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这一条件的是( )
A.釜底抽薪 B.火上浇油 C.杯水车薪 D.钻木取火
2、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一种可燃性气体)等,平均温度为-150 ℃。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 ②氦气含量太高 ③没有适宜的温度 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有关燃烧和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发光、发热
B.爆炸也可能因物理变化引起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
4、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A.C B.CH4 C.CH3OH D.CH2O
5、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 K2MnO4+MnO2+O2↑
B.Mg+O2═MgO2
C.Cu+FeSO4═CuSO4+Fe
D.Na2CO3+HCl═NaCl+H2O+CO2↑
6、如图所示实验可用于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
B.对比①和③,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热水起到隔绝氧气、提高温度的作用
7、炒菜时油锅不慎起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浇灭 B.盖上锅盖
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用沙子投入锅中灭火
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反应:KNO3+S+CK2S+X↑+Y↑(未配平),则X、Y分别是( )
A.CO2和NO2 B.CO2和H2O C.CO和CO2 D.SO2和KCl
9、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B.化学反应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多少 D.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
10、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有可燃物; ②有足够的氧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使用碳纤维材料作外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12、暴雨过后常用漂白粉对环境进行消毒,制取漂白粉的反应为2Ca(OH)2+2Cl2═Ca(Cl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H2O2 B.CaCl2 C.HCl D.CaO
13、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1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实验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15、以下家庭常见火情火灾快捷处理方法有误的是( )
A.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B.油锅起火: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
C.家用电器起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
D.烟花爆竹引燃衣服:脱下着火的衣服,浸入水中或者用脚踩灭;若来不及脱衣服,就地打滚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助力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进剂,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是( )
A.NO B.N2O C.NO2 D.N2
二、填空题。
17、“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请你解释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①将煤块改为蜂窝煤来做燃料: ;
②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应调大炉具的进风口:
。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为低碳生活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18、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
(1)在图甲中,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观察到指针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装置替换甲中的烧杯部分,将锥形瓶倾斜,一段时间后气球涨大天平仍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且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壁有________ 出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元素。
2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 ,②有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图示(左)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右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的原因是 。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 。
三、实验题。
2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然后按如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是________ ;②水下的白磷________ 。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 和________ 。
23、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上三个实验装置(A、B、C)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
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 。
否定C装置的理由是: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这一条件的是( )
A.釜底抽薪 B.火上浇油 C.杯水车薪 D.钻木取火
【答案】D
2、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一种可燃性气体)等,平均温度为-150 ℃。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 ②氦气含量太高 ③没有适宜的温度 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3、下列有关燃烧和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发光、发热
B.爆炸也可能因物理变化引起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
【答案】D
4、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A.C B.CH4 C.CH3OH D.CH2O
【答案】C
5、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 K2MnO4+MnO2+O2↑
B.Mg+O2═MgO2
C.Cu+FeSO4═CuSO4+Fe
D.Na2CO3+HCl═NaCl+H2O+CO2↑
【答案】A
6、如图所示实验可用于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
B.对比①和③,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热水起到隔绝氧气、提高温度的作用
【答案】C
7、炒菜时油锅不慎起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浇灭 B.盖上锅盖
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用沙子投入锅中灭火
【答案】B
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反应:KNO3+S+CK2S+X↑+Y↑(未配平),则X、Y分别是( )
A.CO2和NO2 B.CO2和H2O C.CO和CO2 D.SO2和KCl
【答案】A
9、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B.化学反应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多少 D.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
【答案】D
10、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有可燃物; ②有足够的氧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使用碳纤维材料作外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1、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答案】C
12、暴雨过后常用漂白粉对环境进行消毒,制取漂白粉的反应为2Ca(OH)2+2Cl2═Ca(Cl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H2O2 B.CaCl2 C.HCl D.CaO
【答案】B
13、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答案】C
1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实验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答案】C
15、以下家庭常见火情火灾快捷处理方法有误的是( )
A.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B.油锅起火: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
C.家用电器起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
D.烟花爆竹引燃衣服:脱下着火的衣服,浸入水中或者用脚踩灭;若来不及脱衣服,就地打滚
【答案】C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助力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进剂,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是( )
A.NO B.N2O C.NO2 D.N2
【答案】D
二、填空题。
17、“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请你解释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①将煤块改为蜂窝煤来做燃料: ;
②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应调大炉具的进风口:
。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为低碳生活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天然气;ABC;
(2)①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②使燃气灶中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气充分燃烧;
(3)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合理即可)。
18、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
(1)在图甲中,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观察到指针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装置替换甲中的烧杯部分,将锥形瓶倾斜,一段时间后气球涨大天平仍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右;2H2O22H2O+O2↑;
(2)反应生成气体,气球膨胀产生了向上的浮力。
19、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NO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且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壁有________ 出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元素。
【答案】水珠 ;变浑浊;氢(或H);碳(或 C)
2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 ,②有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图示(左)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右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的原因是 。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 。
【答案】可燃物;
(1)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白磷没有接触到空气(或氧气);
(2)A; (3)水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清除可燃物。
三、实验题。
2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然后按如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是________ ;②水下的白磷________ 。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无明显现象,红磷不燃烧;不燃烧(或无明显现象);
(2)检验装置气密性;2H2O22H2O+O2↑;
(3)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3、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上三个实验装置(A、B、C)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
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 。
否定C装置的理由是: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答案】(1)物理变化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膨胀的气球产生了浮力。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制的氢气的质量为x t
2H2O2H2↑+O2↑
36 4
7.2t X
36:4=7.2t:X
X=0.8t
答:制的氢气的质量为0.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