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神、人、理
第8课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师范二班徐磊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在城中偶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说也奇怪,小伙子生平还没看见过女人,眼前许许多多新鲜事物,象皇宫啊,公牛啊,马儿啊,驴子啊,金钱啊,他全都不曾留意,这会儿却冷不防对他的父亲这么说:“啊,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思想层面
文艺复兴
宗教本身
宗教改革
世俗人权
启蒙运动
科技层面
近代科学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原意为“再生”,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新文化运动?
为什么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出现的背景还有哪些?
形式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实际上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教会神学束缚。
(一)含义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意大利地理位置优越,在地中海贸易中处于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马敏,邢来顺《西方文化教程》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意大利有丰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和学者
佛罗伦萨的毛纺织行业,在14世纪已经普遍地使用雇佣劳动………由富商、企业主构成市民在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他们对天主教会的种种思想禁锢再也不能容忍了。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和支持
从1347—1353年,“黑死病” 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相矛盾。
——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黑死病影响了宗教的权威,促使及时行乐的思想得到传播
《为黑死病病人祈祷》
“鸟嘴服”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二)背景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科技
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天主教神权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
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扶持
意大利有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黑死病爆发,人们对宗教信仰和旧有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三)核心
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倡求及时行乐,反对虚伪腐败的教会
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莎士比亚
上帝的物品本该与良善结亲。而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这些物品去例换金银……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凄惨不堪。把好人踩在足下,把恶人捧上了天。 ——但丁《神曲》
趁这大好的时光,好好地享受它一番。让我们就这样地生活下去。只要死神不来召唤我们。 ——薄伽丘《十日谈》
郡主绮思梦达与侍从相恋。亲王暴跳如雷,绮思梦达愤然驳斥:“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 彼得拉克《歌集》
批判教会虚伪腐败
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及时行乐
批判封建等级,追求自由平等
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崇尚理性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浪漫抒情,热爱自然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中世纪的《圣子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子圣母像》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大卫》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四)代表成就
时间地点 代表人物 成就 思想特色
意大利 14 世 纪 文学三杰
15 世 纪 美术三杰
欧洲 15世纪后期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一 推翻神的主宰——文艺复兴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2)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3)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
(4)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
(1)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层和知识界。
(2)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后期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五)影响
一国
文艺领域
多国
宗教领域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一)背景
政治: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与王权制衡
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征收什一税
文化: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垄断教育
天主教会
资产阶级
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世俗君主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天主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如何?
《兜售赎罪券》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象。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每年达30万金币,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因行称义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二)内容
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拉开宗教改
革的序幕。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因信称义
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教随国定
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人人平等
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特点: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加尔文
他认为一个人能否获救不取决于忏悔、善功和行圣事,完全取决于上帝的预定,世人无法改变神意。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获得事业的成功。
离婚案
《至尊法案》
国王为英国教会首脑
没收教会在英国的土地
实质:权力的再分配
亨利八世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三)影响
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
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加强了君主专制,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去“人”的枷锁——宗教改革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统治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消极:导致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现象严重;本质上依然具有浓厚的反科学、反理性色彩(路德等人用信仰的权威取代罗马教会的权威)。
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科学家 成就 代表著作 影响
哥白尼
牛顿
三 做“人”的解释——近代科学兴起
科学革命:16—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提出
“日心说”
建立起一种新宇宙观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哥白尼
牛顿
《天体运行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意义:
(1)科学革命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 做“人”的解释——近代科学兴起
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1783版封面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启蒙意为明亮、照耀、光明。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由欧洲资产阶级展开的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的反封建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的政治和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
材料三: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
①思想:17、18世纪资本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成功范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一)背景:
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
精神内核:理性(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17世纪
18世纪
18世纪后期
英国
法国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亚当·斯密 康德
(二)发展
洛克
①霍布斯
b.代表作:《利维坦》
a.国家是通过人们按照社会契约建立的;
b.代表作:《政府论》
②洛克
a.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2)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达到高潮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
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天赋人权,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确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2)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达到高潮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卢 梭
主张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因为国家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在由契约结成的国家里,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
(2)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达到高潮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康 德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3)欧洲其他的启蒙思想家
康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主权在民;自由也要自律。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人非工具”,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3)欧洲其他的启蒙思想家
亚当·斯密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任完全自由,让它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监督私人产业、知道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社会于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31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
9年后(1787年)
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翻译介绍启蒙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思想”、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
31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四 启“理”的自由——启蒙运动
(五)影响
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比较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异 时间
核心思想
斗争矛头
内容
影响
同
14~17世纪
16~17世纪
17~18世纪
人文主义
信仰自由
理性主义
天主教神权
教会特权
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
肯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理性
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产阶级队伍
壮大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勾画蓝图
思想武器
美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英、法推翻封建专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