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降水的含义及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3、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进一步学习将数字信息加工成图像的方法。
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读图识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及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雨伞图。同学们对展示的这个物体不陌生吧,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它呢?(学生回答:下雨的时候)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一般以大气降雨为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变化
(一)降水的形式
课件出示图片对话。提问:冰雹属不属于降水?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1.联系生活思考
想一想,除了这两种外,你还知道哪些降水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
(教师)课件展示,并讲述雾、霜、露水作为降水物统计在降水量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2.课件展示“降水等级”图片,认识降水的形式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二)降水的影响
1.联系生活,分析影响
[提出问题] 降水的形式如此多,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呢?请举例说明。
2.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各抒己见。
3. 课件展示:旱灾和涝灾
降水过少──旱灾(土地干旱、庄家绝产、河流干涸、生活缺水)
降水过多──涝灾(交通受阻、房屋倒塌、庄家淹没)
适时适量的降水,会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承转)既然降水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测量一下降水究竟有多少。
(三)降水的测量
1.自学材料,降水测量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活动一:降水量的测量
我们知道了降水的形式,那么如何测定降水量的多少呢?我们又用哪种容器来进行测量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降水量测定的工具”图,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测量降水的工具由哪两种容器构成?
(2)在读降水量数值时,应注意哪些观察规范。
学生看图讨论后,发表意见,最后老师总结: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和量杯。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观察时,视线要与刻度值齐平。
(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过渡] 镇宁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引出等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运用
(五)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那么,如何绘制某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呢?
课件演示: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练习:根据活动中的数据,把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
(六)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分析这儿降水的变化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方法: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可以认为较多,如7、8、9三个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方法:月降水量低于20毫米,可以认为较少,如12、1、2三个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方法:找出多的月和少的月,分析各属于哪个季节)
(四)降水变化类型
根据降水变化,可以分为夏雨型、冬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多雨型和全年湿润型,课件展示以下各地的降水量,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新加坡──全年多雨型 北京──夏季多雨型 伦敦──全年湿润型 罗马──冬季多雨型 开罗──全年少雨型
二、降水的分布
(承转)从刚才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世界各地的降水差异很大,那么,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想一想,我们曾用什么方法表示过世界气温的分布?与气温相似,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用年等降水量线表示。
(一)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独立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00毫米以下)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1000~2000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200毫米以下)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和内陆少)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方法:以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为例来说明)(大陆东岸和西岸多,内陆地区少)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找出世界的雨极和干极,读阅读材料,了解雨极和干极。
“雨极”──乞拉朋齐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练习反馈>
地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多
两极地区 少
中纬度地区 沿海 多
内陆 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东侧 多
西侧、内陆 少
山脉两侧 暖湿气流迎风坡 多
暖湿气流背风坡 少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概念
形式
降水量的测量
2、降水的变化
同一地区: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同
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降水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