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0-19 22: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1课 形色协奏曲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用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料、相关图片、资料、纸、笔。
学具:铅笔、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分享发现。(PPT展示中国画及油画)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特征?
2.出示图,观察发现。①大块面的笔触勾勒出山的形状,在形色的合奏中,表现山川的壮阔;②概括、简练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表现水乡景致;③线条、形状与色彩的交融,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抽象带来的愉悦。
板书:色——设计;线——流畅,快慢,疏密。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自学课本第二页到第五页。
(1)欣赏课本中形和色描绘的中国画及油画。
(2)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2.学生尝试画,老师巡视查看。
3.学生反馈画的过程体验并交流画法。
4.老师归纳创作技巧并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指导教师演示对中国画和油画作品中出现的问题。
2.欣赏各种色块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3.鼓励学生再次自主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①大胆想象,创新求异,画出独特的中国画及油画;②线条简练;③ 色彩简单自然。
(2)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2课 俯仰之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2.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表现手段。
3.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纸、笔。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分享发现。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天顶画、曼特尼亚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区别,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
2.今天我们就学习俯视和仰视。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俯视和仰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
(2)谈一谈自己对第八、第九页三幅图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参照本课图例绘制一幅自己房间的俯视图,老师巡视查看。
3.学生反馈画的过程体验并交流画法。
4.老师归纳创作技巧并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教师在观察指导学生作画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各种俯视图片,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1)出示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主改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并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图片、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 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出示图,观察发现。(1)树叶、小蝴蝶;(2)自然景物的对称美;(3)建筑、摆设中的对称美使之更庄严、大气。
(这些图都存在对称的共性) 板书:对称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遥远的地平线》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遥远的地平线)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4.教师示范,学生创作。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3)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教师在学生创作作品中出错的地方。
2.欣赏各种风景及建筑物图片,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3.鼓励学生再次大胆完善作品。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4课 壶趣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使其尝试运用中国画中字与图结合的构图方式画壶。
2.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创作一幅以壶为主体的中国画。
难点: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一个造型独特的壶。
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陶泥、小棒等泥塑工具。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红楼梦》中妙玉七步煮茶的片段。
2.请学生上台模仿妙玉煮茶、沏茶、品茶的系列动作。
3.教师小结:茶文化和壶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代《茶经》懂茶道的文人喝茶是很有讲究的,好茶要用好壶沏,中国的壶文化渊源流长,你对壶文化有多少了解呢?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课件展示多张茶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有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方法:
(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
(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
(4)捏泥条,做壶盖,连接需牢固。
(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视频,教师指出并解决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鼓励学生再次完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那一组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5课 瓶花与水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油画棒画瓶花与水果的方法和步骤。
2.感受瓶花与水果的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瓶花与水果的组合造型。
难点: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油画棒、铅笔、橡皮。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两幅线描苹果画,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添画相同的色彩。
2.比较两个同学的涂色作业,说说有什么不同。
3. 观察比较,谈添画效果,总结感受。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自学课本17页学习活动一。
(1)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2.学生尝试画,老师巡视查看。
3.学生反馈画的过程体验并交流画法。
4.老师归纳创作技巧并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视频演示画一个苹果,运用油画棒渐变涂色的方法,提醒高光处要留白。
2.与学生作业再次比较添画后的效果,说说有什么不同
3.呈现教学目标,板书课题:瓶花与水果
4.鼓励学生再次自主创作。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学生互评。
2.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课 题 第6课 唱大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2.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线描笔、彩笔。
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师生共看一段《说唱脸谱》的视频。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讨论: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交流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4.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
(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
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
6.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畅言教学通中的有关画脸谱的视频。
2.欣赏各种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3.鼓励学生再次自主创作。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7课 标签与品牌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优秀标志的特点、表现方式,使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审美原则,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掌握图形设计的联想与概括的方式。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图形的联想与概括能力。
难点:能对设计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和定位,提炼出标志的核心概念,然后寻找一个自然、贴切的形象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红牛标签、蒙牛奶标签。
学具:搜集的各类标签。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课件依次出示耐克、麦当劳、奥运会等学生十分熟悉的标志,学生依次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教学活动一:讨论与探究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1.提问:同学们都见过许多令你印象深刻的标志,那么一个优秀的标志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符合什么原则呢?
