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实验能证明的是 ( )
A.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B.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C.燃烧需要有助燃剂 D.燃烧需要火焰与可燃物直接接触
2.孔明灯的火焰温度可达到3O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灯罩的着火点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60℃时仅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低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4.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5.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右侧木炭燃烧时,发白光
B.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C.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6.依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 O2 片刻,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中红磷不燃烧,b 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对比过程①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对比过程②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助燃剂
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 ( )
8.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
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
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
9.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
B.图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10.“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二、实验探究题
11.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催化剂
【实验2】
(1)370
(2)第3次与第2次比较,加入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体体积不同,第4次、第5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合理即可)
【分析讨论】NaClO+H2O2=NaCl+H2O+O2↑
【拓展反思】
(3)AC
【解析】【实验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利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
【作出猜想】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实验2】根据题表数据分析,第3次与第2次比较,加入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体的量第3次较第2次少,说明次氯酸钠参与了反应,且第3次时次氯酸钠已经反应完毕,第4次再加人5mL过氧化氢溶液后不发生反应,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增加量等于第4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5mL),所以x=365+5=370。
【拓展反思】
(3)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可以反应,说明不同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使用84消毒液时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酒精易燃易爆,使用医用酒精时应远离明火;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擦拭。
2.【答案】
(1)2H2O202↑+2H2O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3)4P+5O22P2O5【拓展与迁移】白磷可能不足(或其他合理
【答案】)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烧杯内水的温度为30℃,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白磷不燃烧。
(2)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水中的白磷能燃烧是因为白磷能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3.【答案】
(1)2Mg+O22MgO
(2)部分反应产物扩散到空气中
【实验探究】B中产生气泡,A中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与交流】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拓展延伸】大于
【解析】【实验探究】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合结论知实验现象是B中产生气泡,A中酚酞溶液变红。
【拓展延伸】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大于1/5,这是因为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消耗了一些氮气。
4.【答案】【猜想与论证】猜想1
(2)①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柱 ③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④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⑤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则是氧气猜想Ⅱ
(3)不适合
【分析与反思】
(1)加热(或加入催化剂)
(2)集气瓶内预先没有装满水(合理即可)
【解析】【猜想与论证】猜想I中,加热过氧化钙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同。猜想Ⅱ中,由实验可知,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速率太慢,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升高温度或加合适的催化剂等。
(2)猜想I的实验中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预先没有装满水或当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气体等。
5.【答案】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正确;B、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C、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正确;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不是防止爆炸,是为了证明燃烧需要氧气,错误;故选:D。
6.【答案】B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程①中a、b处的红磷都没有燃烧,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程②a、b 装置中,a 中红磷不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 中红磷燃烧是因为温度到达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D、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7.【答案】D
【详解】A、①和②中的白磷都不能燃烧,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故A错误;B、②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③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所以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故B错误;C、②和④中的区别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故C错误;D、③和④中的区别是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就是说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A. 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③④,①②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错误;B. 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错误;C. 实验②和④证明燃烧需要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③④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省略实验①也强探究燃烧的条件,故正确;D. 实验④中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本实验中②为对照组,①②要形成对照,所以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缺少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不能燃烧,故正确;B、②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C、①中水为热水,但无氧气,不能燃烧,③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①和③对比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故错误;D、②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③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10.【答案】D
【解析】A. 纸张是可燃物,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A错误。B.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没达着火点。故B错误。C不是.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故C错误。D.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故D正确。
11.【答案】【进行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
【现象与结论】
(1)2H2O22H2O+O2↑
(2)MnO2>KI>FeCl3
(3)实验2
【解析】【进行实验】在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操作中,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现象与结论】
(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浓度、催化剂的用量都相同时,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所以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MnO2>KI>FeCl3。
(3)分析表中实验可知,实验3反应过于剧烈,4、5太慢,实验1与实验2相比,实验2最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