路队在修了一条村道公路全长的时,发现距离中点还有0.6千米。这条村道公路全长( )千米。
A.5 B.6 C.7
3.养殖场有灰兔40只,比白兔多,有白兔多少只?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4.一瓶油用去了它的,又灌入千克后恰好同原来的质量相等,那么这瓶油原来重( )千克。
A.5 B. C.1 D.
5.一部手机现价是4500元,( ),原价是多少元?如果求原价的算式是4500×(1+),那么括号里应补充的条件是( )。
A.原价是现价的 B.原价比现价贵
C.现价比原价贵 D.现价比原价便宜
6.如果a、b互为倒数,那么×=(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再修300m就可以完成全部任务。这条路全长( )m。
8.冬季长跑锻炼时,李华每天跑1.8千米,比沈明每天少跑,沈明每天跑多少千米?某同学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列出了错误的算式:。这位同学列式错误的原因是( )。
9.李师傅用吨花生榨油吨,平均每吨花生榨油( )吨,榨一吨油要( )吨花生。
10.根据条件选出对应的算式。
乐乐家五月份用水吨,___________________,四月份用水多少吨?
A.÷ B.÷(1-) C.÷(1+) D.+ E.-
(1)比四月份节约。( )
(2)是四月份的。( )
(3)比四月份节约吨。( )
(4)比四月份多。( )
(5)比四月份多吨。( )
11.如果在÷<中,那么a( )b。
1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8小时,乙单独做要12小时,两人合作( )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三、判断题
1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就是说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14.小东和爷爷去操场散步。小东走一圈需要10分钟,爷爷走一圈需要8分钟。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个地方出发,相背而行,相遇时他们都走了分钟。( )
15.如果y>0,那么y÷的结果比y大。( )
16.鸡有30只,比鸭少,求鸭的只数可以列式为:。( )
17.。( )
四、计算题
18.计算。
19.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巧妙约分。
20.解方程。
(1)3(+1)=2+5 (2)-1=+2
五、解答题
21.制作一批玩具,甲组单独加工需要8天完成;乙组单独加工需要12天完成。两组合作,多少天能完成这批玩具的?
22.客车货车同时从A地、B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客车已行了全程的。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3.有一个水池,单开进水管18分钟可以注满空池,单开排水管24分钟可以将满池水放尽。现在水池里已有的水,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排水管,多长时间能注满水池?
24.李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30页,第二周读了这本书的,两周正好读了这本书的,这本科普书一共多少页?
25.学校为“希望工程”捐书,低年级捐了160本,中年级捐的本数是低年级的,又比高年级少捐了,高年级捐了多少本?
26.修一段路,两天共修了58米。其中,第一天修了全部任务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6米。这段路共有多少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个数(0除外)剩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
因
所以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2.B
【分析】把这条村道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修了一条村道公路全长的时,离中点还有全长的(-),已知距离中点还有0.6千米,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条村道公路的全长。
【详解】0.6÷(-)
=÷(-)
=÷
=×10
=6(千米)
即这条村道公路全长6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量和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B
【分析】由“比白兔多”可知:白兔的只数是单位“1”,求白兔的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1+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40只所对应的分率是(1+),所以求白兔的只数列式为40÷(1+)。
【详解】A.说明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A选项错误。
B.说明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B选项正确。
C.说明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少,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未知,可以列方程解答或者用除法解答。用除法解答时要注意量率对应。
4.C
【分析】由题意知:以这瓶油的质量为单位“1”,千克相当于总量的,根据已知一个数量及这个数量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可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千克)
这瓶油原来重(1)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已知一个数量及这个数量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5.B
【分析】A.原价是现价的,把现价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现价乘,即是原价;
B.原价比现价贵,把现价看作单位“1”,则原价是现价的(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现价乘(1+),即是原价;
C.现价比原价贵,把原价看作单位“1”,则现价是原价的(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现价除以(1+),即是原价;
D.现价比原价便宜,把原价看作单位“1”,则现价是原价的(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现价除以(1-),即是原价。
【详解】A.原价是现价的,列式为:4500×,不符合题意;
A.原价比现价贵,列式为:4500×(1+),符合题意;
C.现价比原价贵,列式为:4500÷(1+),不符合题意;
D.现价比原价便宜,4500÷(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6.A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果a、b互为倒数,则ab=1;然后根据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的计算,并把ab=1代入式子中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因为a、b互为倒数,则ab=1;
×===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倒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7.500
【分析】把这条路全长看作单位“1”,已经修了,还剩下(1-)没修,对应的是300m,求单位“1”,用300÷(1-),即可解答。
【详解】300÷(1-)
=300÷
=300×
=500(m)
这条路全长500m。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应用,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解答。
8.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李华每天跑1.8千米,比沈明每天少跑,是把沈明每天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则李华每天跑的路程是沈明的,单位“1”未知,用李华每天跑的路程除以,即可求出沈明每天跑的路程。
【详解】这位同学列式错误的原因是:错误算式,是把李华每天跑的1.8千米看作单位“1”,单位“1”错误,求不出沈明每天跑的路程。应该把沈明每天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除法列式求解。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9.
