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比综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商店有大米和黄豆共80千克,两种商品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2∶6 B.1∶2 C.1∶7
2.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其中有200千克苹果和360千克梨。下面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A.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1.8倍
B.苹果的质量与梨质量的比是
C.苹果的质量占这批水果总质量的
3.水果店,苹果的质量比草莓的多,苹果质量和草莓质量的比是( )。
A.1∶5 B.5∶6 C.6∶5
4.下列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与直角边b的比不是2∶1的是( )。
A.A B.B C.C D.D
5.一杯蜂蜜水的质量为90g,蜂蜜和水的质量比是1∶8。如果再放入10g蜂蜜,那么蜂蜜和水的质量比是( )。
A.1∶8 B.1∶4 C.2∶9 D.1∶5
6.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得到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这时,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2∶1 B.3∶2 C.3∶1
二、填空题
7.ABC三人各自用固定的速度参加百米跑。当A跑到终点时,B距终点10米,C距终点20米;当B跑到终点时,C距终点( )米。
8.为扩大口罩生产量,工厂增加了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9.A=B,那么A∶B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如果A、B两数的和为,那么B=( )。
10.小敏同学看一本小说,第一天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第二天读了120页,这时已读与未读页数的比是。这本小说有( )页。
11.甲、乙两数的比是3∶2,它们的平均数是35,则甲数是( )。
12.用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13.甲、乙两个玻璃缸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玻璃缸中水的体积相等。现将两个石子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缸中,甲缸中的水面上升10厘米,乙缸中的水面上升7厘米。甲、乙两个玻璃缸中石子的体积比是( )。
14.有一种消毒液净重220克,李老师要对教室的课桌进行消毒,请你根据下面中的数据帮李老师算一算这瓶消毒液需要加水( )千克。
消毒参考值(消毒液与水的比)
①传染病者污染物1∶100
②白色衣物及家具等表面1∶300
③瓜果、餐具用品1∶500
三、解答题
15.丁丁家12月份共缴纳水费、电费和燃气费165元,其中电费占这些费用的,水费和燃气费的比是5∶3,丁丁家12月份的水费和燃气费各多少元?
16.某种混合肥由氮肥、磷肥、钾肥按7∶5∶3的比例配制而成。如果每公顷土地施用这种混合肥90千克,施用20公顷土地需要氮肥、磷肥、钾肥各多少千克?
17.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驶了全程的,再行驶63千米后已行路程与剩下路程的比是3∶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
(1)按照这样的截取方法,第5天截取的长度与原来木棍总长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2)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表示你的思考过程。
19.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1,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20.一位水果摊老板早晨运来400kg西瓜。下午,一位男顾客问:“还有多少西瓜没卖啊?”老板回答:“上午卖了,如果你能把剩下的西瓜全部买去,我可以按每千克西瓜3元钱的价格便宜卖给你。”一位女顾客听了跟男顾客说:“我和你按2∶3的质量比把老板剩下的西瓜全部买了吧!”男顾客:“好吧!”那么女顾客和男顾客各应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比的应用,可把大米和黄豆的质量分别看作相应的份数,再求出大米和黄豆的总份数,用大米和黄豆的总质量除以对应的总份数,求出1份量是多少千克,如果能够整除,则两种商品的质量比能够分别求出大米和黄豆的质量。反之则不能,据此解答。
【详解】A.2+6=8(份)
80÷8=10(千克)
B.1+2=3(份)
80÷3=26(千克) 2(千克)
C.1+7=8(份)
80÷8=10(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确定是否能够求出1份量是多少千克。
2.C
【分析】A.梨的质量÷苹果质量=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B.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写出苹果质量与梨的质量比,化简即可;
C.苹果质量÷总质量=苹果的质量占这批水果总质量的几分之几。
【详解】A.360÷200=1.8,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1.8倍,说法正确;
B.200∶360=20∶36=5∶9,苹果的质量与梨质量的比是,说法正确;
C.200÷(200÷360)
=200÷560
=
=
苹果的质量占这批水果总质量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用除法。
3.C
【分析】把草莓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苹果的质量相当于草莓质量的(1+),根据比的意义可知,苹果质量∶草莓质量的比=(1+)∶1,再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1
=∶1
=(×5)∶(1×5)
