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D A D A B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C B A B A C
二.填空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7.(12分)(1)无机盐、蛋白质
(2) e→d→c→f→g g组织细胞
(3) d 缓冲对(缓冲物质)(合并一个空改)
(4) f组织液 组织水肿
18.(10分)(1)渗透压(1分)
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
先进入淋巴液后 血浆中含缓冲物质,可以起调节作用
组织液、血浆 蛋白质(1分)
19.(14分)(1)传出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
d Na+内流
特异性(或相关)受体(1分) 增加
(3) 运动神经末梢 刺激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鳃没有反应;直接刺激鳃,能有反应(3分)
20.(12分)(1) ②具有神经节
(2) Cl- 外正内负或静息电位(1分) 协助扩散(1分)
(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Gly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分)(1)使心跳加快(1分) 使血管收缩(1分)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会使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不利于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 ② 适量的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 52%酒精 等量的52%酒精 ③ 甲组和丙组小鼠的血压基本相同,且明显低于乙组小鼠的血压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疱”,几天后水泡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水疱消失主要依赖淋巴循环
C.水疱中的液体有一部分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挤压和局部摩擦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而出现水疱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胰岛素、尿素、维生素等物质
B.血浆的理化特性保持不变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
C.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直接参与胃液中pH的调节
D.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可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
3.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是维持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运动过程中,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O2量会增加
B.体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肌肉细胞收缩利用
C.人剧烈运动会使血浆中O2浓度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
D.运动过程中人体体温会略微升高,说明内环境失去了稳态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反射活动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躯体与内脏器官的活动可受不同中枢的分级调控
D.神经递质需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进入神经元后才能起作用
5.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下图为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①区将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B.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C.损伤发生在中央前回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
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望梅止渴”反射的完成需要图中某些区域参与,
而“吃梅止渴”反射的完成则不需要
6.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将视网膜上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送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下列有关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光细胞可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
B.视觉的产生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C.光刺激会使感光细胞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大
D.没有光刺激时感光细胞膜内外依然有离子进出
7.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其中a、b、c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到c构成一个完整反射弧
B.兴奋在b处的传递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
C.刺激c,在a上能检测到电位的变化
D.兴奋在结构b和结构c处的传导速度不同
8.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部分有关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兴奋在①处的传导特点是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
③丙图中与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④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⑤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9.下图为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释放②的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②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降解或回收
C.神经递质与③结合后,会使④处产生动作电位
D.⑤处Na+和Cl-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兴奋的传递
10.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和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上下肢无法运动。检查发现,他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正常,但脑部有血管堵塞导致大脑某区损伤。这类现象称为脑卒中,在我国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的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可能有损伤
B.患者能发生膝跳反射,但针刺左手没有感觉
C.刺激患者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D.患者出现尿失禁,是由于血管堵塞破坏了低级排尿中枢
11.人脑的结构及功能非常复杂,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需要依靠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言语区参与
B.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短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有两个神经元构成
D.维持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12.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13.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羔羊。羔羊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这个大塑料袋内的电解质溶液就是细胞外液
B.电解质溶液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C.血氧交换系统可保证O2供应,CO2排出
D.参与羔羊内环境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系统有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14.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
离子通透性
15.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B.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C.CeA产生的甜觉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16.人的神经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内外钠钾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主动运输
B.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钾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运输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
D.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导致静息电位差变小
二、非选择题:共6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2分)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____”上填文字)
(1)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所经过的途径为 (2分)(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
的[ ]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 ]内存在 。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 ] ,将导致 。
18.(10分)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1)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 (1分)升高。
(2)医生常将化验单中血浆肝酶等各成分的测量值与参考值作对照来估测患病情况。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 。
(3)缺氧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增多,组织液中的乳酸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和 ,再经淋巴循环等路径进入血浆。乳酸进入血浆,但不会导致血浆pH降低,这主要是因为 。
(4)假如此人进行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某种消炎药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两者之间在成分上的主要
区别是 (1分)的含量不同。
19.(14分)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对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杰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敏感化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强烈或伤害性刺激后,对其他刺激的反应更加敏感。下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敏感化的神经调节模式。图2表示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经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
(1)图一中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 。若在图1中的c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图中a、b、d三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原因是神经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引起 。
(2)图2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轴突末梢上的 (1分)结合后,引起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觉神经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皮肤时鳃不再发生反应。此时,若刺激图1中的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 受损;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若 (3分),表明运动神经末梢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20.(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据图一判断②是传入神经的依据有:a ;b③中突触的结构。
图一 图二
(2)兴奋往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二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乙酰胆碱和甘氨酸(Gly)为神经递质)。
据图二判定通过离子通道乙转运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成为 (1分),该物质运输方式为 (1分)。
(3)突触2中,信号的转换过程是 ,神经递质Gly的释放作用是 ,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原因
是 。
21.(12分)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效果分别是 (1分)
和 (1分)。消化科医生建议吃完饭后不应立即做剧烈运动,原因是 。
(2)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要避免饮酒,因为饮酒会使血压升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已知交感神经也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研究发现酒精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升高血压的。请以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请补充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预期结果和结论(可选择的物质或药物有:生理盐水、52%酒精、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激活交感神经的药物)。
①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标号为甲、乙、丙;
②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处理如下:
甲组:先灌胃 ,再灌胃适量的 ;
乙组:先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再灌胃 ;
丙组:先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再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将三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的血压值。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 ,则假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