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二专题整合专题二
本专题主要叙述1840年以后列强侵华以及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伴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国步入存亡危机之秋,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序不断加深,继之而来的中国人民的反抗上到地主阶级、下到普通民众,谱写了壮丽而悲愤的诗篇,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再抒新辉煌。[技能]史实支撑型选择题的解法
题型特点:
史实支撑法就是利用所掌握的史实来说明历史现象或者论证历史结论的一种分析、判断、论证的思维方法。
适宜运用此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常见的设问呈现方式主要有“主要依据是”、“主要表观是”、“文中听说的‘……’是指”、“所说制度(政策、朝代等)是”、“能论证(佐证、说明、表明、反映)……的是”、“图中的信息(事件、现象)是指”、“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是”、“背景(原因、条件、因素)是”、“正确或错误的是”等。
解题对策
解答此类试题,要特别善于从材料或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解题一般分两步进行:
步骤一:阅读探究情景,明确主题。充分挖掘探究情景所蕴涵的有效信息,明确探究主题。
步骤二:利用史实支撑法等分析备选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体验]
1.(2013·北京·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
2.(2013·浙江·17)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特权。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据材料“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可以判断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A、C、D三项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但本题会错选D项。主要是对门户开放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概念理解不清。3.(2013·福建·20)“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材料中“抗战四年、向英美友邦开衅”等信息可以判定是1941年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A项发生在1931年,B、D两项发生在1937年,均与题干信息在时间上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C。4.(2013·四川·6)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美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在1945年,故①②不是造成图中1938年日本这种状况的因素。③④表述与题干反映的图片状况原因一致,故正确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