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这些地貌景观位于我国什么地区,猜猜他们是由什么雕塑的结果?
风成
地貌
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概念:
主要分布:
风蚀地貌
分类:
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1
概念:由风蚀形成的地表形态,叫风蚀地貌。
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雅丹地貌等
风蚀作用
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破坏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风力吹蚀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
风蚀地貌
风力磨蚀
是指由于风沙流贴近地面运动,运动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岩石等)进行的冲击、摩擦作用的过程。
典型风蚀地貌
名称 物质基础 形成过程 形态特征
蘑菇石
风蚀壁龛
风蚀住
蘑菇石
风蚀壁龛
风蚀洞
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西亚
内蒙古阿拉善“梦幻大峡谷”,风蚀谷,主体是紫红色砂岩,有的地方还露出些花岗岩。
石窝
像一张破渔网,在里面往往可以找到坚硬的小石块,这些就是风的“劳动工具”。
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流水堆积所形成的地面,经地壳抬升,垂直节理发育,再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组合。
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新疆是个好地方,有着辽阔的地域,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土壤,因而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特产资源十分丰裕。长沙市一中的两位地理老师今年暑假游历了美丽的新疆他们拍摄了雅丹地貌,到吐鲁番的荫房看到了葡萄干的晾制过程,还学会了新疆的歌舞。总之收货满满。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如上右图)。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土丘有的拔地而起,如柱、如树、如竹、如伞;有的匍匐在地,似狮、似虎;有的怪异,像神、像魔鬼;给人以无限遐想。(1)根据材料二,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答:地壳抬升,(1分)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物理风化,(1分)形成裂隙,(1分)风力侵蚀,(1分)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形状。(1分)
戈壁滩
1、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戈(壁滩的形成过程 )为何多戈壁滩?
青海省
戈壁滩
盆地边缘的雪山,冰雪融化后河水带来的沙石在盆地边缘堆积;该区域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侵蚀地表带走细颗粒物, 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滩。
1、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戈(壁滩的形成过程 )为何多戈壁滩?
2.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
风蚀洼地
较细的颗粒物被吹走,留下较大颗粒的砾石。
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成排分布的洼地。较深的风蚀洼地如以后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储雨水即可成为干燥区的湖泊,如中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兰湖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表现为河湖相土状沉积物被侵蚀后形成的一系列残丘和槽形低地。台吉乃尔湖区位于柴达木盆地,曾是远古大湖,由于气候持续变干,古湖区完全干涸。约一万年前,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注入古湖区,河水经鸭湖流向东、西吉乃尔湖。之后,人们在东、西台吉乃尔湖兴建了大片盐池,使用卤水晒盐法开采盐矿。为稳定生产,2010年后,在鸭湖两侧修建了水坝,东、西台吉乃尔湖逐渐趋于干涸,而鸭湖则明显扩大,湖中出现大片水.上雅丹景观。左图示意台吉乃尔湖区,右图示意水上雅丹景观。
(1)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雅丹地貌被水覆盖后,雅丹坍塌的速度加快,分析其原因。
答:古湖底干涸裸露后,松软的砂土层在风力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洪水恢复了湖泊,人工修建的水坝抬升了鸭湖水位,淹没雅丹地貌区,形成水上雅丹。
答:雅丹为松软沙土沉积经风蚀作用形成,在湖水浸泡下容易变软,含盐量高,极易溶蚀,在湖面风浪的侵蚀作用下,易掏空底部,加快重力坍塌。
(1)探讨图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4分)
孤立突起的岩石,尤其是裂隙发育的不够坚实的岩石,容易被风蚀,下图是常见的风蚀地貌类型,读图完成6题。
答:气候干旱,多大风,太阳辐射强,夜温差大。
(2)探究图示地貌上下不同位置风蚀作用的强弱。(2分)
答:近地面的气流含沙量大,孤突的岩石下部受到风沙的磨蚀较上部为严重。
(3)据图推测该地貌上下不同部位岩石硬度的差异。
答:上硬下软。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虚线表示不可见。回答4-5题。
1.图中字母P等高线的数值为( )A. 712米 B. 713米 C. 714米 D. 715米
2.图示地貌景观形成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
下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据此完成7-8题。
7.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A.0.5米 B.1.5米 C.2.5米 D.3.5米8.在岩壁上,可以见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孔穴,远望犹如窗格和蜂窝,这种地貌称为石窝。其中石窝最密集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B
C
风积地貌
2
风积地貌
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类型:沙丘
1.如何判断图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4.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大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2.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向还是下风向?
3.从坡底到坡顶,颗粒物大小有何变化
一、新月形沙丘的外形特点(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
沙垄
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沙丘背风坡的中间风力侵蚀
风蚀洼地
风蚀胡
月牙湖是怎样形成的?
