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9 20: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六专题整合专题六古代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是古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代表,希腊众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最为完善,它的确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的发展趋势是公民逐渐突破种种限制,获得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直至伯里克利时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但应注意的是,做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希腊民主制度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古代罗马的辉煌集中体现在博大缜密的法律制度上。罗马法经历了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是与罗马由共和走向大帝国的历史轨迹相关的。[技能]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等特点。
1.材料来源
(1)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
(2)文学作品类: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份,应注意甄辨。
(3)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
解题方法
(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2)注意每段材料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
(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藏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
(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体验]
1.(2013·安徽·19)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遭治罪的是对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不同见解者,不是和伯里克利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雅典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不尊神明和宗教的进行治罪并没有表明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排除B项;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也不能得到保证。选C项。2.(2013·四川·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雅典政治。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前半部分反映出的信息可确定C、D两项正确,从题干材料后半部分信息可知B项正确,雅典公民好战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符合题意的答案选A。3.(2013·浙江·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与题干中反映出的法律文献不符,罗马扩张后的法律不再是单一的公民法,而是主要调节财产纠纷的万民法。据材料中“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可知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因此正确答案选B。
4.(2012·新课标·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罗马法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综合辨析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材料信息侧重点:罗马法律强调严格按照法律表述判决。从中体现出罗马法对形式的看重,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变通。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B项。本题易错选D项,易混淆法律表述与法律解释。
5.(2012·江苏·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获取信息阐释问题的能力。《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城邦公民;《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标志,故①④错误;而②③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均有体现,故正确答案选B项。这类组合式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6.(2012·安徽·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信息解读和综合辨析能力。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未表示是为保护平民利益而制定本法律条文;故A、B两项错误。C项的内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因此根据材料信息,综合所学可知,该条文的制定在于限制贵族权力的滥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