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23: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小说《桥》向我们展示了哪三个情节?
山洪暴发
组织撤离
祭奠亲人
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13、桥
学习目标:
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
1.快速默读7至16自然段,画出老支书动作( )、语言( —— )、神态(≈≈)的句子 ,品味词句,说说老支书是一位怎样的人?(在文中做好批注),然后多读几遍。
2.四人组交流,汇报展示。
学习任务一:感受人物形象。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老汉。
把“老汉”和“人们”对比
冷静、镇定
老汉的神态、动作
老汉沙哑的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
01
不要挤!
02
党员排在后边!
03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老汉。
一心为民
老汉的语言
(注意:三个感叹号,表明情况危急,必须有序。)
老汉突然冲(走)上前,从队伍里揪(拉)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换词对比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冲、揪、吼、凶”写出了什么?
老汉的语言和动作
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这是一位 的老汉。
不徇私情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里与第15自然段的话形成对比,对待这个小伙子前后态度也不一样。先前是因为儿子没做到党员应该做的事,他感到气愤、痛心,表现出的是一个党支部书记崇高的党性;而此刻,群众已安全过桥,木桥马上就要垮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想把生的机会留给儿子,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挚的爱。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在这样的父亲面前,儿子是如何表现的呢?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想想:当时儿子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此时,小伙子可能想:哼!哪有你这样的父亲?你装作看不见不就完了吗?桥随时都可能垮塌,难道你就不怕我葬身洪水?可真是六亲不认啊!
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儿子要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父亲。
讨论矛盾之处的不矛盾:
老汉:揪——推
小伙子:瞪——推
舍己为人
学习任务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夸张
突出雨大。
这句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自然环境。
点明时间。
体现雨急。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比喻
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形容山洪声音大。
说明水流速度快。
写山洪爆发了,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
把洪水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写出洪水肆虐凶猛的特点。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拟人,写出洪水像魔鬼一样步步紧逼,凶猛可憎。
拟人,把洪水疯狂、肆意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说明当时情况危急。
(6)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7)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木桥在洪水的冲击和人们的重压下即将垮塌的危急情形,为下文写木桥的垮塌埋下伏笔。
说明情况更加危急,威胁到生命。
作用:洪水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危急,逃生的机会越来越小……但老支书临危不惧,以自己的威信、高风亮节和沉稳果决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
环境描写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气氛,突出了形势的危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有力地烘托出了老支书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质疑思考:
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大雨和洪水?这些句子能颠倒顺序吗??
这些内容属于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作者反复描写洪水的肆虐能更好地展开后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句子不能颠倒,它们显示出雨水越来越大,洪水越来越凶猛,暗示着情况越来越危急。这些句子一步步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读第24—27自然段,小说最后才点名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这些写有什么好处?
出乎意料的结尾,更能震撼人心,烘托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学习任务三:感受品质,升华情感。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情节曲折 
语言极为简短,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读一读
读最后两句时,语气沉重,语速稍慢,两句间停顿要略长,声断意不断,体现悲痛和深深的敬意。
◇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讨论:1.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构思新颖,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悲壮,达到震撼效果。
这是老汉用生命换来的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2.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
升华情感
如果你是村民,也来祭奠老党支书,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请在插图旁写几句祭奠老汉的话。
老支书 , 您就是一座桥啊,
您______________ ,
您 。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共产党员为人民群众架起了一座座生命桥、连心桥!也正因为我们的身边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我们遇到灾难时,才不会感到孤立无援。
废墟里,他们 , 他们是 之桥。
病房里,他们 ,他们是 之桥。
山洪里,他们 , 他们是 之桥。
走出《桥》,走进生活一
依然会遇到那位“老汉”。
无论是在汶川地震、新冠肺炎,还是南方洪水.....
自然灾害来临时,无助的苍生总能与伟大相逢!
我们会看到普通却神圣的灵魂,那是“人”应有的模样!
课堂小结
如果老汉有幸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你会怎么表达?
作业布置
如果老汉有幸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你会怎么表达?
(提示:颁奖词是指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及其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
老汉是一位多么令人尊敬的党支部书记啊!他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也震撼了我们,他的无畏让全世界肃然起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