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碳60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纯净 无色 透明、 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几乎不导电,用作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
(2)石墨: 深灰 色,有 金属 光泽,不透明的 细鳞片 状固体,质 软 ,有滑腻感,用作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1)原因:木炭和活性炎都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它们具有 疏松多孔的 结构。
(2)应用:活性炭用在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注意: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
②“碳"指的是元素,“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等。
③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不但吸附固体小颗粒,也吸附气体分子。
④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C60:分子形似足球状,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城。
4.碳的稳定性
稳定性:碳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成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接触,都不易起反应。注意: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5.碳的可燃性
可燃性: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②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2CO;
注意: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都会放出热量,只是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6.碳的还原性
(1)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实验现象为 黑色粉末变红 ,化学方程式为2CuO Cu+CO2
(2)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 被夺去的反应。木炭使氧化铜还原成铜,木炭具有还原性。
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失去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得到氧后的生成物叫做氧化产物,失去氧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
(3)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 CO2;
考点1 认识碳的单质
1.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答案】B
【解析】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故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原子.故选B.
2.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答案】A
【解析】A、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所以,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材料.所以,石墨烯的硬度大于金刚石,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石墨烯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D错误.故选A.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它们是由同种的碳原子构成,原子的大小相同,组成元素相同。
故选A。
4.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质地较软 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 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错误;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确;C.金刚石加工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加工为钻石可作为装饰品,正确;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可燃烧,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D
【解析】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是错误的叙述,因为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是错误的叙述,氧气和臭氧放到一起为混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是错误的叙述,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6.石墨纸是高碳磷片石墨经化学处理,高温膨胀轧制而成,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片,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及针对个人的助理设备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不符合题意;
C、石墨纸主要由石墨制取,是一种环保材料,不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符合题意。故选D。
7.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所以错误.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其结构不同,所以正确.
C、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是因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原子都是碳原子,本身没有差别,所以错误.
D、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错误.
故选B.
考点2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8.碳单质存在形式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下图中体现活性炭用途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由于石墨很软,具有深灰色,可用作铅笔芯,体现了石墨的用途,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体现了石墨的用途,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作玻璃刀.体现了金刚石的用途,故不符合题意;
D、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器的吸附剂,体现活性炭的用途,故符合题意。
9.如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答案】B
【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B选项正确。故选B。
10.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与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
A.吸附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具有导热性,可以制炊具
B.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油墨
C.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答案】C
【解析】A、铁具有导热性,可以制炊具。故 A 说法正确;
B、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油墨,故 B 说法正确;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有滑腻感可用来做润滑剂),可用来作电极,故 C 说法错误;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C。
12.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和金刚石化学性质相似,由此推知金刚石可能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填“原子”或“分子”) 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 途_____。
(4)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例如: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2 CO2 分子 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 CO 有毒,CO2无毒或 CO 可燃,CO2 不可燃(合理即可)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包括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性质之一是C+O2CO2(答案不唯一)
(2) 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
活性炭的用途为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
(4) 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例如:CO有毒,CO2无毒或 CO可燃,CO2不可燃或CO有还原性,CO2无还原性(合理即可);
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3 碳单质的稳定性
13.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具有氧化性
【答案】A
【解析】用墨汁画的国画不易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A。
14.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 )
A.铅笔 B.纯蓝墨水
C.碳素墨水笔 D.圆珠笔
【答案】C
【解析】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重要文件资料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1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答案】C
【解析】“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钻石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因此答案选C。
1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答案】D
【解析】A、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但是足球不是由C60构成的,错误;B、 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 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C、 C60这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错误;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故选D。
