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化学反应的方向-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14: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情景思考】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化城市中的重要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的想法。
2NO(g)+2CO(g) N2(g)+2CO2(g)
该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论依据。
探究学习一 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问题讨论】
1.什么叫自发反应?
2.观察下列几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
①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 kJ·mol-1
②2Na(s)+2H2O(l) = 2NaOH(aq)+H2(g) ΔH=-368 kJ·mol-1
③2H2O2 (l) = 2H2(g)+O2(g) ΔH=-571.6 kJ·mol-1
④NH4HCO3(s)+CH3COOH(aq) = CO2(g)+CH3COONH4(aq)+H2O(l)
ΔH=+37.30 kJ·mol-1
(1)放热反应是否都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是否都不能自发进行?
(2)能否仅用反应焓变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动发生倾向的化学反应。
多数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放热反应不一定自发进行。
不能
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反应。
2.不少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3.ΔH 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但不能仅用反应焓变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归纳总结】
自发反应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放热
<
【理解应用】
(1)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2)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3)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4)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
×
×

×
×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进行的反应过程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天然气的燃烧
C.铜在潮湿空气中产生铜绿
D.NH4Cl与Ba(OH)2·8H2O反应产生NH3
探究学习二 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问题讨论】
1.请描述熵(S)和反应的熵变(ΔS)的概念?写出熵与熵变的单位,熵值大小与体系的无序程度有什么关系?
2.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②水汽化 
③墨水在水中扩散 ④氨气在空气中扩散
熵(S):描述体系无序程度的物理量。J·mol-1·K-1
反应的熵变: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总熵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J·mol-1·K-1
体系的无序程度越大,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①②③④ 
这些过程均是无序程度增大的过程
3.对同一物质,熵值大小与其不同的状态有何关系?总结哪些因素影响体系熵值的大小?
同一物质在三态时的熵值大小顺序:一般为气态>液态>固态。
纯物质熵值的大小:
与物质的种类、数量、聚集状态以及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问题讨论】
4.请观察下列反应,思考以下问题。
①2H2O2(aq)=2 H2O(l)+O2(g)
②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③C(s,石墨)+H2O(g)=CO(g)+H2(g)
③C(s,石墨)+H2O(g)=CO(g)+H2(g)
④CaCO3(s) CaO(s)+CO2(g) 
⑤2Al(s)+Fe2O3(s)=Al2O3(s)+2Fe(s) ΔS=-39.4 J·mol-1·K-1
(1)判断①~④的ΔS是的正负,并解释理由。
(2)熵增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吗?熵减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吗?
(3)判断熵变ΔS与能否自发进行的关系?
【问题讨论】
ΔS>0
均产生气体,无序程度增大
不一定
不一定
ΔS>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不能仅用反应熵变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知识总结】
1.熵、熵变的概念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熵变。
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确定的熵变。
【知识总结】
2.影响熵值大小的因素
物质的种类、数量、聚集状态以及温度、压强等因素。
同一物质,S(高温)>S(低温);S(g)>S(l)>S(s)。
3.反应熵变正负判断依据
(1)物质由固态到液态或气态、由液态到气态或的反应过程中,ΔS>0。
(2) 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一般ΔS>0。
4.熵变与反应方向
①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②某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③不能仅用反应熵变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知识总结】
【理解应用】
(1)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  )
(2)CaCO3(s) CaO(s)+CO2(g)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
(3)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4)焓变与熵变均不是决定一个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
(6)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
×

×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已知碳酸钙在常温下不能分解,但在高温下可以分解,观察碳酸钙分解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焓变,CaCO3(s)=CaO(s)+CO2(g) 
ΔH(298 K)=+178.2 kJ·mol-1;ΔH(1 200 K)=+176.5 kJ·mol-1。
由此可见,对于焓变不大的______反应,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不仅与焓变、熵变有关,还与反应的______有关。
【理解应用】
吸热
温度
探究学习三 用焓变与熵变综合判断反应方向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可用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来综合判断。
ΔH-TΔS
ΔH-TΔS<0
反应正向能自发进行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正向不能自发进行
2.文字表述
在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相关规律
(1) ΔH 0,ΔS  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2)ΔH  0,ΔS  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3)ΔH和Δ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  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①当ΔH<0,ΔS<0时,   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当ΔH>0,ΔS>0时,   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4)当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影响相反时,且大小相差悬殊时,某一因素可能占主导地位。
①常温下的放热反应, 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②常温下的吸热反应, 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
>
>
<
温度
低温
高温
焓变
熵变
【理解应用】
(1)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发生(  )
(2)当温度升高时,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3)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一定能自发进行(  )
(4)一定温度下NH4HCO3(g)===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ΔS>0 (  )
(5)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Mg(l)+Cl2(g)的ΔH>0,ΔS>0(  )
×

×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理解应用】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7)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0(  )
(8)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0,可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低温(  )
×

