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学案
课前复习:洋流和热力环流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画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洋流图和东西太平洋海气交换图
课堂活动二:将学生分为两组根据提供的资料和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进行讲解。
探究一:
一组:结合太平洋等温线图探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原因及沃克环流的变化。
二组:探究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发生原因及沃克环流的变化。
探究二:
一组:探究厄尔尼诺发生时对赤道附近南太平洋东西沿岸的影响。
材料一: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材料二: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高温天气和干旱是导致各地林火肆虐数月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暖水年,鱼大量死亡。
二组:探究拉尼娜发生时对赤道附近南太平洋东西沿岸的影响。
材料一:冷水年,鱼丰收
材料二;2022年7月以来全球频发极端高温,其中俄罗斯远东地区西部、加拿大东北部、南美洲中部等地局部气温偏高4℃或以上。西欧、南欧、美国等地先后出现了创历史纪录的高温天气。
探究三:
一组:探究厄尔尼诺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
材料一: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是暖冬。
材料二:台风次数明显减少、减弱
材料三:我国多雨带在黄河以南,东北、华北降雨较少。
二组:探究拉尼娜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
材料一: 拉尼娜发生时,雨带主要在华北以北。
材料二:2008年南方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材料三:2022年6月以来(6月1日至8月14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1.8天,较常年同期多4.9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台风偏多。
课后作业:
1、搜集近20年气象灾害中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案例。
2、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选择题,每道题3分
(2021·四川模拟)“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相关联,“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汇合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1~3题。
1.“沃克环流”的形成与(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太平洋东、西受热不均有关
C.太平洋东、西洋流性质有关 D.季风环流有关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从而导致( )
A.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泛滥 B.印度尼西亚地区泥石流增多
C.秘鲁沿海更加干旱 D.秘鲁沿海洪涝灾害增多
3.“沃克环流”中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这与( )
A.东南信风有关 B.东北信风有关
C.亚洲低压有关 D.太平洋的“副高”有关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降水再循环率是指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反映了该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的强度。近日研究发现,当前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次年夏季对流层低层有大尺度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抑制了印度半岛中北部降水,进而影响青藏高原。下图为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前冬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在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变化的原因( )
①高压控制下,青藏高原降水减少 ②高压北部的偏西风促进热带水汽向青藏高原输送 ③多晴天,蒸发加强
④阴雨天增加,蒸发减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属喜冷水鱼类,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秘鲁最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下图为“东太平洋强厄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强厄尔尼诺年时,茎柔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秘鲁喜迎茎柔鱼丰收大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澳大利亚山火频发 B.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
C.茎柔鱼的天敌种类增多 D.秘鲁当年降水量偏多
二、综合题(18分)
8.(2021·山西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洋偶极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差。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形成正偶极;当印度洋东部水温异常偏高时,形成负偶极。印度洋偶极深刻地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等。据资料显示,2019年下半年印度洋偶极达到60年来最大值,澳大利亚成为最干最热的一年,非洲东部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蝗虫灾害。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印度洋赤道上空的大气环流。
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正常年份热带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差异的原因。(6分)
描述出现印度洋负偶极对图示环流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的影响。(6分)
说明印度洋偶极与非洲东部蝗虫灾害的关联性。(6分)
课后作业答案:
1.C 2.D 3.A 4.B 5.B 6.C 7.B
8、(1)印度洋西部阿拉伯海受索马里寒流影响,水温较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信风减弱,由南北赤道暖流输往印度洋西部的暖海水较少,水温低;印度洋东部受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2)印度洋东部水温异常偏高,图示环流势力加强。澳大利亚西北部上升气流增强,西北风势力增强,降水增多。
(3)正常年份,非洲东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不利于蝗虫的繁殖;出现印度洋正偶极,非洲东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土壤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蝗虫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