17.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0个碳原子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1)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4 碳单质的可燃性
18.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④⑥
【答案】D
【解析】①做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正确;
②做滤毒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正确;
③制作固体润滑剂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不正确;
④做燃料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⑤制作装饰品是金刚石被精心琢磨后,可以从多个角度反射光线而显得十分璀璨夺目,属于物理性质,故不正确;
⑥冶炼金属是利用碳单质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⑦制作染料利用碳的颜色是黑色,可做黑色染料,属于物理性质,故不正确。
故选D。
19.“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碳海绵” 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正确,B、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是灰黑色固体,正确,C、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应不溶解于水,错误,D、碳海绵属于碳单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故选C
20.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3:4 D.3:8
【答案】A
【解析】碳充分燃烧时,C+O2CO2,一个碳原子跟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分子二氧化碳,即一个碳原子消耗两个氧原子;
碳不充分燃烧时,2C+O22CO,一个碳原子跟一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分子一氧化碳,即一个碳原子消耗一个氧原子;
由于两份碳的质量相等,碳原子的质量一定。
设每份碳中碳原子的个数为x,则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氧原子的质量×2x):(氧原子的质量×x)=2:1
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2:1。故选A。
考点5 碳单质的还原性
21.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 B.C C.Si D.CO
【答案】B
【解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 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
22.如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实验时,大试管中红色粉末变黑
C.该反应中CuO中的氧被C夺去
D.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答案】B
【解析】A、为使反应充分,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故A正确;
B、实验时,氧化铜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呈黑色,铜呈紫红色,大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故B错误;
C、该反应中CuO中的氧被C夺去,生成了二氧化碳,故C正确;
D、酒精灯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故D正确。故选B。
2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
B.黑色粉末逐渐变色
C.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
【答案】D
【解析】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既体现碳化学性质,又体现用途,故正确;
B、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为红色,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故正确;
C、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D、检验结束后,为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应先移开试管,再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24.已知:2CuO+C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t1时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发生反应,选项正确;
B.反应中铜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所以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b是CuO、C两种之和,是反应物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为零,而不是固体混合物,固体混合物是氧化铜和铜,最终不可能为0,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且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正确,故选C。
25.一定量的碳与8.0g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反应前后测定装置Ⅰ、Ⅱ的质量记录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Ⅰ 56.3 55.2
装置Ⅱ 242.9 243.7
A.I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B.网罩的作用是防止火焰熄灭
C.反应后Ⅰ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D.生成的气体可能是和CO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Ⅰ中减少的质量是碳、氧元素的质量,故A不正确;
B、网罩的作用是提高火焰的温度,故B不正确;
C、装置Ⅰ中减少1.1g,装置Ⅱ中增加0.6g,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说明碳过量,所以反应后Ⅰ中固体成分是碳和铜,故C不正确;
D、装置Ⅰ中减少1.1g,装置Ⅱ中增加0.6g,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
26.如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1)高温加热过程中,你看到现象
(2)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用到金属网罩,它的作用是
(4)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木炭具有 性质.
【答案】(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CuO+C2Cu+CO2↑;(3)提高火焰温度(4)还原性.
【解析】(1)氧化铜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
(3)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提高火焰温度.
(4)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木炭具有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
27.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用化学式表示C、D两种物质:C:_____D: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被还原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O2 Cu 2CuO+C2Cu+CO2↑ Cu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A、B为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反应会生成D为红色单质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A和B是氧化铜、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CO2;D是Cu;故填:CO2;Cu。
(2)反应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该反应中,氧化铜提供氧元素,被还原。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2CuO+C2Cu+CO2↑;CuO;CO2+Ca(OH)2=CaCO3↓+H2O。
考点6 常见的碳单质及其性质
28.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正确;
B、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是电的良导体,选项错误;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选项正确;
D、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因此可用来裁玻璃,选项正确;
故选B。
29.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不同的
B.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这四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石墨、碳60、碳纳米管都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从图示知,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结构不同,即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正确;
C、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故选项错误;
D、四种物质都是只由碳元素组成,但结构不同是不同碳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30. “”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填写表中相对应的内容。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炭黑
结构 ③_____(填文字) 碳原子
性质 ①_____ 质软、滑腻感 吸附性 ④_____
用途 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等 ②_____ 吸附剂 制墨,用于书写的字长期保存不褪色
【答案】疏松多孔 很硬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铅笔芯(或做润滑剂)
【解析】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灰黑色,不透明固体,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木炭疏松多孔,可以做吸附剂,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炭黑
结构 ③疏松多孔 碳原子
性质 ①很硬 质软、滑腻感 吸附性 ④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 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等 ②制铅笔芯(或做润滑剂) 吸附剂 制墨,用于书写的字长期保存不褪色
