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酯类的是
A.CH3OCH3 B.CH3COOH C. D.CH3COOC2H5
2.2023年4月22日,中国海军举行海军成立纪念日舰艇开放日活动,下列开放日展示的物品不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直8直升机驾驶舱前的硅酸盐玻璃 B.防毒面具上的橡胶软壳
C.由功能纤维制成的防护服 D.由涤纶布制成的国旗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C.乙炔的结构式H-C≡C-H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
B.乙烯比乙烷化学性质更稳定
C.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褪色,乙烷则不能
D.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
6.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治疗坏血病,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B.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C.维生素C不可能发生水解反应
D.维生素C能发生氧化反应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表示为
B.由H和Cl形成HCl的过程是
C.、中都有共价键
D.乙烯的球棍模型是
8.某有机物加氢反应后生成(CH3)2CHCH2OH,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2=C(CH3)CH2OH B.CH3CH2CH2CHO
C.(CH3)2CHCOOH D.(CH3)3CCHO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B.NH3的结构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CO2的电子式:
10.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中制取的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NH3的球棍模型: D.CO2的比例模型:
11.聚乙烯可用于制成食品包装袋;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常温下为液态。下列关于聚乙烯和四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可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取代反应
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四氯乙烯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作用,聚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2.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 )
A. B.CH3CH2NO2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
B.HClO的结构式为H—Cl—O
C.NH4Cl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D.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增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灶改烧天然气时,应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二溴乙烷,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是一种混合物,常含有苯、苯的同系物及烃的衍生物
D.分子式为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15.下列物质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①苯②乙烯③FeBr2溶液④NaOH溶液⑤AgNO3溶液⑥镁粉⑦甲烷
A.①⑦ B.①③⑦ C.①⑥⑦ D.①
1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环己烷中键数目为
B.1mol甲烷和1mol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数目为
C.3.2g乙醇和1.4g二甲醚组成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D.0.5mol乙烯被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完全吸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
17.关于下列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丙烯酸乙酯的单体是CH2=CHCOOCH2CH3
B.聚丙烯酸乙酯是由其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
C.聚丙烯酸乙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聚丙烯酸乙酯的链节为—CH2CHCOOCH2CH2—
18.甲烷、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是同分异构体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甲烷和乙烯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
D.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
19.如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M,在试管N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气体 M中试剂 N中试剂
A SO2、CO2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B Cl2、HCl 浓硫酸 淀粉-KI溶液
C NH3、CO2 浓硫酸 酚酞试液
D C2H4、CH4 酸性KMnO4溶液 溴的CCl4溶液
A.A B.B C.C D.D
2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原子数目为
C.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工业合成氨时,与足量的反应后,电子转移数为
21.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B 向盛有溴水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乙烯 溴水褪色
C 向盛有蔗糖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D 向盛有干燥的氯气集气瓶中加入一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A.A B.B C.C D.D
2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个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称取4.0 gNaOH固体
B 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 稀释浓硫酸
C 向一定量蔗糖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加热5 min后,再液加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
D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试管底部,试管中加碎瓷片,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物中有不饱和烃
A.A B.B C.C D.D
2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NH4Br 的电子式: B.SO2分子的比例模型:
C.18O2-的结构示意图: 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Cl
24.下面所写的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其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HNO3 +H2O 取代反应
B.2CH3CHO+O2 2CH3COOH 氧化反应
C.CH2=CH2+Br2 → CH3CHBr2 加成反应
D.HCOOCH3CH2+H2O HCOOH+CH3CH2OH 取代反应
25.关于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说法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形成σ键属于极性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属于非极性键
B.C-H之间是sp-s形成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不同
C.(CN)2与乙炔都属于直线型分子,所以(CN)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2个π键
D.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小,乙炔分子三键的键能小于C-C单键的键能的3倍,所以乙炔化学性质活泼易于发生加成反应
二、填空题
2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下列4种有机物:①乙炔 ②乙二醇 ③甲苯 ④苯酚,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1)用做汽车防冻剂的是 ;
(2)可用于杀菌消毒、制造阿司匹林等,俗称石炭酸的是 ;
(3)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的是 。
(4)制造烈性炸药TNT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乙醇(CH3CH2OH)既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工业上可用乙烯制备乙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加成”或“取代”)。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试回答:
方法一:乙烷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
方法二:乙烯制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
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第 种方法制备氯乙烷更好。
(3)萃取是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某学生拟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Br2,判断该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
