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01
了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
02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炼钢炼铁也离不开氧气。氧气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户外旅游,忘记带打火机了,无法生火,这时该怎么办呢?
查阅资料
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取氧气。
01
PART ONE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导管
E——集气瓶
F——水槽
2.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①若反应物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用固固加热型。
②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则选用固液常温型。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依据气体密度和气体溶解性
(2)收集装置的选择
优点:较纯
优点:较干燥
3.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把药品装在试管底部)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5) 收(收集气体)
(6)离(撤离导管)
(7) 熄(熄灭酒精灯)
可简单归纳为: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检查气密性
① 连接仪器:将橡皮管与导管、导管与橡皮塞连接时,应 。
② 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稳定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导管一端用水润湿后旋入
1
2
3
4
5
6
为什么用外焰加热,加热前要预热?
为什么药品要平铺?
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为什么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为什么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等气泡均匀冒出才收集?
4.注意事项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增大受热面积,
便于均匀受热。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便于气体排出。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受热膨胀的空气
5.检验方法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氧气的验满:
用排水法时,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则已集满。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典例1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A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的实验中,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D
典例2
A B C D
02
PART ONE
氯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
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氯酸钾(白色固体)
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O2
3.实验装置:
不塞棉花
课堂小结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反应原理
实验步骤
验证验满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加 热 高锰酸钾
加 热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实验装置
1.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随堂训练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
(填标号)。
分液漏斗
A
随堂训练
3.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 ________ (填序号)。(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未使用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烧杯
②④⑤或③⑤
棉花
开始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等
随堂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