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9 14:36:32

文档简介

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 ”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进行过五次大规模的巡游,路程超过 2 万千米,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秦始皇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
A. 宣扬国威, 安定天下 B .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 .奢侈享乐, 玩物丧志 D .金戈铁马,王道霸业
3.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4.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5 .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 .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 .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 .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6. 隋的富有历来被史学家称道,“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积米其多至二千六百余万石”;但也有历史记载开皇十四年(594 年)关中大旱,百姓以豆屑杂糠充饥,政府“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隋是统一繁荣的帝国 B. 隋朝自恃富有而滥用民力
C. 隋过于注重藏富于国 D. 历史记载与隋朝实际不符
7.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交融,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 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而逐渐交融。以下史实中,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 .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B. 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C .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为渤海郡王 D.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
8 .据如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 ”,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 .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9.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上表,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楷体汉字形态由甲骨文演化而来 B .楷体汉字端正平稳,结构飞舞飘逸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10. 如表是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
——据俞建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 (赵雅辞统计)整理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 ”的结论。该研究者( )
A. 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 B. 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 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D .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11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公元前 776 年, 每四年举办一次,共举办了上千年。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各城邦都派出他们最好的运动员到奥林匹亚城, 进行速度、力量和技巧等方面的比赛。据此可知,奥林匹克运动会( )
A .使希腊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 B. 强化了希腊人的集体认同感
C .加剧了希腊各城邦间的矛盾 D .加强了古希腊与世界的联系
12. 1077 年, 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 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 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 ”。这一事件反映出( )
A. 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B. 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
C .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D .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1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 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
A. 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 B. 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
C. 意在提高资本家的政治地位 D. 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
14 .14 世纪后, 意大利一些繁荣的城市里, 诸如市政厅、学校、市场和育婴堂之类的公共性建筑日益成为城市中心广场的主要建筑, 甚至市政厅的底部不仅供等候办事的市民休息,还供市民集会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公共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 B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规模扩大
C. 宗教建筑已被公共建筑所取代 D .人文理念影响城市建筑取向
15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文化共同体长期存在,民众大多认同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但到 1599年,英国埃塞克斯的大巴德菲尔德,大约 200 名教徒中,只有不到 20 人去天主教堂做礼拜。 1617年,新温莎森林的居民去十次啤酒馆才有可能去一次天主教堂。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英国宗教改革影响了信徒的宗教观念B. 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开始打压教会势力
C .科学革命使民众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D. 人文主义者要求改革教会的强烈愿望
16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谈道: “要是在英格兰只有一种宗教,怕的是可能要闹专制;要是在 那里有两种宗教,它们自己相互之间可能要互相扼杀;但是那里有了三十多种宗教,而它们却都能和平地与幸福地生活着。 ”这一思想体现了( )
A. 民主性和多元性 B. 国际性和融合性
C .法治性和竞争性 D .科学性和时效性
17. 下表是 1787 年 5 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 《圣经》 ”的 1787 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A.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18. 1755 年, 葡萄牙里斯本发生大地震,灾难造成破坏也带来反思。此后,启蒙思想家再次认识到 冲破神学禁锢的重要性,并开始将自然暴力视为推翻现有秩序的革命性隐喻。下列事件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 )
A .英国工业革命爆发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德国完成统一使命 D. 美国爆发南北战争
19. 18 世纪英国社会下层民众生活水平较欧洲其他国家劳动者高很多。英国制造业工人经常可以吃 肉,喝糖水,而且住的还不错, 日常伙食标准很高。这一现象( )
A. 成为殖民扩张的动力 B .说明英国工人社会地位高
C .助推工业革命的进程 D .源自英国均衡的产业结构
20 .《共产党宣言》有 7 篇序言, 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 理的实际运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 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 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 格斯( )
A.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B.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21 .霍布斯鲍姆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对近代世界历史按《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进行叙述。其中《帝国的年代》叙述范围应是( )
A. 1789-1848 B. 1848-1875 C. 1875-1914 D. 1914-1991
22. 1914 年 7 月 29 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 遭受重大挫折, 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 ”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 )
A. 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 B.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C. 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 D. 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
23.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 在广大居民中大力提倡住房公社居住形式, “住房公社 ”由单独的一间间 房间以及公共厨房、公共食堂、幼儿园、浴室、理发馆等公共场所组成。这一居住形式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 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生活
C. 国家强化对民众的控制 D. 民主平等原则得到贯彻