二、月牙湖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左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右图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
(3)分析右图月牙湖形成的过程。
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前延伸。
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1. 沙丘的形态与风向密切相关。以新月形沙丘为例,描述沙丘的形态特点和作用,并说明在野外怎样利用沙丘形态来判断当地的主导风向。
2.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读图 2-28,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为何多出现在绿洲边缘。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灌丛阻挡风沙,沙粒固定根部(如果无植被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成为流动沙丘)在野外,可以找出沙丘缓坡,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
灌丛植物可以阻挡风沙,随着风速减缓,将沙粒固定在其根部,形成沙丘。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
三、灌丛沙丘(固定沙丘)的形成、作用和外形特征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3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4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38-40题。
38.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 东南风 B.西北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39.风影沙丘A. 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 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 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40.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
√
√
某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的上游,该地雨季为7、8月份,冬春季节风力尤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节性变化。左图示意该河流上游河段沙丘链分布。右图示意该河段不同月份沙丘链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右图中①、②部分表示( )A.①风力堆积的沙丘沙;②流水堆积的沙丘沙B.①风力堆积的沙丘沙;②流水侵蚀的沙丘沙C.①风力侵蚀的沙丘沙;②流水侵蚀的沙丘沙D.①风力侵蚀的沙丘沙;②流水堆积的沙丘沙19.图示沙丘链体积近年逐年增长趋缓,原因是该区域( )A.河流阶地面积扩大 B.沙地治沙效果显现C.河流下游修建水库 D.降水年际变化大且趋少
湿润地区的沙丘:
①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海岸或多沙的河谷地带,也往往会有沙丘的分布。
②河流带来泥沙裸露于地表,遇风力吹扬后,在附近沉积而形成的。
√
√
(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21.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
1、因为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风力作用的影响,会出现风蚀地貌(雅丹、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
★★ 【选编理由:课本探究活动延伸题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8分) (2)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8分)
(1)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2分)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2分)受(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的阻碍作用,风力减弱,沙尘不断沉积;(2分)(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阻碍夏季风进入,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弱,利于黄土累积(2分)
(2)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2分)黄土透气保水,矿物质丰富,且具备自行肥效能力,利于耕作;(2分)土层深厚,分布广,经历长期耕作后仍能保持;(2分)黄土沉积过程仍在持续。(2分)
★★ 【选编理由:课本探究活动延伸题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3)分析黄土高原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8分)
(3)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平整土地(或使地表趋于平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旱作梯田坡度减小,(剖面流)流速减慢;地表水易于下渗,利于土壤保墒;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等。(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4)黄土高原是西北季风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风力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山西地处西北季风的下风地带,风力较小,黄土粒径较小,容易被流水搬运;西北季风受太行山阻挡,风力减弱,山西黄土沉积更深厚;山西降水量比陕西更多,流水侵蚀作用更强烈,沟壑更多。(每 点 2 分,共 6 分)
(4)同在黄土高原的陕西与山西比较,山西地表沟壑更多,依据材料分析原因。(6 分)
(5)黄土是最适合农耕文明诞生和延续的土壤,试分析原因。(6 分)
(5)黄土颗粒细小,土质疏松,容易耕种;黄土深厚,可耕种历史长;黄土含有丰富的矿物养分,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每点 2 分,共 6 分)
1.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D
C
2.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砂粒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A
C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3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一)我国风沙活动多发的地区: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西北、华北;多发季节:冬春季节;
(二)风沙活动发生的条件(有风有沙)
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②风: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土壤: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三)西北地区多风沙活动的原因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四)危害:
1、沙埋:掩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砂石、浮尘无弥漫,空气混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成生活:影响交通出行安全、室外作业等。 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六)防治:防治风沙灾害,可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六)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七)干旱地区适合栽种的树种(耐旱):
①防风固沙,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腐烂后增加土壤肥力,利于植物存活。
梭梭、沙拐枣、红柳、柽柳、沙棘
图 2-30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两厢的防护林带
(1)风沙作用于路基时,会造成路基风蚀。路基本身又是风沙前进的障碍物,可以导致风速降低,在线路上形成漩涡,致使沙粒无法前进,在路基附近堆积,掩埋铁道线路。
(2)石方格沙障使原本较为平缓的沙面增加了微地形起伏,加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削减了近地面风力,近地面的输沙量会相应减少。高立式沙障是以阻沙栅栏的形式设置的沙障,可以有效阻止地表流沙,减少风沙影响的空间范围。
(1)豫东地区大面积的沙地和沙丘是河流带来的泥沙裸露于地表,遇风力吹扬后,在附近沉积而形成的。
八、沙尘暴发生的条件:
九、我国西北/华北多发沙尘暴的原因:
强风、沙源、不稳定的天气
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②气候干旱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提供充足的沙源;
③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风力大;
④大气不稳定;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图左),图中为该段公路附近流动性沙丘示意图,图右为公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用稻草、麦草等扎成方格形状,一般一米见方,半压到沙里治沙的工程措施)景观图。
(1)图中的沙丘属于____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多晴天,____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成粉砂。(2)根据推测该路段常年盛行____风,请按粒径从大到小给1、2、3号三个沙丘排序____。(3)简述铺设草方格沙障对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所起的作用。
答案:(1)风力堆积 风化(2)东北 3、2、1(3)降低风速,固定沙丘,减少风沙对公路的掩埋;截留水分(涵养水源),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公路两旁的固沙植被生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沙流会对交通线路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而在海拔更高、风力更大的青藏铁路错那湖路段采用了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防沙方式,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下图示意草方格沙障和石方格沙障景观。
(1)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2)简述风沙对铁路运输的危害有哪些。 (3)议一议,石方格和和透风挡墙的各主要起什么作用 (4)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固沙的原因。 (5)分析错那湖路段采用石方格沙障而非草方格沙障的原因。 (6)风沙防治的原理及措施
(2)风沙可掩埋铁路,磨损铁轨,损毁车辆;降低能见度,损坏通信设备,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5)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内陆盆地降水少,植物稀少;秸秆从外地运来成本较高;本地石块丰富,可以就地取材;石块重量大,不易被搬运,防风沙效果好;耐风化,使用寿命长。
(4)使地表粗糙,降低风速,减弱输沙能力;沙障阻止流沙的移动;可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植被腐烂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
风成地貌总结
侵蚀
堆积
沙丘
戈壁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柱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风蚀壁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