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
诞生
中共一大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中共二大
全国工人
运动的高涨
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传播文章: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条件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嘉兴南湖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内容:
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中心工作:
通过了党纲: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选举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内容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民主共和国。
意义: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
1922—1923年
代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结果:
启示: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复习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知道北伐战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2、时空观念:通过文中历史事件时间和北伐战争形势图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和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史事。
3、史料实证:通过课本中的图文,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和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史事。
4、历史解释:知道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给中国带
来的危害。
5、家国情怀: 了解北伐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奋战的事迹。
1、中共三大的内容: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 、阅读课本P72正文第一段,说出中共三大的内容?
①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②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③ 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背景: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阅读课本P72正文第一段,说出国共合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
① 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②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为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
2、国民党一大:
时间: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阅读课本P72正文第二段,说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主持人、地点、参加会议的共产党员?
1924年1月
主持人:
孙中山
地点:
广州
与会的共产党员:
李大钊、林伯渠、毛
泽东、瞿秋白等。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内容: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4、阅读课本P72正文第二段,说出国民党一大的内容?
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5、阅读课本P72正文第二段和P73正文第一段,说出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创办: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6、阅读课本P73正文第二段,说出国共合作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3、黄埔军校
时间:
学习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阅读课本P73正文第二段,说出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总理、校长、政治部主任是哪些?有什么意义?
1924年5月
地点:
孙中山
总理:
广州黄埔
意义: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周恩来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蒋介石
北伐战争
学习探究
二、北伐胜利进军
1、阅读课本P73正文第三段,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什么?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北伐战争
学习探究
二、北伐胜利进军
2、阅读课本P73正文第三段,说出北伐战争的目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总司令?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时间: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对象:
1926年
总司令:
蒋介石
目的:
北伐战争
学习探究
二、北伐胜利进军
主战场:
湖南、湖北
北伐先锋: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北京
广州
长沙
武昌
南昌
南京
郑县
南阳
九江
上海
桂林
长安
五原
南 海
东
海
黄
海
渤
海
湖 南
湖 北
叶挺
吴 佩 孚
孙 传 芳
张 作 霖
人物扫描
叶挺,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
3、阅读课本P74正文和第一段,说出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和北伐先锋?
学习探究
二、北伐胜利进军
4、阅读课本P74正文和P75正文第一段,说出北伐的战况和战果?
战况:
北京
广州
长沙
武昌
南昌
南京
郑县
南阳
九江
上海
桂林
长安
五原
南 海
东
海
黄
海
渤
海
吴 佩 孚
孙 传 芳
张 作 霖
① 在湖北境内,叶挺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北 ②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战果: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运动名称:
学习探究
二、北伐胜利进军
5、阅读课本P75正文第二段,在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候,什么运动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表现:
② 城市: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① 农村:爆发了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爆发了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问题思考P75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1)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2) 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 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 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6)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⑴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学习探究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阅读课本P75正文第三段,说出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的根本原因?为什么国民革命会失败?
原因:
⑵ 国民革命会失败是因为
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①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
会议”。
他们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知识拓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蒋介石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就有300多人遇难,500多人被捕,5 000多人失踪。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会失败的原因
学习探究
2、试分析国民革命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背叛革命;
② 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特别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学习探究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阅读课本P75正文第三段,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时间:
建立者:
1927年4月。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结束
学习探究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4、阅读课本P75正文第四段和P76正文,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结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地点:
1928年6月。
北京、天津一带。
“皇姑屯事件”是指
学习探究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5、阅读课本P76正文,说出什么是“皇姑屯事件”?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在 “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东北易帜”是指:
学习探究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6、阅读课本P76正文,说出什么是“东北易 帜”?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什么?
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东北易帜”
课后活动P76
2.课后阅读有关北伐战争的故事,体会北伐将士英勇斗争的精神。
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
国
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
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
中共会议:
内容:
决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会议:
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
内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政治基础),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合作成果: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年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对象:
北伐胜利进军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总司令:
蒋介石
主战场:
湖南、湖北。
战役:
汀酒桥、贺胜桥。
先锋: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国民党叛变革命
背景: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事件: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①
②
意义
国民政府建立
建立者:
蒋介石
地点: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镇压人民的政府。
东北易帜
内容:
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标志:
南京政府统一了全国。
检测
1.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根底。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课后活动
A
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课后活动
D
3.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地主阶级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利益
C.帝国主义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课后活动
D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根底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课后活动
B
5.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其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课后活动
B
6.在一家博物馆里,讲解员向参观者生动地讲解道:“这里是北伐的主战场,盘踞在这里的军阀是吴佩孚,后来叶挺独立团攻克了此城,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此博物馆坐落在( )
A.长沙
B.武昌
C.南京
D.南昌
课后活动
B
7.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发动北伐战争,根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课后活动
B
8.某校八年级(1)班在学习“北伐战争”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是为什么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以下同学们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D.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课后活动
B
家庭作业
1、识记本课“检测”中的内容
2、预习第16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