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9 11: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关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东部地区得益于资源禀赋优势和政策差异,实现了优先发展,但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仍然较为落后。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新时期,更需要关注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财政收入为主要指标,分析一九九四年以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情况,同时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量化。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总体趋势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总体呈现出“微小—扩张—激增—调整”的过程。最初三地间经济差距并不明显,随着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后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二〇〇六年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虽然中间出现过再度扩大的趋势,但总体上看,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
(一)三大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变化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一九九四年,东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虽然略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差距极小,且三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处于较低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明显分化,差距逐渐扩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同步发展后,差距也逐渐显现。
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可以发现,一九九四—二〇〇五年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到二〇〇五年达到了峰值,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开始缩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二〇一四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再度出现扩大趋势,但总体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
(二)三大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的差距变化
三大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地区生产总值相似。三大地区在经历短期的同步变动后,在二〇〇〇年左右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东部地区财政收入迅速增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长较为缓慢,两地区间的差距不明显,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
根据二〇二〇年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省份的统计情况,在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所属地区为东部地区有7个省份,且排名前3位的省份均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仅占2位,且排名较为靠后,西部地区仅有一个省份进入前10位,四川在其中排名第7位。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阶段性特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九九四—二〇〇〇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明显;二〇〇〇—二〇〇六年为第二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二〇〇六—二〇一四年为第三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虽再度出现过扩大趋势,但总体上差距在不断缩小。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提升,此阶段国家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各项政策和资源都向东部地区倾斜,因此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仍处于改革初期,各方面制度不够完善,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二〇〇一年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到全球经济合作与分工中,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此之后,东部地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政策支持,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资本流动的度量有不同的方式。
信贷资金的跨区流动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跨区流动理论上都可以作为反映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变量,但从现有文献观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选择合理性角度出发,本文选择能够反映资本流动结果的指标来度量资本的地区流动,即用外来投资和本地投资的综合结果来反映地区间资本流动的水平。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会自动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资本在高利润率地区的过度聚集,使得该地区出现投资过度,利润率不断下降,而低利润率地区存在投资不足,利润率会逐渐提高,引起资本的回流。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最终会使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直到各地区的资本边际效率完全相等,地区间实现均衡发展。
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种循环因果关系。如果某个地区由于初始优势发展得快一些,那么这个地区会凭借这种优势发展得更快。当地区间的要素报酬出现差异时,要素会在地区间流动,改变地区间的要素存量和配置结构,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
在这种循环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进一步加剧落后地区的要素短缺,使落后地区的发展迟滞;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两种效应抵消后的结果,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扩散效应明显;反之,则回流效应更强。
【试题链接】2022年高考广东卷第15—16题
【原题展示】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Z 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 年全村土地面积 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 85.36%;户籍人口3430 人,常住人口 2114 人,外出务工人口占 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 “两头在外”。与 2008 年相比,2018 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图 8 反映 2018 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 2008~2018 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 分)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8 分)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 分)
【考查内容分析】
本题以岭南某村 2008~2018 年的发展状况为背景,考查区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城市、人口、产业等人文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题目分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与 2008 年相比,2018 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可知,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 原因是建设用地增加,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根据常识可知,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等。结合材料,可推测城镇发展、外来企业建设、村庄道路住宅建设等占用农林用地,导致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第(2)问,根据材料“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可知,该村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根据材料“仅有 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可知,该村就业机会少;以上两点 原因导致村民有外出务工的需求。根据材料“Z 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 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可知,该村靠近城市,交通 便利,外出务工方便,故外出务工人口比重大。加上与传统农业相比, 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故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也高。第(3)问,该村要增加村民收入,就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原有产业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作为原料,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接近城市、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住宿、餐饮等生活配套服务,发展度假村休闲旅游产业,配合外来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服务业,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此外,企业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保证生产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答案】
(1)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2 分);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2 分);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2 分)。
(2)外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2 分);外出务工人员多(2 分);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务工方便(2 分);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2 分)。
(3)发挥该村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2 分);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民俗、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2 分);发挥区位优势,配合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2 分);发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2 分)。
【解题反思】
加强审题训练,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尽量把题目材料梳理成体现因果联系的结构性示意图,以便形成解题思路;加强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人文地理现象之间的知识网络,提高综合思维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