31.已知木炭粉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红棕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
(4)如果3.2 g该红棕色粉末与碳充分反应,测得澄清石灰水增重1.32 g,则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30%
【解析】(1)为避免管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通入性质稳定的氮气把管内空气全部排出,故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通入氮气,赶尽管内空气。
(2)在加热条件下,炭粉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可以防止空气进入,从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对红棕色粉末中氧的检验与测定;而潮湿的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影响澄清石灰水质量的变化,而使数据不准确而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故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空气中氧气与炭粉反应,氮气中的水分也会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4)测得石灰水增重1.32g,即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32g;生成的1.32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氧化铁中,则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96g,故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1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碳60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纯净 无色 透明、 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几乎不导电,用作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
(2)石墨: 深灰 色,有 金属 光泽,不透明的 细鳞片 状固体,质 软 ,有滑腻感,用作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1)原因:木炭和活性炎都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它们具有 疏松多孔的 结构。
(2)应用:活性炭用在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注意: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
②“碳"指的是元素,“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等。
③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不但吸附固体小颗粒,也吸附气体分子。
④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C60:分子形似足球状,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城。
4.碳的稳定性
稳定性:碳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成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接触,都不易起反应。注意: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5.碳的可燃性
可燃性: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②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2CO;
注意: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都会放出热量,只是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6.碳的还原性
(1)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实验现象为 黑色粉末变红 ,化学方程式为2CuO Cu+CO2
(2)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 被夺去的反应。木炭使氧化铜还原成铜,木炭具有还原性。
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失去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得到氧后的生成物叫做氧化产物,失去氧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
(3)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 CO2;
考点1 认识碳的单质
1.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2.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4.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质地较软 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 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6.石墨纸是高碳磷片石墨经化学处理,高温膨胀轧制而成,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片,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及针对个人的助理设备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7.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考点2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8.碳单质存在形式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下图中体现活性炭用途的是( )
A.A B.B C.C D.D
9.如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10.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与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
A.吸附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具有导热性,可以制炊具
B.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油墨
C.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12.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和金刚石化学性质相似,由此推知金刚石可能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填“原子”或“分子”) 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 途_____。
(4)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例如: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碳单质的稳定性
13.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具有氧化性
14.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 )
A.铅笔 B.纯蓝墨水
C.碳素墨水笔 D.圆珠笔
1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1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17.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 碳单质的可燃性
18.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④⑥
19.“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0.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3:4 D.3:8
考点5 碳单质的还原性
21.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 B.C C.Si D.CO
22.如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实验时,大试管中红色粉末变黑
C.该反应中CuO中的氧被C夺去
D.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
B.黑色粉末逐渐变色
C.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
24.已知:2CuO+C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25.一定量的碳与8.0g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反应前后测定装置Ⅰ、Ⅱ的质量记录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Ⅰ 56.3 55.2
装置Ⅱ 242.9 243.7
A.I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B.网罩的作用是防止火焰熄灭
C.反应后Ⅰ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D.生成的气体可能是和CO的混合物
26.如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1)高温加热过程中,你看到现象
(2)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用到金属网罩,它的作用是
(4)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木炭具有 性质.
27.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用化学式表示C、D两种物质:C:_____D: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被还原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考点6 常见的碳单质及其性质
28.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29.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不同的
B.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这四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同一种物质
30. “”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填写表中相对应的内容。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炭黑
结构 ③_____(填文字) 碳原子
性质 ①_____ 质软、滑腻感 吸附性 ④_____
用途 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等 ②_____ 吸附剂 制墨,用于书写的字长期保存不褪色
31.已知木炭粉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红棕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
(4)如果3.2 g该红棕色粉末与碳充分反应,测得澄清石灰水增重1.32 g,则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