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历史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封建社会:前221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奴隶主贵族专政古代中国国体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古代中国政体分封制中央集权制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华夏文明的源头
千百年来
她目睹着国家的兴替与变迁
从唐尧舜禹
到秦皇汉武
从开元盛世
到晚清悲歌……
中华民族如何从涓涓细流
汇聚成奔腾汹涌的洪流?
让我们走进历史——
图表、音像作品导入(1)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文明时代的?有哪些突出的标志?阅读教材,请思考:(2)如今我们有是用什么途径来了解那时的状况?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王位世袭体现了一定的专制,那么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观点:历史的进步。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夏商在制度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的突破,夏朝最突出的是确立了王位世袭制的地位。刻有卜辞的甲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牲四羊方樽大量甲骨文夏有桀,商有纣,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处看看三副地图,大家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目的:分封的对象:关于“分封制”练习:古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古人有“秦晋之好”,已知晋燕不可通婚,请问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 鲁燕可通婚 B 鲁晋不可通婚
C 秦鲁可通婚 D 秦燕可通婚A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统治权。权利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力役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及拱卫周室义务利: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四)影响2、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王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周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机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周天子权威下降;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关于宗法制 2、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确立严格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家族等级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家”、“国”(宗统与君统)紧密结合。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的地位和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大宗
(宗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小宗
(大宗)小宗
(大宗)小宗
(大宗)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
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起来,周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严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及乐舞——礼乐制度。孔子开始就将这一套制度称之为周礼。探究:
鲁国国君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请问: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为什么?
如果是现在,他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
A. 稳定等级,保持贵族特权,凝聚宗族,避免内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稳固统治秩序 ;
B.巩固分封制;
C.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问题探究: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积极: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思想构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2.注重家庭,尊老爱幼,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安定;消极:
1、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2.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3.干部职务终身制;
4、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本课知识结构
本课知识结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内容:特点:①血缘;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①血缘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商朝政治特点: 特点:血缘;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详见课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