24.1930 年代,美国漫威和 DC 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 40 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 英雄, 如超人、美国队长等, 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 为人们带来希望, 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 爱。这一现象( )
A .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 B .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
C .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 D. 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
25.右图为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他正在敲诈》,漫画中山姆大叔一身妇人装束, 一手紧紧抓住狮子的尾巴,另一只手则高举马歇尔计划的拍子用力地敲打这头皮包骨头的狮子。该漫画( )
A .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B .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加深
C .表明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D .揭示了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意图
26. 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 年《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1963 年 1 月, 英国的入欧申请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1975 年 6 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公投,结果 67%的民众赞成留在欧共体。 2020 年 1 月,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英国在欧洲 联合上的态度反映了( )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B .世界格局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
C. 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达国家更为不利
27 .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 他们被称为“ 白领工人 ”。20 世纪 40— 70 年代, 美国“ 白领工人 ”的总数从 1 508 万人增加到 5 105 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升级 B. 中产阶级出现
C. 大众教育普及 D .科学技术进步
28. 1958 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 1961 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 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这一举措( )
A .扩大了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 B. 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C .顺应了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D. 是经济新模式的重要探索
29.2018 年以来, 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有所加强:一方面, 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 另一方面, 美国与盟友的关系裂隙加深, 大西洋同盟关系几近历史低点……加剧了“美国靠不住 ” 的欧洲忧虑。这表明( )
A.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并发挥主体作用
C. 西方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D. 经济格局变化影响政治格局的演化
30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加。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截止到 2018 年 1 月,中国同 80 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 ”政府间协议,创造了近 20 万个就业岗位; 累计派出近 4 万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说明了( )
A. 中国是爱和平、 负责任的现代化强国 B. 中国已成功取得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C.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已发生逆转 D. 中国面对全球化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本卷包括 3 道必答题, 共 40 分。
31.(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与社会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权力的施行不但受限于道德, 依据血缘关系来参政的传统也对王室权威有实际限制,国君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国际体系 ” 包括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解体、频繁战争、整体的无政府状态、均势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发展等。 查尔斯·蒂利认为,战争的压力迫使统治者征用物资,因而不得不与国内资源持有者进行“谈判 ”, 这些“谈判 ”带来各种权利。如果我们照此理解,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 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三个重大的让步: 一是言论自由, 二是允许通过上诉来修正司法不公, 三是给予在土地授予和福利方面的经济权利。
——摘编自许田波《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
材料二 国家、政府或统治者努力保障个人权利并避免过度掠夺,均源于所谓“共容利益 ”,目的是保证自身收入的长期最大化。1603 年的伦敦,大小事务都受约 200 名大商人的控制,政治上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产状况, 代表商人集团的新贵们在议会中的席位明显增加, 新兴阶级不仅影响、甚至控制了政府及议会。因为战争而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王室与商人之间彼此依赖: 握有灵活 动产的商业家族比起旧土地贵族更能缓解君主的燃眉之急,政府则对商人集团予以特许权的“回报”。 新兴集团同国家命运的联系是如此紧密, 在国内,他们要求国家保护,并给予他们经济特权; 在国外,他们需要国家作为扩张和掠夺的庇护伞。“共容利益”不断扩大,催发了西欧的制度变迁。
——摘编自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群体能拥有一定权利的历史背景。(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欧社会形成“共容利益 ”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10 分)
32. (1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 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 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 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6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意义。(4 分)
33.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 电视纪录片,解读 15 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 性大国 ”,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五百年来,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以下是剧集目录。
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高 2025 届 10 月月考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B A C C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D A A A B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B B D C D B D D
31. (1)西周时期:礼制对君权的道德约束;宗法分封的贵族政治对君权的制约。(4 分)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百家争鸣”造成的思想文化活跃;法家推行的改革规范了社会关系;
土地私有培育了新兴地主阶级。(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对外扩张掠夺的需求。(4 分,任答 2 点即
可)
影响:推动了政府与商人群体的合作;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有利于宗教改革和殖民掠夺;推动
了西欧各国近代化进程。(6 分,任答 3 点即可)
32.(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中央集权是推
动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地方力量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 分,任答两
点即可)
33.【答案】示例:
主题:英国的工业强国之路。(2 分)
论述: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国内
环境。对外通过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19 世
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对外进行商品输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确立了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国地位。
(6 分)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崛起过程中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 分)
{#{QQABLTYCIQQoggAAgoAAhBAAAAAhgCCUUwwGEQwCCAAGKQkkABACAAACCKooGGRAABAAMsoAAAIAwgQBN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