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9 16: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请问,材料中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巨人”包括谁?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追寻“人”的声音
第 一 篇 章
文 艺 复 兴 的 兴 起
时间:
发源地: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材料一:在14-15世纪时,在佛罗伦萨、波伦尼亚和比萨的纺毛业和呢绒业、在威尼斯的造船业中都发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于14世纪时最早发生在佛罗伦萨的纺毛和呢绒业的工场中。在这些工场内,生产组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代之以中世纪作坊内的师傅、帮工、学徒的是工场主和雇佣工人。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原因:①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材料二:在长达1000多年的中世纪,基督教会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会要求人们恪守基督教的教条。如果有谁违背这种教条,就会遭到基督教的残酷迫害、严厉镇压。
例如,罗吉尔·培根因进行了一些研究自然界的科学实验,而被基督教会监禁达14年之久;伽利略因坚持和宣传哥白尼日心说,而受到基督教的宗教裁制所的审讯,最后被软禁起来并死于狱中;布鲁诺因宣传哥白尼日心说,先是遭到基督教的监禁,后又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绝对控制
材料三:“黑死病”是指从1347至1353年,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薄伽丘在《十日谈》这样描述当时的恐怖氛围:“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坟地全葬满了,只好在周围崛起一些宽大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的脏下去,就像海运货物那样叠床架屋地堆放起来。”
材料四: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在信中写到:“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拍......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到:“我们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导火索
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③保存了大量从东罗马帝国传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材料五:意大利本身便是罗马文化的诞生地与核心地区,罗马文化的遗产在这里得到更多的保存,世俗王公的藏书室和教堂图书馆中收藏有大量希腊、罗马的珍贵文献。在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 年前后,拜占庭学者纷纷逃往意大利,掀起了学习希腊文化的热潮。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时间
发源地
倡导者
思想 主张
核心
14世纪中叶开始
人文主义
意大利
资产阶级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核心:人文主义
材料六:
文艺复兴时期有首诗这样写到: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
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快乐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享受人生,寻求愉悦和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
想一想: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第 二 篇 章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文学三杰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但丁(1265-1321)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全诗但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迷失了道路,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惊恐万分,这时,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一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凡是生前做过坏事的人,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有关地域的描述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描述非常相似。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它漂浮在海上,共分为七层。
历经炼狱之后,维吉尔退去,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九层之上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
材料七:
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
假若不是这样的话,
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但丁《神曲》
《神曲》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谴责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
彼特拉克 :意大利学者,诗人,和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桂冠诗人”。代表作:《歌集》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文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十日谈》,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文 艺 三 杰
达 · 芬 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他在绘画、建筑工程、物理、生物等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其绘画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其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495-1498年,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
机器人
人体比例图
人体肌肉和关节图
巨型挖掘机设计图
飞行器
米开朗琪罗
《哀悼基督》局部
《大卫》局部
《创世纪》
米开朗琪罗
《雅典学派》
拉斐尔
拉斐尔自画像
《西斯廷圣母》
《椅中圣母》






西

非 洲
西 班 牙
法 国
英 国
德 意 志
波 兰









那不勒斯
罗马
佛罗伦萨
热那亚
威尼斯
米兰
维也纳
巴黎
科隆
汉堡
里斯本
托莱多
文艺复兴发源地
文艺复兴活动中心
伦敦
莎士比亚
哈 维
培根
开普勒
古腾堡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
但丁
达·芬奇
塞万提斯:作家
拉伯雷
韦 达
笛卡尔
但丁:诗人, 文艺复兴先驱。
达·芬奇:画家
哥白尼:天文学家
开普勒:天文学家
古腾堡:西方印刷之父
莎士比亚:作家
哈维:近代生理学鼻祖
培根: 思想家
拉伯雷:作家
笛卡尔:数学家,
解析几何奠基人
布鲁诺:思想家
伽利略:天文学家
物理学家
文艺复兴的扩展
莎士比亚
英国大文豪,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代表作:
《哈姆雷特》
《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
材料八:“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颂扬了什么?
人 文 主 义
思考:你怎么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材料九:1535年某画家写到:“许多已经湮没的事务将要再生。”
材料十: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方式: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影响: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
发源地
根本原因
核心思想
作用
代表人物及作品
14-17世纪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实质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意】但丁
【意】达·芬奇
【英】莎士比亚
《神曲》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1.王斯德《世界通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法国大革命时期 D.拿破仑战争时期
A
2.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庆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好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