2.讨论回答,在总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时,正确的予以肯定、鼓励,形成认知;含混不清的则予以引导,形成激疑点,作为下一个问题提出。
3.教师总结:
(1)简:简明易认,一目了然(采用百事可乐等标志说明 )
(2)准:内容准确、形象直观(采用NBA等标志说明 )
(3)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采用北京奥运标志说明 )
(4)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的审美情感(采用某设计网站诡异的标志做反面说明 )
4.完成课本25页学习活动一 。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畅言通中的视频演示,解决学生创作标签作品中出现的问题。
2.欣赏品牌标签,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3.鼓励学生再次自主创作。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自主展示
2.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8课 发现美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准备 教具: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学具: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1.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交流。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
1.提问: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2.讨论、交流。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4.欣赏,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播放视频。
(2)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3)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4)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9课 图画书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培养想象力。
3.掌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画面和内容相符。
难点:用各种方法绘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画数幅。
学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纸、笔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请欣赏优秀图书设计,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画书。 板书:图画书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明确告诉学生: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
2.讲解创作过程。
(1)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
(2)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快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3)画草稿。 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 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观看视频,出示作业要求。(1)大胆想象,创新求异,画出独特的图画书;(2)压印正确,颜色饱和;(3) 构图包满,色彩明快。
2.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
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评价,总结。
课 题 第10课 巧用肌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
3.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灵活利用肌理进行造型练习。
难点:灵活利用肌理,注意形、色的对比,处理好虚实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用于举例的图片和范画。
学具: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纸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摸一摸,猜一猜: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感受实物的质。教师将学生摸过的材料分别拓印下来,再让这个学生猜,对号入座。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拓一拓,找一找:请学生翻一翻自己身上,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品,有什么可以拓印的材料,找找身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如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象棋;大实物:水泥地面、井盖、木桌椅、花玻璃、树干。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观看视频提问学生除了摹印外,你还知道其他的拓印方法吗
2.示范揉纸拓印。
3.教师提供几组拓印材料,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 毛线、胶棒、抹布、清洁球、泥沙、绿豆、洗衣粉、胶水、颜料、水粉笔、各种色纸等。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说说你是怎样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来拓印肌理的,你碰到了什么困难吗 你是怎样解决的
2.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3.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把以上问题制作成卡片,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
4.展示作品进行交流。
课 题 第11课 吉祥宝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联系使用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完成吉祥物的创造。
3.感受并能初步掌握运用夸张造型的情趣和明快的色彩关系。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创造吉祥物的构思。
难点: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及图片、绘画工具。
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五个名字的读音组成谐音“北京欢迎您”。它们俏皮漂亮,惹人喜爱;是我们吉祥的使者传递着浓浓的祝福;它们就是——吉祥宝贝!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刚才我们看到了大家非常喜爱的福娃,谁知道其他吉祥宝贝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吉祥宝贝的设计。
3.这些吉祥物的设计分别以什么为素材?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或通话人物都可以作为素材。
4.和学生一起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1)在形象上:夸张、活泼 、可爱、憨厚、幽默。
(2)在色彩上:色彩亮丽,对比鲜明。
5.吉祥物设计的构思方法(引导学生总结)
(1)先确定主题(例如: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劳动周、班会等)。
(2)选定一个原形(动物、文具、器皿等)。
(3)对原形进行大胆地概括、夸张、变形。
(4)色彩的处理:明快、鲜明、有自己的观点。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1.观看视频确定主题和原型。
2.使用的方式方法:
(1)在形象上:夸张、活泼 、可爱、憨厚、幽默。
(2)在色彩上:色彩亮丽,对比鲜明。
3.对原形进行大胆地概括、夸张、变形。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课 题 第12课 走向明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感受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韵美。
2.认识了解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并设计出自己的名字。
3.了解美术字的艺术特性和造型特点。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字体。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作字体。
学具:卡纸、折纸、剪刀、双面胶、勾边笔、彩笔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采用视觉独特的手机短信签名广告导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广告中提到名字有多种写法,有艺术签,有连笔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我们的名字,让我们的名字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陪伴着我们走向明天。
二、学习新知,自主创作
1.通过让学生辨认明星的直观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件展出明星的姓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独特,美观的姓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你认识这些人物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名字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思考)
这些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吗?
2.只要学会老师的四个方法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好看的名字。激发学习欲望。
三、视频感知,完善作品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总结
1.小结:今天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夸张变形、笔画连接、装饰描绘、剪贴制作四个表现方法。
2.通过爱心魔法直通车游戏,让学生巩固字体设计的四个技法,以便加深记忆。
3.师生共同设计两个名字,学生说自己的创意,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同一个名字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师边示范边讲授字体设计的制作流程。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