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课前小测
1、长江源头在 上的 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 海
2、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 高原、 盆地、 平原。横跨我国 大阶梯。
3、源头到 为上游,河流落差大 ,水流湍急 , 资源丰富,,被誉为“ ”。我国在巫山西陵峡建设了 ___ 水利枢纽,具有 、 、灌溉 等综合利用效益。
4、 到 为中游,地势 平坦 ,河道弯曲(被誉为“九曲回肠”),流速锐减。雨季时,极易发生 灾害,可采用“ 的方法加快流速。
5、 到入海口为下游,地势更趋 平坦 ,水流缓慢,两岸水网如织,美丽富饶。
6、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青藏高原
唐古拉
东
云贵
四川
长江中下游
三
宜昌
水能
水能宝库
三峡
防洪
发电
宜昌
湖口
洪涝
裁弯取直
湖口
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流量大,无结冰期。人口和城市多,经济发达
第
节
3
中国的河流03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滔滔黄河
滔滔黄河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与长江之间的差异,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4、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源头
注入海洋
河段划分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巴颜喀拉山脉
渤
海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河口镇
桃花峪
黄河概况:
流经气候区
源头
注入海洋
河段划分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黄河概况:
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流经气候区
源头
注入海洋
河段划分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黄河概况: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流经气候区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源头
注入海洋
河段划分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流经气候区
降水集中于夏季
而且多暴雨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黄河概况:
滔滔黄河
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段水流平缓,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上游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型的水电站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
龙羊峡水电站
宁夏平原
河套
平原
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滔滔黄河
滔滔黄河
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中段,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农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积960多万亩,现已开垦500多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葵花、甜菜等作物,河套平原以盛产粮食而著称,被誉为“塞上粮仓”。
上游—荒漠化严重
滔滔黄河
上游—凌汛
滔滔黄河
①有结冰期 ②从低纬流向高纬
滔滔黄河
中游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黄河过潼关后转向东流,形成了雄奇的三门峡景观。
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流量不断增加,含沙量急剧上升。
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
特征:支流众多、泥沙含量高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坡度大、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
降水集中于夏季
而且多暴雨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植树
鱼鳞坑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2
工程措施:修筑梯田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滔滔黄河
阅读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滔滔黄河
下游
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下游—地上河
危害——河堤决口
滔滔黄河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思考
地面
水面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
→
地上河
河床面
→
夏季暴雨
决口泛滥
治黄关键在治沙
滔滔黄河
黄河上、中、下游,哪一河段的流域面积最为狭小?为什么?
活动
下游
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无支流流入。
滔滔黄河
阅读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民间也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黄河含量沙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可绕赤道20圈。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滔滔黄河
阅读
黄河断流
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年入海径流量逐渐变小;70年代为313亿米3,80年代为284亿米3 ,90年代中期为187亿米3。在近30年时间里,黄河年入海径流量锐减了近一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出现断流现象。1997年黄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断流多达12次,合计226天,断流里程长达622千米。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用水协调措施,黄河断流的情况有所好转。
黄河下游断流原因: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②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③支流较少;
滔滔黄河
水土
流失
凌汛
荒漠化
凌汛
地上河
●
●
黄河的忧患
断流
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荒漠化严重、
凌汛
气候干旱,植被破坏
植树种草、引水补给
炸冰疏水、修水库蓄水
水土流失
黄土疏松、植被破坏、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修建水利工程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泥沙淤积
加固黄河大堤
炸冰疏水、修筑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治理措施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主要缔造者,她为中华民族提供水能和水源、塑造肥沃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同时也带给人们沉痛的水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兴修水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党的十九大还把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写入国家战略,不仅减缓了母亲河的伤痛。还是我们更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开发流域、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
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
课堂小结
1、源头:巴颜喀拉山,全长5464KM,流经九个省级行政区,最后注入渤海。
2、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形区。
3、上中下游分界线:河口、桃花峪
4、最长支流是渭河
5、最大水利枢纽是小浪底,其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
当堂测试
2020福建中考
图14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15示意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 _,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 。
(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_____ 。
(3)丙区位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 _。多年来,丙区实施____ 等生物措施,并通过修建_____ , 实现了治沙与防洪并举。
(4)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___ _,从上、中、下游河段看,该水文站位于_____河段。
青藏高原
高寒
支流较多
水土流失
种树种草
水利工程
潼关
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