=6∶5
即苹果质量和草莓质量的比是6∶5。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通过巧设单位“1”,利用比的意义及比的化简,从而解决问题。
4.A
【分析】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分别数出各三角形直角边格数,写出a与b的比,能化简的化简即可。
【详解】A.2∶4=1∶2
B.4∶2=2∶1
C.2∶1
D.3∶1.5=30∶15=2∶1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5.B
【分析】由蜂蜜和水的质量比是1∶8,可知:蜂蜜的质量占一杯蜂蜜水的,水的质量占一杯蜂蜜水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求出蜂蜜和水的质量,再用蜂蜜的质量加上10求出蜂蜜总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蜂蜜和水的质量比;据此解答。
【详解】90×=10(g)
90×=80(g)
10+10=20(g)
20∶80=1∶4
所以,蜂蜜和水的质量比是1∶4;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运用,关键能够结合条件求出对应数量再写比。
6.B
【分析】根据题意,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就是小长方形面积的3倍,正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就是小长方形面积的3倍,正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所以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3∶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长方形的面积及比的意义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7.
【分析】A跑到终点时,B距离终点还有10米,C距离终点还有20米,即A到达终点时A跑了100米,B跑了90米,C跑了80米,此时他们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们的路程比等于他们的速度比;再由速度比求出当B跑完100米时C跑了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A跑完了100米时:
B跑了:100-10=90(米)
C跑了:100-20=80(米)
B与C的速度比:
90∶80=9∶8
当B跑100米时,丙跑了:
100×8÷9
=800÷9
=(米)
100-=(米)
C距离终点还有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先由A到达终点时三人跑的路程求出BC二人的速度比,再利用速度比求出B到终点时C的路程。
8.12∶7
【分析】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列式: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再假设令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12人,写出甲车间和乙车间人数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详解】由分析可得:
假设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12人
则甲车间人数=12÷=12×4=48(人)
乙车间人数=12÷=12×=28(人)
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的比为:
48∶28
=(48÷4)∶(28÷4)
=12∶7
综上所述:为扩大口罩生产量,工厂增加了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和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互质。
9. 9∶10 /
【分析】因为A=B,那么A=B÷,那么A∶B=(B÷)∶B,由此化简出最简整数比;A、B一共是19份,和为,利用除法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将其乘10,即可求出B。
【详解】因为A=B,那么:
A∶B
=(B÷)∶B
=(×)B∶B
=∶1
=9∶10
=
÷(9+10)×10
=÷19×10
=××10
=
所以,A∶B的最简单整数比是9∶10,如果A、B两数的和为,那么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掌握比的化简、按比分配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0.800
【分析】把这本小说的页数看作单位“1”,由“第一天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3”可知,第一天看了全部的,又因为第二天读了120页,这时已读与未读页数的比是2∶3,所以这时已读的是全书的,所以120页就占全书的(-),用除法即可求出单位“1”的量,即这本小说的页数。
【详解】120÷(-)
=120÷()
=120÷()
=120÷
=120×
=800(页)
所以,这本小说有800页。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统一单位“1”,求出120页的对应分率,用对应量除以对应分率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
11.42
【分析】先根据两个数的平均数求出甲、乙两数的和,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数=甲、乙两数的和×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甲、乙两数的和:35×2=70
甲数:70×
=70×
=42
所以,甲数是4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求出两个数的和并求出甲数占两个数和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96
【分析】根据按比分配问题,分别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48÷(3+4+5)
=48÷12
=4(cm)
