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14-15学年高一上2月期末统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泰安14-15学年高一上2月期末统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09 17: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I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1.下图中分别代表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四个选项中能正确代表它们相互关系的是
2014年9月24日,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次日传回首张火星图片,印度为第一个抵达火星的亚洲国家。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完成2-3题。
2.有关火星与地球数据对比,正确的是
A.火星轨道更靠近太阳 B.火星密度远大于地球
C.火星公转速度慢于地球 D.火星引力大于地球
3.科学家认为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因为两者
①都被浓密的大气层包围 ②都有四季变化且周期相同
③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④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 ①② B.②③③ C. ③④ D.①④
4. 2014年我国在欢庆马年春节时,太阳发生了一系列爆发活动,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正确指示方向
③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短暂中断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④ C.②与④ D.②与③
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下图提示信息(注:东京为东九区,悉尼为东十区)。据此完成6-7题
6.该游客旅游的时间可能是
A.春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
7.图中①②③三个时间,正确的是
A. ① B.② c.②③ D.①②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9.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的是
A.图中C层 B.图中G层
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完成10—11题
10. -般情况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D.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1.图中a、b、c、d分别代表
A.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B.重熔再生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D.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阅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一般情况下,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13.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 B.洪积扇
C.三角洲 D.沙丘
读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一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一—大约为①辐射量的40%
C.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一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15.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Q为东北信风带
C.M为极地东风带 D.N东南信风带
17.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丁
A.冷湿的极地东风 B.暖湿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中纬西风 D.暖湿的夏季风
福州大约位于26N.2014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于10月23日12时55分在我国福建省登陆,给福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8-19题
18.福建气候宜人,下图中表示福建所属气候类型的是
19.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鲇鱼”成因的是
20.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
B.甲地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甲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至40大陆东岸
D.乙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高山,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
下同的自然带。据此完成21-22题
2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B.S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C.N坡是阳坡,S坡是迎风坡
D.S坡是阳坡.N坡是迎风坡
2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且该山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则山脚的气
温(表示冬季最低气温,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读下图,完成23~24题。
23.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挂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24.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25.坊四幅等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乙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大致运行到甲图中数字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向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南或北)半球,并向_______(南或北)运动。
3,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
4.乙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
(5)乙图所示日期,E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_______时。
(6)当地球公署由①到③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当地球公转
③到①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
27.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试述甲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2)丁处地形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乙、丁两地中的______地;如
开采地下水,应选择______地。
4、如果在丙处修建水库,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问题.(10分)
(1)A地受________(高或低)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M处的风向是________;M处与B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两地有降水的可能是________;图示季节,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某锋面12小时后到达C地,试描述未来24小时内C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29.读我国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一)和甲河径流量变化图(图二).回答问题.(10分)
(l)写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⑤_______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环节(填序号)直接影响最大,代表该地区夏季风的环节是_______(填序号)。
(3)甲河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补给形成的,由此可知,图一所示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地区。
(4)若图一所示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对甲河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30.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的名称相同,对应的气
候类型不同;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的名称不同,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F→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的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的地域分异以_______变化为基础。
(4)简析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