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鸟的天堂》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鸟的天堂》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11: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抛、暇”等12个生字,会写“脱、透”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4、感受大自然的美,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2、在阅读中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小黑板;羽毛;自己动手对教室的“装饰”进行设计;鼓励学生为本班研制班牌;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抛、暇”等12个生字,会写“脱、透”等15个生字。
2、能对照要求边读书边圈画,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3、理解“鸟的天堂”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尝试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5、感受大自然的美,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启思导入新课:
(板书):“天堂”,有谁到过自己的天堂?你认为“天堂”是什么样子的?看见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正音、交流预习情况。
3、集体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教师相机播放课件,重点理解“天堂”和“画眉鸟”的有关内容。根据学生理解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4、整体感知: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
5、重点思考:“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一边思考一边读有关的句子。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板书:(环境、鸟多)
6、分段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通过指名读、评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指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段则要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来理解,还可以借助板书引导理解重音的方法指导读好此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第二段。)可以师生共同感悟如:“应接不暇”。相机指导书写“暇”。在理解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达到既理解词语又了解文意的目的。最后读好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相机指导书写“抛”。通过朗读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如:“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又飞了进去。”、“起初……后来……接着……”等)学生自学生字,汇报识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分法等。)小组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其它生字的方法。)学生自己尝试书写生字。小组内互相检查是否书写正确。(可以用板书或小黑板进行检查。)
三、研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思考:作者在课文第二段描写了榕树的静态和动态,作者在观察时,看到的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他又闻到了什么气味?他是怎样亲身体验的?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深入思考。
2、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质疑、想象、互相释疑,从而领会“颤动”的意思和其作用。可以按下面的句式进行讨论:作者听到了树叶的声音,这说明他离这棵树很近。这是从作者从远处看到,他被茂盛的枝叶吸引,不由得靠近榕树,然后作者闻到了树叶和果实的香味。这棵榕树给了他怎样的感受?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段,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迁移学法: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来观察吗?
5、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谈一谈自己对“天堂”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你觉得我们这里适不适合开辟为“鸟的天堂”?如果适合的话,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如果不适合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鸟的天堂是真实存在的,但它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去呵护。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3、自由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如果你是当地政府的顾问,你会怎样做才能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鸟的天堂是真实存在的,但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去呵护。如果我们的周围都充满了绿色和花香,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之中了。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并默写下来。
3、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大胆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的短文更加形象具体。
六、板书设计:
天堂
环境
大榕树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默写下来。
3、自由创作: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大胆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的短文更加形象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检查朗读情况,抽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段落?试着说一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4、你觉得哪些段落写得好?说一说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可以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等方面进行探讨。
5、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二、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重点描写了哪些部分?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在描写百鸟纷飞的情景时,重点写了哪些事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从整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和词语进行探讨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段落和抒发情感。
2、小组合作:按照以上问题的顺序逐一讨论交流,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深入了解了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写出好的短文来。
三、自由创作,巩固提高:
1、教师提示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大胆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的短文更加形象具体。可以写自然景观,也可以写身边的事物。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如涂鸦、制作小报等。
3、学生自荐或推荐短文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教师可以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认真听取并修改自己的短文。
4、教师推荐自己创作的短文与学生分享,并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或参加各种征文比赛。
5、学生互相赠送短文作品作为纪念。
四、布置作业:
1、将自己的短文抄写在作文本上,并修改完善。
2、搜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或相关文章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