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14: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素养检测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 大象版(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_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_有关。
2.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3.核酸检测的目的是确定_____________。 (选填“传染源”或“易感人群”)
4._____________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5.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类的微生物。
6.馒头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7.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_____________引起,也可能由_____________引起。医学上所说的感冒通常特指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8.地球上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之间处于不间断地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9.地壳运动构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
10.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状态,雨和雾是_____________的水,雪、冰、霜和雹是________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________的水。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分)
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正确步骤是( )。
A.滴清水—浸润标本一撕表皮—观察记录
B.撕表皮一滴清水一浸润标本—观察记录
C.滴清水—撕表皮一浸润标本一观察记录
2.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带病坚持工作或学习
B.赶紧逃离至其他“无病毒”地区
C.戴上口罩到就近指定医院就医
4.雨、雪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在夜晚形成的
B.都附着在花草树木或建筑物上
C.都是从云中降下来的
5.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
6.关于安全用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记录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并告诉医生,避免药物过敏
B.用药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也要坚持用药
C.口服药一般用一定量的温开水送服
7.三块烘干的面包上有同样多的霉菌,下列条件中,霉菌生长最快的是( )。
A.保持干燥,放在常温下的面包
B.滴上10滴水,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的面包
C.滴上10滴水,放在冰箱里的面包
8.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平原地形一般在大江大河的下游。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9.秋季清晨,在草、树叶等物体上常常会看到许多露珠,它们是( )。
A.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云
B.从草、树叶中渗出来的
C.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下比山上见到雾的时候多
B.钻到雾里感觉空气很湿润
C.早上比中午见到雾的时候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就是细胞核,细胞中还有大液泡。( )
2.真菌是可以自主移动的。( )
3.一些衣物上的“白毛”、食物上的霉斑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
4.常言道:“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吃药要谨遵医嘱。( )
5.接触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物品不会被感染。( )
6.雾就是水蒸气。( )
7.降雨是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形成的。( )
8.冬季清晨,气温降到0℃以下时,在草叶上会看到露。( )
9.地球上海洋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 )
10.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
将地表形态与其形成的原因对应连线。
岩石破碎 侵蚀
河床升高 风化
河流形成 地震
地壳运动 沉积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装片时目镜中出现的几个图像,请据图完成题目。
1.要使图像由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要使图像由②变为③,应转动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由③变为④,应转动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3分)
2.在图像②中可以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六、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如图是某科学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晃动后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在瓶口处套上气球,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生的现象。请分析并完成下列各题。
装置 甲 乙 丙 丁 戊
装入物质 水、葡萄糖、酵母粉 水、酵母粉 水、葡萄糖 水、葡萄糖、酵母粉 水、葡萄糖、酵母粉
环境温度 25℃ 25℃ 0℃ 100℃
(1)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气球鼓起来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使气球鼓起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则应该选择的对照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和丙,丙装置中的温度应该为_____________。
(3)若要选择实验装置甲、丁和戍作为对照实验,则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
2.探究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温水、烧杯、冰块、三脚架等。
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倒入不冒“白气”的温水,把冰块接近杯口时,发现“雾”_____________;把冰块移开,发现“雾”_____________。(选填“消失”或“出现”)
(2)他们猜想:“雾”是杯中的水蒸气遇到_____________形成的。
(3)根据上述实验的这一猜想,可以得出:自然界的雾和云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凝结成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在高空的是_____________,离地面较近的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物体的重量 下滑点高度
2.细胞
3.传染源
4.温度
5.植物界 动物界 酵母菌 霉菌
6.温暖、潮湿 寒冷、干燥
7.细菌 病毒 病毒
8.陆地 海洋 大气
9.山脉 海沟 平原 盆地
10.液态 固态 气态
二、
1.C 2.A 3.C 4.C 5.C 6.B 7.B 8.B 9.C 10.A
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五、
1.右下方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2.没有用镊子将标本展开
六、
(1)甲 二氧化碳 (2)甲 25℃ (3)适宜的温度
(1)出现 消失 (2)冰块 (3)遇冷 小水滴 小冰晶 云 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