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读图,完成下面1-3题。
1.图4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a和b B.c和d C.a和d D.b和c
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3.以上四个省区属于沿海省份且只临内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读表完成下面4-5题。
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 19 12 10
4.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特征是( )
①地形多种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平原比例较高④地势西低东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6月 D.9月
《2022中国诗词大会》承往昔,启新章,自播出以来便好评如潮。小明同学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图,完成下面6-8题。
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①“长风”指夏季风②“长风”指冬季风
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8.拉萨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读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和白鹤滩水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9-11题。
9.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长江中游河段 B.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四川盆地内部 D.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
10.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落差大,水流急②降水多,水量大③当地用电量大,需求大④汛期集中在夏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①航运②灌溉③发电④防洪⑤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下图为示意我国各种形式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12-14题。
12.从①、②两幅图可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①图显示降水量时间分配较均匀 B.①图显示降水年际变化小
C.②图显示降水量空间分布较均匀 D.②图显示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西北内陆降水量小
13.③图显示出我国降水( )
A.降水集中在夏季
B.10月至次年4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
C.5-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20%
D.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更为集中
14.观察④图气温曲线,判断可能为我国南方某省区,对该省区气候信息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
C.气候湿热,无旱涝灾害 D.夏初常常阴雨连绵,当地人称之为“梅雨”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5.读“中国地势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是 ,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OP、MN)。
(2)①~⑦代表山脉,①是 山脉,②是 山脉,④是 山脉,⑤是 山脉。
(3)A~F代表主要地形区B为 高原,F为 平原,D为 盆地,C为 高原。
16.2023年春节期间,洛阳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同学小强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去旅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三个城市(洛阳、哈尔滨、广州)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请在这三个城市后面的空白处写出与该城市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代号:洛阳: 哈尔滨 广州
(2)洛阳处于 (温度带),属于 (干湿类型),盛产的水果有 (写出一种即可)。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很轻松,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各地区的建筑也能反映降水的差异,如我国B地农村房屋的屋顶坡度较 (填“大”或“小”)。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即夏季风很难到达A地区的原因是( )
A.距冬季风发源地近 B.距夏季风发源地远
C.西北风来的早 D.东南风来的晚
17.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资源丰富。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自西向东流,这是由我国的地势因素决定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它位于长江的 (上、中、下)游河段。
(3)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会发生凌汛现象的是 (填字母),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了有结冰期因素外,还与 有关。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4)长江和黄河相比,水量更大的是 ,汛期更长的是 ,有结冰期的是 ,含沙量更大的是 。
(5)图中的地理信息表明,治理长江和黄河的共同措施主要是 。
(6)长江支流众多,以下河流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
A.通天河、岷江 B.金沙江、乌江 C.渭河、汉江 D.雅砻江、赣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A
6.D 7.A 8.C
9.B 10.A 11.C
12.D 13.A 14.B
15.(1)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MN
(2) 昆仑 祁连山 大兴安岭 太行山
(3) 内蒙古 华北 四川 黄土
16.(1) 乙 甲 丙
(2) 暖温带 半湿润区 苹果
(3)纬度因素
(4)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大
(5)B
17.(1)水能
(2)上
(3) AC C
(4) 长江 长江 黄河 黄河
(5)修建水利设施
(6)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