28.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发酵法制备。以乳酸()为原料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而且在哺乳动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乳酸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乳酸可与金属钠、溶液反应,等物质的量的乳酸分别与和溶液反应时,消耗 。
(3)乳酸能与铁粉反应制备一种补铁药物乳酸亚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一种比乳酸少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
(5)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内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丙烯酸()。由丙烯酸一步制得聚丙烯酸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下列关于丙烯酸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丙烯酸可使溴水或酸性溶液褪色,二者的原理相同
B.丙烯酸可与新制反应
C.一定条件下,丙烯酸与反应可能得到两种有机物
D.丙烯酸与为同种物质
聚丙烯酸可用于配制某些高档商品的涂饰剂、制取丙烯酸树脂漆等。写出聚丙烯酸的结构简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CH3OCH3中的官能团是醚键,不属于酯类,A项错误;
B.CH3COOH中的官能团是羧基,不属于酯类,B项错误;
C.中的官能团是羰基,不属于酯类,C项错误;
D.CH3COOC2H5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名称是乙酸乙酯,属于酯类,D项正确;
答案选D。
2.A
【详解】A.硅酸盐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
B.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
C.功能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
D.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该模型为CH4分子的球棍模型,A错误;
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B错误;
C.乙炔中含碳碳叁键,结构式为H-C≡C-H,C正确;
D.乙烯中含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D错误;
答案选C。
4.B
【详解】A.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乙炔是直线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B。
5.B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乙烷中均为单键属于饱和烃,故A正确;
B.乙烯有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取代反应,故乙烯的性质比乙烷的不稳定,故B不正确;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被氧化,故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不能使其溶液褪色,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故为平面结构,乙烷分子是空间立体结构,故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 从图示结构简式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A正确;
B. 已知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治疗坏血病,故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B正确;
C. 维生素C含有酯基,故可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D. 维生素C含碳碳双键和多个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7.C
【详解】A.中Z代表质子数,即原子序数,A代表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钠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所以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可表示为,A项错误;
B.共价键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不存在电子的得失,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则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 ,B项错误;
C.、中都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C项正确;
D.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且没有线表示化学键,因此该模型可以表示乙烯的空间充填模型,D项错误。
故选C 。
8.A
【详解】A.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为(CH3)2CHCH2OH,故A符合题意;
B.该物质含有醛基,与氢气加成产物为CH3CH2CH2CH2OH,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中双键结构为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含有醛基,与氢气加成产物为(CH3)3CCH2OH,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B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A错误;
B.氨气分子中为共价键,其分子中含有3个N-H键,NH3的结构式,故B正确;
C.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B。
10.A
【详解】A.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正确;
C.NH3为三角锥形,球棍模型为: ,故C正确;
D.CO2是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为C,并且C的原子半径大于O,其比例模型为 ,故D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A.聚乙烯由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四氯乙烯由乙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A错误;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B错误;
C.聚乙烯中无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
D.四氯乙烯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作用,用于衣物干洗剂,聚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于食品包装袋,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 是磷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的酯,属于酯类,A项不符合题意;
B. CH3CH2NO2属于烷烃的衍生物,不属于酯类,B项符合题意;
C. 是醇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属于酯类,C项不符合题意;
D. 是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名称为甲酸甲酯,属于酯类,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3.C
【详解】A.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氯化钙的电子式为:,A错误;
B.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共用1对电子,HClO的结构式为H—O—Cl,B错误;
C.氯化铵中有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有氮氢共价键,C正确;
D.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出现反常,D错误;
答案选C。
14.C
【详解】A. 煤气成分为CO和,或完全燃烧需,而完全燃烧需,所以为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应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进气量,A错误;
B. 苯与溴水混合,由于萃取作用而分层,不会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是一种混合物,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苯、苯的同系物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物,C正确;
D. 分子式为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也可能是酯,因为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15.A
【详解】①苯不与溴水反应,①项选;
②乙烯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②项不选;
③FeBr2溶液可以和Br2反应生成FeBr3,③项不选;
④溴水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NaBrO和H2O,④项不选;
⑤AgNO3溶液和溴水反应生成AgBr沉淀,⑤项不选;
⑥溴水中含有HBr、HBrO,可以和镁粉反应生成MgBr、Mg(BrO)2和H2,⑥项不选;
⑦甲烷为饱和烃,不与溴水反应,⑦项选;
答案选A。
16.C
【详解】A.标准状况下环己烷是液体, 2.24L环己烷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A错误;
B.1mol甲烷和1mol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氯代烷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根据碳守恒,充分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数目小于,故B错误;
C.乙醇和二甲醚是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共价键数都是8,3.2g乙醇和1.4g二甲醚组成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故C正确;
D.乙烯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1个键、溴分子断裂1个Br-Br键,0.5mol乙烯被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完全吸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故D错误;
选C。
17.D