×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4Fe(OH)2(s)+2H2O(l)+O2(g) =4Fe(OH)3(s)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反应H2S(g)+ZnO(s) =H2O(g)+ZnS(s)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且ΔS<0,则ΔH>0
C.反应3C(s)+CaO(s) =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SiO2(s)+2C(s) =Si(s)+2CO(g)必须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发生,则ΔH>0
【理解应用】
【思维模型】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四象限法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思维模型】
反应方向与反应条件有关,不能随意将常温、常压下的结论用于其他温度、压强下发生的反应。
只适用于判断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他条件下的反应。
3.2NO(g)+2CO(g)=N2(g)+2CO2(g) 在298 K、100 kPa下,该反应的ΔH=-746.8 kJ·mol-1、ΔS=-197.5 J·mol-1·K-1,在通常条件下,用上述化学反应处理汽车尾气是否具有可行性,阐述判断的理由。
【理解应用】
ΔH-TΔS=-746.8 kJ·mol-1-298 K×(-197.5 ×10-3)
kJ·mol-1·K-1≈-687.9 kJ·mol-1<0。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利用此反应解决汽车污染问题可行。
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反应例析
【身边的化学】
ΔH-TΔS<0,只能判断反应的可能性。
不能说明反应在该条件下可能进行的正向自发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反应能否实际发生还涉及反应速率问题。
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反应例析
ΔH-TΔS判据
【基础达标】
1.在图①中A、B两个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作用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将中间活塞打开,两种气体分子立即充满了两个容器(如图②)。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体系从混乱程度小向混乱程度大变化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理解应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NO2(g)=N2O4(l)的ΔS>0
B.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反应NH4HCO3(g)=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增效应
【理解应用】
3. (2019·浙江十校联合体联考)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基础达标】
4. 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KClO3(s) ===2KCl(s)+3O2(g) ΔH=-78.03 kJ·mol-1,ΔS=+1110 J·mol-1·K-1
B.CO(g) ===C(石墨,s)+ O2(g) ΔH=+110.5 kJ·mol-1,ΔS=-89.36 J·mol-1·K-1
C.4Fe(OH)2(s)+2H2O(l)+O2(g) ===4Fe(OH)3(s)
ΔH=-444.3 kJ·mol-1,ΔS=-280.1 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 ===CO2(g)+CH3COONH4(aq)+H2O(l)
ΔH=+37.301 kJ·mol-1,ΔS=+184.05 J·mol-1·K-1
5.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分析以下反应在给定温度下能否正向自发进行,将这些反应的焓变和熵变“>0”或“<0”填入表格。
化学反应 正向是否自发 ΔH ΔS
常温Zn(s)+2HCl(aq)=ZnCl2(aq)+H2(g)
常温6CO2(g)+6H2O(l)=C6H12O6(s)+6O2(g) >0 <0
常温NH3(g)+HCl(g)=NH4Cl(s)
常温C(s)+CO2(g)=2CO(g)
自发
<0
>0
非自发
自发
<0
<0
非自发
>0
>0
【理解应用】
【素养提升】
6.反应的焓变、熵变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假设它们不随温度变化,根据下表数据,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反应 ΔH/ kJ·mol-1 ΔS/ J·mol-1·K-1
①2H2O2(aq)===2H2O(l)+O2(g) -98 +57.2
②CO2(g)===C(s,石墨)+O2(g) +393.5 -2.86
③HCl(g)+NH3(g)===NH4Cl(s) -176 -285
④CaCO3(s)===CaO(s)+CO2(g) +178.2 +169.6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①在______温度下,______正向自发进行。
任何  都能
【素养提升】
化学反应 ΔH/ kJ·mol-1 ΔS/ J·mol-1·K-1
①2H2O2(aq)===2H2O(l)+O2(g) -98 +57.2
②CO2(g)===C(s,石墨)+O2(g) +393.5 -2.86
③HCl(g)+NH3(g)===NH4Cl(s) -176 -285
④CaCO3(s)===CaO(s)+CO2(g) +178.2 +169.6
不可行,该反应为吸热、熵减的化学反应,ΔH-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正向自发进行。
(2)有人提出采用适当的催化剂,用热分解法分解CO2,以减少CO2的排放,你认为是否可行?阐述判断的理由。
【素养提升】
化学反应 ΔH/ kJ·mol-1 ΔS/ J·mol-1·K-1
①2H2O2(aq)===2H2O(l)+O2(g) -98 +57.2
②CO2(g)===C(s,石墨)+O2(g) +393.5 -2.86
③HCl(g)+NH3(g)===NH4Cl(s) -176 -285
④CaCO3(s)===CaO(s)+CO2(g) +178.2 +169.6
ΔH-TΔS<0,则-176+0.285T<0
T<617.5 K≈344.5 ℃,即低于344.5 ℃时反应③能正向自发进行。
(3)利用综合判据,计算反应③能正向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
【素养提升】
化学反应 ΔH/ kJ·mol-1 ΔS/ J·mol-1·K-1
①2H2O2(aq)===2H2O(l)+O2(g) -98 +57.2
②CO2(g)===C(s,石墨)+O2(g) +393.5 -2.86
③HCl(g)+NH3(g)===NH4Cl(s) -176 -285
④CaCO3(s)===CaO(s)+CO2(g) +178.2 +169.6
CaCO3分解的条件是ΔH-TΔS<0,代入数据,178.2-0.169 6T<0
解得T>1 051 K≈778 ℃,即当温度高于778 ℃时,CaCO3开始分解。
(4)利用综合判据,计算CaCO3分解的温度条件。
【易错提醒】
1.在利用ΔH-TΔS作为判据判断反应方向时,给出ΔH的单位通常为kJ·mol-1,ΔS的单位通常是J·mol-1·K-1,进行计算时应将二者的单位统一。
2.利用ΔH、ΔS的符号和ΔH-TΔS进行推理,可以避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