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讲义:第7讲 原子的构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上讲义:第7讲 原子的构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9 20: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的构成
适用学科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初三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离子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离子的形成
教学重点 原子的内部结构及有关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离子的形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使用建议说明:原子的构成是延续上一讲继续深化学生微观思想的一个课题,引入一般10分钟左右,建议如下: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拓展引出:从道尔顿、汤姆逊的设想讲到卢瑟福的实验,引出正文内容
使用建议说明:本考点结合书上的列表,以及卢瑟福的实验,最好由孩子自己总结出来。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注:①对于原子核来说,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且数目又相等,所以原
子不显电性。
③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里面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使用建议说明:只要孩子会用即可。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使用建议说明:给孩子说明规则以后,可以让他们自己写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先排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只有一层时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只有两层时此外层不超过2个)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这种结构叫稳定结构。当然,稳定
是相对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使用建议说明:以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例讲解,为后面的化合价铺垫。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①阳离子(由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②阴离子(由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①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离子的表示形式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3)表示意义的注意事项: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①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②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Ca2+.Al3+等, 阴离子:Cl-、S2-等。
(4)常见的原子团离子: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 铵根离子
使用建议说明: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或与学生互动练习。
下列各元素中,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A、Ar  B、O  C、Na D、Al
【答案】A
【解析】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稳定的结构。
填写下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 质子数 中子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硫 16 32
Na 11 12
铁 30 26
【答案】第一行:S;16;16;16;第二行:钠;11;11;23;第三行:Fe;26;26;56;
【解析】(1)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硫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1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2;故答案为:S;16;16;16;
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1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3;故答案为:钠;11;11;23;
(3)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铁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2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6;故答案为:Fe;26;26;56;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属于 ________(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写出该粒子的符号 ___________,该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答案】阳离子;Mg2+;MgO
【解析】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可以知道:该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10,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为阳离子,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元素为第12号元素,即为镁元素,所以该粒子的符号为:Mg2+;镁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2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该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④⑤ C、③⑤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故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选项说法正确。
使用建议说明: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3个难度层次:易,中,难。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3、1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当一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的离子
【答案】
1、D 2、A 3、D
【解析】
1、原子的结构都有一个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只有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一个稳定结构,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上。
2、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电子数变了,化学性质也不相同,但质子数不变。
3、本题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得出,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4、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5、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6、元素Z的核电荷数为8,阴离子Z2-与元素Y的阳离子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
【答案】
4、D 5、D 6、13
【解析】
4、此题考查由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去判断粒子种类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判断粒子种类(分子、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依据是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大小。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呈中性,为分子、原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带正电荷,为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带负电,为阴离子。
5、此题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种类、粒子种类、元素的性质以及结构的稳定性。解题的关键在于:
(1)由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差值判断粒子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①②为原子,而③为阳离子。
(2)由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核内质子数不同,则表示不同元素。
(3)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③为金属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如①②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粒子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称为“8电子稳定结构”。
6、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形成离子时失去或得到的电子的数目,又Z2-的核外电子数为8+2=10,设Y的核电荷数为b,则Y3+核外电子数为b-3,又Z2-与Y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8+2=b-3,因此b=8+2+3=13。
7、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如下表所示。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带负电荷的原子属于阴离子。还能总结出:
粒子结构示意图
粒子类型 阴离子 阴离子 原子 阳离子 阳离子
粒子所带电荷 2个单位负电荷 1个单位负电荷 不带电 1个单位正电荷 2个单位正电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__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有________,达到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________。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带正电荷的原子属于阳离子;
(2)最外层为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中性原子;
(3)核电荷数大于电子总数的原子带正电荷;
(4)第一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5)离子所带电荷与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有关;
8、②⑤⑥ ③ ①④ ④⑤ ①③④ ?①③④
(1)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3)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原子中除稀有气体外,其余的一般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
【解析】
7、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如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离子类型与所带电荷的关系,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等。
8、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必相同。由于原子呈电中性,对阳离子而言,核电荷数必大于核外电子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可以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粒子的带电性等方面加以考虑。
使用建议说明: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针对这节课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复习提问等,以达到让学生课上掌握的目的,同时可以对下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铺垫,以体现出本节课内容与下节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
2、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3、常见的离子
使用建议说明: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掌握好的同学可以适当的布置难度大一些的作业,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以基础题和巩固题目为主,但是一定要控制作业的数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不要超过5题,这样学生才能保证做题的质量。
1、原子由______ 和 ______构成,二者 ________因而原子呈电中性.阳离子带正电是因为质子数 ______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是因为质子数_______ 电子数。
2、已知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一个原子中,电子数为(  )
A、1 B、2 C、3 D、5
3、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阳离子、阴离子等微粒填写下空格:
①构成物质最多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②带正电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不显电性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带负电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原子核由 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⑥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⑧铁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答案】
1、带正电的原子核 ; 带负电的电子 ; 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 大于 ; 小于
2、B
3、①分子;②原子核;质子;阳离子;③分子;原子;中子;④电子;阴离子;⑤质子;中子;⑥电
子;⑦分子;⑧原子.
硒元素有防癌的作用,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粒子所代表的元素与硒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的是( )
A、 B、 C、 D、
5、完成下列表格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钠 11 23
铁 30 26
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是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属于______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__电子。
【答案】
4、B
5、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6、阴离子;非金属;得
7、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
8、下列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B C D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可查元素周期表)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四种元素中,原子的结构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_____________;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
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
(2)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3)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10、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有__________。

分析以上各图,请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3 10
(2)10 氩
(3)每一周期当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8、(1)氧(O) 氖(Ne) 钠(Na) 硫(S)
(2)B C A、D
9、(1)10 (2)12 (3)9
10、②⑤⑥ ①④ ④⑤
(1)原子整体上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3)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原子中除稀有气体外,其余的一般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此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在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和比较失败的地方进行反思总结,同时也可以利用问卷星或调研表等对学生进行调研,以便于更好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