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重点)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并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难点)
观察下面的图片
干冰
点燃的蜡烛熄灭了
点不然的蜡烛
小苏打和白醋
小苏打和白醋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干冰是什么物质?
2.为什么蜡烛点不然?
3.为什么点然的蜡烛又熄灭了?
上面图中的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点不然,点燃的蜡烛又熄灭。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下面我们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观察它的颜色,闻闻它的气味,看看它的状态。
CO2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有如下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解于水。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应用和危害: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地窖、深洞等地方一聚集大量二氧化碳,人和动物一旦进入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进入地窖、深洞前,要先用点燃的蜡烛检查里面是否有大量二氧化碳聚集。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应用和危害: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这灭火剂。
干冰(CO2的固体)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制取: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 CaO + CO2↑
高温
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 + CO2↑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一:二氧化碳的燃烧
实验过程:在烧杯里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然后向里面倒入二氧化碳。
CO2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探究实验一:二氧化碳的燃烧
利用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以用来灭火。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向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水化合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探究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水化合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CO2+H2O H2CO3。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实验过程:向装有石灰水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Ca(OH)2+CO2 CaCO3 + H2O。
↓
↓
此外镁还可以在CO2中燃烧:2Mg+CO2 2MgO+C
点燃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二氧化碳的应用:
1.CO2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户气。
2.利用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以用来灭火。
3.二氧化在农业生产中是很好的气体肥料。
4.二氧化在工业上可以用来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
做一做
教学过程
现学现用
↓
1.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B
做一做
教学过程
例题解析
小明设计了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B中看到的现象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为 (答出两条即可)。
做一做
教学过程
例题解析
CO2+H2O H2CO3
Ca(OH)2+CO2 CaCO3 + H2O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记一记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解于水。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此外镁还可以在CO2中燃烧:2Mg+CO2 2MgO+C
点燃
做一做
教学过程
课后巩固
完成练习册上本科时作业。
教学过程
结束新课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