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与水溶液(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通过室温下溶液中c平(H+)、c平(OH-)数据的对比,从本质上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
2.知道pH的定义,认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由溶液中H+、OH-浓度相对大小决定:
酸性: c平(H+) >c平(OH-)
中性: c平(H+) =c平(OH-)
碱性: c平(H+) <c平(OH-)
常温25℃
c平(H+)>10-7mol/L
c平(H+)=10-7mol/L
c平(H+)<10-7mol/L
提醒:
无论任何温度,无论酸性、中性、碱性溶液,都存在水电离出的H+、OH-,并且由水电离出的这两种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⑴意义: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⑵定义式:pH=-lgc平(H+)
2、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溶液的pH
⑶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中性
酸 性 增 强
碱 性 增 强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平(H+)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10-1110-12 10-1310-14
25℃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任意温度 25℃ 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酸性
中性
碱性
c平(H+)>c平(OH-)
c平(H+) = c平(OH-)
c平(H+)<c平(OH-)
pH<7
pH = 7
pH>7
c平(H+) 越大,pH越小,酸性越强
c平(OH-) 越大,pH越大,碱性越强
中性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总结
适用pH表示酸碱性的范围:0~14
1、计算25℃时下列溶液的pH:
①1×10-5 mol L-1 盐酸
② 1 mol L-1 盐酸
③ 2 mol L-1 盐酸
④ 1×10-5 mol L-1 NaOH 溶液
⑤1 mol L-1 NaOH 溶液
pH= -lg c平(H+)
练习
pH= -lg c平(H+)
pH= -lg c平(H+)
pH= -lg c平(H+)
pH= -lg c平(H+)
= -lg (1×10-14÷1 )
= -lg (1×10-5)
= 5
= -lg 1
= 0
= -lg 2
= -lg (1×10-14÷10-5 )
= 9
= -lg 10-9
= -lg 10-14
= 14
pH= -lg c平(H+)
3. pH的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值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pH 1 2 3.1 4.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酸碱指示剂(定性测量范围)
甲基橙 红色 橙色 黄色
石蕊 红色 紫色 蓝色
酚酞 无色 浅红色 红色
(2) pH试纸(定量粗略测量)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强酸性 弱酸性 中性 弱碱性 强碱性
红 色
橙红色
橙黄色
浅草绿色
深
草
绿
色
蓝色深蓝色
黄色
蓝紫色
(整数位)
讨论:
⑴能否直接把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
⑵是否要先湿润pH试纸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⑶能否用广泛pH试纸测出pH=7.1?
⑷如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待测液,对该溶液pH值的测定( )
A、一定有影响 B、偏大 C、偏小 D、不确定
使用方法:取一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上(或玻璃片),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等颜色显示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判断PH的大小。
否
否
否
D
(3) 酸度计(pH计)(定量精确测量)
(一般小数点后1位)
练习
3、判断正误:
①如果c平(H+)不等于c平(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②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③如果c平(H+)/c平(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④任何水溶液中都有 H+ 和 OH-。
⑤c平(H+)等于10-6mol L-1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⑥对水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
×
×
√
√
√
4、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2 mol/L ,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①若c平(H+) = c(H+) 水= 10-12 mol L-1, 则 c平(OH-) = 10-2 mol L-1 溶液显碱性。
解析:
常温水电离产生的c(H+)= 10-12 mol L-1小于10-7 mol L-1 ,水的电离被抑制,应为酸溶液或碱溶液,且c(H+) 水= c(OH-) 水= 10-12 mol L-1
②若c平(OH-)= c(OH-)水= 10-12 mol L-1 ,则 c平(H+) = 10-2 mol L-1 溶液显酸性。
5、有关pH的计算
⑴单一溶液的计算
pH=-lg c平 (H+)
酸性溶液
c平 (H+)
碱性溶液
c平 (OH-)
pH=-lg c平 (H+)
c平 (H+)
练习4:常温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2 mol L-1 ,则该溶液的pH?
①若c平(H+) = c(H+) 水= 10-12 mol L-1,
②若c平(OH-) = c(OH-)水= 10-12 mol L-1 ,则 c平(H+)= 10-2 mol L-1 溶液显酸性。
pH=-lg c平 (H+)=-lg10-12=12 溶液显碱性
pH=-lg c平 (H+)=-lg102=2
例1. pH=3的盐酸 ①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pH= ②加水到原来的103倍,pH = , ③加水到原来的104 倍pH= , ④加水到原来的106倍,pH= 。
例2. ①pH=10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则溶液的pH= ;② 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2倍,则溶液的pH= ;
③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3倍,则溶液的pH= ;
④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5倍,则溶液的pH= 。
思考 练习
4
6
接近7
接近7
9
8
接近7
接近7
注意:常温,pH=6或8时,酸碱溶液无限稀释,不可忽略水的电离,稀释后,pH只能约等于7或接近7:酸不能大于7;碱不能小于7
对于强酸溶液( pH=a )每稀释10n倍, pH增大n个单位,即pH=a+n
对于强碱溶液( pH=b )每稀释10n倍, pH减小n个单位,即pH=b-n
酸是酸、碱是碱,无限稀释7为限
⑵强酸、强碱的稀释:
稀释公式:c平(H+)浓 V浓=c平(H+)稀 V稀
c平(OH-)浓 V浓=c平(OH-)稀 V稀
①两强酸混合
②两强碱混合
⑶两种强酸混合(或两种强碱混合) pH值的计算:
pH= -lg c平(H+)
c平(H+)=Kw/c平(OH-) pH= -lg c平(H+)
例题3:在25℃时,100 ml 0.6 mol L-1的盐酸与等体积 0.4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解:
NaOH+HCl=NaCl+H2O
0.06
0.04
pH=-lgc平(H+)
=-lg0.02/(0.1+0.1)
=-lg10—1
=1
关键:酸过量按“氢离子”进行计算!
例题4:在25℃时,100 ml 0.4 mol L-1的盐酸与等体积0.6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解:
NaOH+HCl=NaCl+H2O
0.04
0.06
关键:碱过量按“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c平(OH-)=0.1(0.6-0.4)/0.2 mol L-1
c平(H+)=Kw/c平(OH-) = 10-14mol2 L-2÷0.1mol L-1
pH=-lg10-13=
13
= 10-13 mol L-1
强酸强碱混合发生中和反应:
恰好完全中和:c平(H+)=c平(OH-)=1×10-7 mol L-1
酸过量: c平(H+)=
碱过量:c平(OH-)=
⑷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后pH值的计算
3、60 mL 0.5 mol·L-1NaOH溶液和40 mL 0.4 mol·L-1 的 H2SO4相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 A、0.5 B、1.7 C、2 D、13.2
4、室温时将pH=3的强酸与pH=12的强碱混合,当混合液的pH =7时,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为( )
A .10:1 B.3:1 C.1:2 D. 2:5
A
B
5、将pH=3的强酸与pH=12的强碱混合,当混合液的pH =11时,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为( )
A . 9:2 B . 9:1 C. 1:10 D. 2:5
A
6、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为( )
A.V(酸)=102V(碱) B.V(碱)=102V(酸)
C.V(酸)=2V(碱) D.V(碱)=2V(酸)
练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