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I专题8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I专题8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9 21: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八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专题八
情境导入
《共产党宣言》一书从出版到现在已有160多年,目前这本书在全球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300多种版本,共出版过1 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宣言》也被规定为中学生必读书目,截至目前,《共产党宣言》在我国已经出版了6 000多万册。《共产党宣言》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它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它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内容、意义。图示:
知识梳理
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社会条件
(1)原因:18世纪60年代,____________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表现:
①1825年以后,资本主义____________周期性发生。
②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____________日益尖锐起来。
工业革命 
经济危机 
阶级矛盾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点 拨 提 示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阶级条件
(1)概况:
①1831年和1834年法国________工人起义。
②____________年开始的英国____________和1844年_________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意义:
①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________和实践基础。
②证明了只有用________的革命理论做指导,无产阶级才能取得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
里昂 
1836 
宪章运动 
德意志 
阶级 
科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点 拨 提 示
3.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条件
(1)内容: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2)代表:法国的__________、博立叶和________的欧文。
(3)意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圣西门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性的含义是什么?
空想性:他们的理论还很不成熟,他们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制的本质,又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能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力量。所以,他们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思 维 拓 展
二、伟大的友谊——实践条件
1.马克思的转变
(1)幼年启发:深切同情劳动人民。
(2)理论研究:先后学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英国的_______________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革命实践:为《莱茵报》撰稿,直接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4)实现转变:_________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其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古典政治经济学 
1844 
2.恩格斯的转变
(1)革命实践:1842年,在英国频繁接触工人。
(2)完成转变: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形成了____________世界观,从而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并肩战斗
1845年,两人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从此共同战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________________”起草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及其来源
点 拨 提 示
2.马克思、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的主要不同
   人物
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 空想社会主义
依靠力量 整个无产阶级 少数富人
采取方式 斗争:以暴力为主 温和:统治者良心发现
政权问题 注意建立新政权 不主张建立新政权
2.地位
国际_________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3.意义
(1)创造了一个新时代,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
(2)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工人 
马克思主义
合作探究
[史料]
材料一 下列是节选自《共产党宣言》的材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先进性
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的原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后来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结论,这是不必讳言的。 因为判断正误与对错是实事求是原则所要求的。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问题]
(1)上述史料呈现出《共产党宣言》的哪些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主要表现。
[提示]
(1)提出了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变革私有制、发展生产力、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主张,从而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社会发展规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2)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力量——无产阶级;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拓展深化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其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2013·潍坊)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成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武器,在它的指导下,工人运动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 C
随堂体验
1.“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呐喊,《共产党宣言》发表了。至今已有(  )
A.112年      B.142年
C.166年 D.182年
【答案】 C
【解析】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距今已有166年的历史了。
2.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答案】 A
【解析】 由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现象。他们认为,应该有一种更加理想的制度,能给大多数人民带来幸福。
3.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马克思 D.恩格斯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这些发明家”探求“社会科学,社会规律”时没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因此他们也就不可能寻求到真正的科学和规律。因此这些人应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4.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要创立理论发展空想社会主义
C.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D.理论只能阅读而不能实践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旨表明“新的科学”将深入到“运动”中去,这里的运动自然指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故选C项。
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答案】 D
【解析】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即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故“锁链”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