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23:4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学习目标
1.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
2.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结果。
3.掌握《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4.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近代的英国
第13课:英国的租地农场
第14课: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第15课: 新航路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第16课: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阶级
思想
经济
政治
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发展
初步确立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推崇“君权神授”
王权专断。
不经议会强行征税
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王权
1215年《大宪章》: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确立
议会掌握征税权
议会限制王权:
《权利请愿书》
议会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散议会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根本原因:
对立
激化
(封建势力)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确立议会制度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议员由每个郡从年满21岁、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英国上议院
英国下议院
早期议会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
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13世纪英国的政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材料一:16世纪末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日益壮大,经济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而来自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苏格兰地区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对英格兰的国情极不适应。他们鼓吹“君权神授”,顽固推行专制主义政策,迫害清教徒,推行专卖制度,甚至解散议会,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现实原因:
(2)阶级基础:
(3)历史传统:
(4)根本原因:
(1)现实原因:
(2)阶级基础:
(3)历史传统:
(4)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
“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和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君主专制政策,使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英国革命的背景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二、革命的过程
1、第一阶段:
163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斯图亚特
王徽
1640年重开议会提出限制王权
(3)查理一世拒绝议会要求并挑起内战
(4)1645年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转折点)
(1)导火线:
(2)开始标志:
二、革命的过程
2、共和国时期: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任“护国主”,共和国名存实亡。“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陷入群龙无首状态。议会中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复辟,但前提是承认议会的权力。
护国公克伦威尔
詹姆士二世
(1633-1701年)
查理二世
(1630-1685年)
(1)恢复君主制;
(2)恢复天主教;
(3)反攻倒算。
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
护国公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由于军功脱颖而出,解散议会,自封“护国公”,实行军事专制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陷入群龙无首状态。 议会中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复辟,但前提是承认议会的权力。
查理二世
(1630-1685年)
1661年4月,查理二世正式加冕为不列颠国王。即位之初他就与强势的议会妥协,谨慎地行使其有限王权。1685年查理二世无嗣而亡, 52岁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他是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国王。
詹姆士二世
(1633-1701年)
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并于1687年解散议会。1688年6月王后生下一子,这就加大了建立一个天主教王朝的危险。
二、革命的过程
4、结束:
二、革命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丽加冕
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国王的权力来自“神授”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1)形式上:没有流血;
(宫廷政变)
(2)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一场不流血的革命
(3)意义: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完成
1689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双王一起加冕。
加冕的前提是必须先签署《权利法案》。
三、革命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
1689年
2、目的:
限制国王的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3、内容:
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财政权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议会主权
限制王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君主立宪制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内阁制度逐步确立,
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首相
统而不治
掌握国家大权
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含义:又称“议会君主制”或“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特点: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日本德仁天皇
泰王拉玛十世
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丹麦国王
玛格丽特二世
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颁布前 《权利法案》颁布后
政治制度
权力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封建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王权限制议会
议会限制王权
国王
议会
人治
法治
探究比较《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治的变化?
社会形态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法律赋予
“君权神授”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
四、革命的影响
1、对英国:
(1)政治上:
(2)经济上:
英国工业革命
②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为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对世界:
(1)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理二世复辟
1660年
颁布《权利法案》
1689年
议会
重新召开
1640年
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建立共和国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克伦威尔
军事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标志着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胜利完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长期性、反复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民主
专制
1653年
(启示):
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影响
对英国
对世界:
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光荣革命
16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