【详解】A.该物质是CH2=CHCOOCH2CH3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故聚丙烯酸乙酯的单体是CH2=CHCOOCH2CH3,A正确;
B.该物质是CH2=CHCOOCH2CH3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故聚丙烯酸乙酯的单体是CH2=CHCOOCH2CH3,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B正确;
C.聚丙烯酸乙酯分子中无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及醇羟基,故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D.链节是最小的重复单元,根据聚丙烯酸乙酯结构简式,可知其链节是,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8.B
【详解】A、甲烷和乙烯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选A;
B、甲烷不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烯能,所以能区别甲烷和乙烯,故选B;
C、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是取代反应,故不选C;
D、乙烯和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不选D。
答案选B。
19.B
【分析】A.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二者与浓硫酸都不能反应,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
C.氨气与浓硫酸反应;
D.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详解】A.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硫酸,因此乙中无现象,A不符合题意;
B.Cl2、HCl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色,N中现象明显,B符合题意;
C.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铵,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为不变色,N中现象不明显,C不符合题意;
D.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产生CO2,CO2、CH4与溴水不反应,N中无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实验能力。
20.C
【详解】A.由可知,浓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但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不再发生,因此转移电子数小于,A错误;
B.标况下为液体,中所含原子数不是,B错误;
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4个H原子,则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所含氢原子数为,C正确;
D.工业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转移电子数小于,但不一定为,D错误;
故选C。
21.D
【详解】A.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2Fe3++Fe=3Fe2+,溶液黄色消失,由于Fe3+已经反应完,因此加入KSCN溶液后无明显变化,A正确;
B.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溴水褪色,B正确;
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蔗糖变黑,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SO2,体积膨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正确;
D.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D错误;
故选D。
22.D
【详解】A.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A错误;
B.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水中,否则会酸滴飞溅,造成威险,B错误;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时,应该先加入NaOH将催化剂硫酸中和,然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加热,C错误;
D.由于饱和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不饱和烃能使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若产生的气体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3.D
【详解】A.NH4Br 电子式中铵根离子和溴离子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电子,并用[ ]括起来,表示为,故A错误;
B.SO2分子的S的半径比O的大,故B错误。
C.O原子含有8个电子,故18O2-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氯原子含有17个电子,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可表示为35C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4.B
【详解】A.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故A错误;
B.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 2CH3COOH,故B正确;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 → BrCH2CH2Br,故C错误;
D.在稀硫酸作用下,甲酸乙酯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CH3CH2+H2O HCOOH+CH3CH2OH,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硝基苯中硝基的氮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不是氧原子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25.D
【详解】A. 碳碳三键由1个σ键和2个π键构成,这两种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A错误;
B. s电子云为球对称,p电子云为轴对称,但σ键为镜面对称,则sp-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错误;
C. (CN)2的结构简式为:,即该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氮三键和一个碳碳单键,则该分子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C错误;
D. 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小,乙炔分子三键的键能小于C-C单键的键能的3倍,则乙炔分子的三键中的π键易断裂,所以乙炔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26. ② ④ ①
【分析】(1)乙二醇可用做汽车防冻剂;
(2)苯酚俗称石炭酸;
(3)乙炔焰温度很高,可达到3000多度;
(4)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 三硝基甲苯,为烈性炸药TNT。
【详解】(1)用做汽车防冻剂的是乙二醇;
故答案为②;
(2)可用于杀菌消毒、制造阿司匹林等,俗称石炭酸的是苯酚;
故答案为④;
(3)乙炔焰温度很高,可达到3000多度,可以用于切割金属,则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的是乙炔;
故答案为①;
(4)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 三硝基甲苯,为烈性炸药TNT,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27.(1)加成
(2) CH3CH3+Cl2CH3CH2Cl CH2=CH2+HClCH3CH2Cl 二
(3) 否 乙醇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分析】(1)
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中乙烯中碳碳双键打开分别加上原子或原子团,属于加成反应。
(2)
乙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乙烯可以和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烷,故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乙烷的取代反应会有副产物产生,故第二种方法较好。
(3)
乙醇不能萃取溴水中的Br2,故答案为"否",判断的理由是乙醇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等萃取。
28.(1)羟基、羧基
(2)2∶1
(3)
(4)
(5) 加聚反应 AD
【详解】(1)根据乳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羧基。
(2)乳酸中的羟基、羧基都能和Na反应,乳酸中的羧基能与NaOH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乳酸分别与Na、NaOH溶液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乳酸中的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从而与Fe反应生成乳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4)比乳酸少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则该同系物的结构与乳酸相似,也含有羟基和羧基,该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OOH。
(5)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
A.丙烯酸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氧化反应使其褪色,两者的原理不同,A错误;
B.丙烯酸中含有羧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B正确;
C.丙烯酸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物质可能为HOCH2CH2COOH或CH3CH(OH)COOH,C正确;
D.丙烯酸和HCOOCH=CH2的结构简式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而不是同种物质,D错误;
故答案选AD。
丙烯酸中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则聚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