【分析】已知用吨花生榨油吨,求平均每吨花生榨油多少吨,用÷解答;求榨一吨油要多少吨花生,用÷解答。
【详解】÷
=×
=(吨)
÷
=×
=(吨)
李师傅用吨花生榨油吨,平均每吨花生榨油吨,榨一吨油要吨花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谁是单一量,再用另一个量进行平均分。
10.(1)B
(2)A
(3)D
(4)C
(5)E
【分析】(1)五月份的用水吨数比四月份节约,把四月份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五月份用水吨数是四月份的(1-),单位“1”未知,用五月份用水吨数除以(1-),即可求出四月份用水吨数。
(2)五月份的用水吨数是四月份的,把四月份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五月份用水吨数除以,即可求出四月份用水吨数。
(3)五月份的用水吨数比四月份节约吨,即四月份的用水吨数比五月份多吨,用五月份用水吨数加上吨,即是四月份的用水吨数。
(4)五月份的用水吨数比四月份多,把四月份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五月份用水吨数是四月份的(1+),单位“1”未知,用五月份用水吨数除以(1+),即可求出四月份用水吨数。
(5)五月份的用水吨数比四月份多吨,即四月份的用水吨数比五月份少吨,用五月份用水吨数减去吨,即是四月份的用水吨数。
【详解】(1)÷(1-)
=÷
=×4
=(吨)
比四月份节约,对应的算式为:÷(1-)。( B )
(2)÷
=×
=(吨)
是四月份的,对应的算式为:÷。( A )
(3)+
=+
=(吨)
比四月份节约吨,对应的算式为:+。( D )
(4)÷(1+)
=÷
=×
=(吨)
比四月份多,对应的算式为:÷(1+)。( C )
(5)-
=-
=(吨)
比四月份多吨,对应的算式为:-。( E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1.<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由此可知不等式里的>1,能判断是个假分数,那么就可以判断a与b的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商与被除数、除数的关系,可知>1;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所以a<b。
【点睛】考查商与被除数、除数的关系及真假分数的判别。
12.
【分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将这件工作看成“1”,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再用工作总量“1”除以他们的效率和即可求出合作的时间。
【详解】1÷8=
1÷12=
1÷(+)
=1÷
=1×
=(小时)
两人合作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题意,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求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用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差值除以男生人数即可。
【详解】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1)÷
=÷
=×
=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就是说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14.√
【分析】将一圈长度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分钟)
相遇时他们都走了分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15.√
【分析】被除数大于0时,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所得结果一定小于原来这个数;被除数大于0时,被除数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结果一定大于原来这个数,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因为<1,所以y÷>y,假设y=,y÷=÷=,>。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
【分析】将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则鸡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1-),是30只。求单位“1”,用除法。
【详解】由分析可知:鸭的只数为30÷(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答方法,注意“比”后一般为单位“1”。
17.×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含有同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往右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解答此题应注意含有同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往右计算,不能随意加括号。
18.4005
【分析】把2001×化为:(2002-1)×,再化为:2003-,再把化为:+,2001×化为2003-1-;2002×化为:(2003-1)×,再化为:2004-,再把化为:+,2002×化为2004-1-;原式化为:2003-1-+2004-1-+;再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4005-(+)+,再计算+,即等于,原式化为:4005-+, =;原式化为:4005-+,再进行计算。
【详解】2001×+2002×+
=(2002-1)×+(2003-1)×+
=2003-+2004-+
=4007--+
=4007-(+)-(+)+
=4007-1--1-+
=4005-(+)+
=4005-+
=4005-+
=4005
19.1;
【分析】,先把分母的375拆分为374+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然后计算543×1,再加上括号,将算式变为,然后计算出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约分即可。
,先根据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将算式变为,然后将除法化为乘法,算式变为,也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再计算出括号里面的加法;然后根据整数乘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20.(1)=2;(2)=10
【分析】(1)先去掉括号,把方程改写成3+3=2+5,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2,再同时减去3,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把方程化简成-=2,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3(+1)=2+5
解:3+3=2+5
3+3-2=2+5-2
+3=5
+3-3=5-3
=2
(2)-1=+2
解:-1-=+2-
--1=2
-1=2
--1=2
-=2
-+=2+
=
÷=÷
=×3
=10
21.天
【分析】把制作这批玩具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先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甲组和乙组的工作效率,两组合作后,要完成工作总量的,先把两组工作效率相加,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详解】1÷8=
1÷12=
÷(+)
=÷(+)
=÷
=×
=(天)
答:天能完成这批玩具的。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2.520千米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已知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当货车行到全程的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即可求出货车行驶的时间,也就是客车行驶全程的的时间;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根据时间×速度=路程,用客车行驶的速度乘60即可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客车行驶的路程除以,即可求出全程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10
=(小时)
×60=325(千米)
325÷
=325×
=520(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520千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货车行驶的时间,以及要掌握行程问题的相关公式。
23.12分钟
【分析】把整池水看作单位“1”,进水管的工作效率是,排水管的工作效率是,同时开进水管和排水管,1分钟注水的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是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1-)÷(-)可求出多长时间能注满水池。
【详解】(1-)÷(-)
=÷(-)
=
=×72
=12(分钟)
答:12分钟能注满水池。
【点睛】在用分数解决工程问题时,通常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24.180页
【分析】把这本科普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这本书的,则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30÷(-)
=30÷
=30×6
=180(页)
答:这本科普书一共180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量和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5.175本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60乘即可求出中年级捐的本数;再把高年级捐的本数看作单位“1”,则中年级捐的本数是高年级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60×÷(1-)
=140÷
=140×
=175(本)
答:高年级捐了175本。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26.195米
【分析】根据题意,设这段路共有米,第一天修了米,则第二天修了(+6)米;
根据“两天共修了58米”得出等量关系:第一天修路的长度+第二天修路的长度=两天一共修路的长度,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这段路共有米。
++6=58
+6=58
=58-6
=52
=52÷
=52×
=195
答:这段路共有195米。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