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到实验室去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会组装实验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重点)
2.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性质。(难点)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准备实验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明确实验任务
1.组装实验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性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准备实验
准备实验物品及器材:
需要知道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塑料矿泉水瓶(550mL3个)、玻璃片,托盘天平、烧杯(250mL2只,500mL1只)、火柴;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知识储备: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准备实验
弄清实验原理: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为CaCO3)和稀盐酸(溶质为HCl)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动手实验
实验装置:
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动手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要求组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锥形瓶中,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动手实验
实验中注意事项:
①锥形瓶内的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②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的位置,以利于排尽空气
导气管露出橡皮塞不宜太长
集气瓶内导管应接近集气瓶底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满方法
把燃着的木条或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注意不要伸入瓶内),如果木条或火柴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验满方法:
燃着的火柴
火柴熄灭
集满气体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检验方法
检验二氧化碳: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证性质
①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向倒入二氧化碳的一端偏转。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证性质
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
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证性质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结论:CO2+H2O=H2CO3
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证性质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结论:Ca(OH)2+CO2=CaCO3↓+H2O
做一做
教学过程
验证性质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mL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收集在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低的蜡烛先熄灭 。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实战演练
小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小华要制取二氧化碳,从如图所示的药品中选择石灰石和 ,理由是 ,不选择木炭和氧气的理由是 。
稀盐酸
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气体
有气体参加反应,气体产物不易收集
(2)下图是小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实战演练
cabd
d
(3)小华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4)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 ,原因是 。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实战演练
Ca(OH)2+CO2=CaCO3↓+H2O
氧气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同
记一记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课后巩固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教学过程
结束新课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