(4×3)×(4×4)÷2
=12×16÷2
=192÷2
=96(cm2)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6cm2。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问题,结合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10∶7
【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两个玻璃缸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甲、乙两个玻璃缸的底面积相等;将两个石子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缸中,水上升的部分的体积等于石子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以及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个玻璃缸中石子的体积比,再化简即可。
【详解】设甲、乙两个玻璃缸的底面积都是S。
10S∶7S=10∶7
甲、乙两个玻璃缸中石子的体积比是10∶7。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以及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运用,明确当长方体的底面积相等时,体积比等于高度比。
14.66
【分析】根据题意,李老师要对教室的课桌进行消毒,结合消毒参考值,消毒液与水的比应选用②白色衣物及家具等表面1∶300,即消毒液的质量占1份,水的质量占300份,水的质量是消毒液的300倍,用消毒液的质量乘300,即是要加水的质量。
【详解】220×300=66000(克)
66000克=66千克
这瓶消毒液需要加水66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先选择正确的消毒液与水的比,再把比转化成份数,进而求解。
15.水费:37.5元;电费:22.5元
【分析】根据“共缴纳水费、电费和燃气费165元,其中电费占这些费用的”,水费和燃气费共:165×(1-)=60(元),水费和燃气费的比是5∶3,则水费占水费和燃气费之和的,据此计算出水费和燃气费。
【详解】165×(1-)
=165×
=60(元)
60×
=60×
=37.5(元)
60-37.5=22.5(元)
答:丁丁家12月份的水费是37.5元、燃气费是22.5元。
【点睛】熟练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氮肥840千克;磷肥600千克;钾肥360千克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施用20公顷土地需要混合肥的质量,氮肥质量占混合肥质量的,磷肥质量占混合肥质量的,钾肥质量占混合肥质量的,最后用分数乘法求出三种肥料各多少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90×20=1800(千克)
氮肥:1800×
=1800×
=840(千克)
磷肥:1800×
=1800×
=600(千克)
钾肥:1800×
=1800×
=360(千克)
答:施用20公顷土地需要氮肥840千克,磷肥600千克,钾肥360千克。
【点睛】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7.112千米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由已行路程与剩下路程的比是3∶1可知,已行路程占全程的,用(-)可求出63千米占全程的几分之几,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63÷(-)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详解】63÷(-)
=63÷(-)
=63÷
=63×
=112(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12千米。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分数与比的综合应用,掌握用已知具体量除以对应分率求出单位“1”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1∶32
(2)见详解
【分析】把木棍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第一天截取,第二天截取,第三天截取 ,第五天截取,据此求出第5天截取的长度与原来木棍总长度的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
=∶1
=(×32)∶(1×32)
=1∶32
则第5天截取的长度与原来木棍总长度的最简整数比是1∶32。
(2)第一天截取
第二天截取
第天截取
当时
截取长度为:
=
=
=
=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9.25厘米;15厘米;5厘米
【分析】铁丝长度相当于长方体棱长总和,棱长总和÷4=一组长宽高的和,一组长宽高的和÷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长、宽、高的对应份数,即可求出长、宽、高。
【详解】180÷4÷(5+3+1)
=45÷9
=5(厘米)
5×5=25(厘米)
5×3=15(厘米)
5×1=5(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25厘米、15厘米、5厘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
20.180元;270元
【分析】(1)根据“上午卖了”可知400千克西瓜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卖了,还剩(1-)。
(2)先根据西瓜的总质量×(1-)求出剩余的西瓜的质量。
(3)再把剩余西瓜的质量按2∶3分配。女顾客买了剩余西瓜的,男顾客买了剩余西瓜的。
(4)最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女顾客和男顾客各应付的钱数。
【详解】剩余西瓜:400×(1-)=150(千克)
女顾客:150×=60(千克)
60×3=180(元)
男顾客:150×=90(千克)
90×3=270(元)
答:女顾客要付180元,男顾客要付270元。
【点睛】按比分配问题可以转化成分数的乘除法问题来解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