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17:33:16

文档简介

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00后’青年面临的考验比上一代人更具挑战性”于文无据)
2.D(A项“而年轻一代则秉持‘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曲解原文。材料一中只是说“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混合价值’取向”;B项“也就把握了青年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错误。由材料一可知,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但推断不出“也就把握了青年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C项强加因果)
3.B(材料二以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青年的表现为切入点,论述了中国青年与时代、民族的关系,同时中国青年也是未来的创造者)
4.①首先指出了近十年来“‘00后’一代”出现了“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②然后列举了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思想行为呈现出的新特征、新变化;③接着分析社会重要事件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④最后总结了观察“‘00后’一代”价值取向之演变需要将这一代青年人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考察。(每点1分,共4分)
5.①苏翊鸣等人在赛场上用勇气和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青年的精神风貌,宣传他们能增强当代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②“00后”一代具有崇拜偶像、“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的特征,宣传他们可以为“00后”青年做出热血奋斗、谱写“最燃”青春的榜样;③苏翊鸣等人的优秀事迹是与人的价值追求强烈勾连的重要事件,宣传他们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建构有重要渗透作用。(每点2分,共6分)
6.B(“把村子的名字看得比命还重要”曲解原文;“他明知道那天大坝合龙村子会被淹,还选择回到老屋找族谱”于文无据)
7.B(“寻根之时内心的悲凉心情”错误)
8. ①构建矛盾冲突,制造情节上的紧张。开头以罗本宗老人失踪的情节制造紧张气氛,后又以罗本宗老人摔伤了腿加重抢救族谱的紧迫感;②巧妙运用时间概念,制造紧张氛围。比如“今天下午六时,麒麟谷谷口的大坝合龙”“离合龙只有九个小时了”“五点还差十分”等;③抓住典型动作,表现时间的紧迫。比如罗广文跳下车后“撒腿”就跑的动作,背上罗奉宗老人后“一路跌跌撞撞”;④通过人物语言,表现紧迫感。比如罗广文的话“叔公,快走,要合龙了”“还要快,六点合龙哩”。(一点2分,概括结论1分,分析说明1分;任答两点即可满分)
9. 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族谱重要性:比如老人“雷急火急地赶回来”不顾生命危险抢救族谱、族谱所藏之地具体情况、罗广文包裹族谱等细节都凸显了族谱的重要性;②通过罗奉宗老人对族谱意义的解释,具体说明了族谱对后代子孙的重要性;③通过最终族谱的取回促使长乐村改回原来的名字“罗家村”的结局,证明了族谱的重要性。(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10.C
11.A(“涕”在文中是动词,意思是哭泣。成语“涕泗滂沱”是指眼泪、鼻涕流得很多,形容哭得很厉害;“涕泗”是名词,指眼泪和鼻涕)
12.D(“他终其一生都未再造反”错误,原文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13. (1)臣怎敢不竭尽全力,忠贞不二,一直到死。(译出大意1分,译对“敢”“股肱之力”“继”各1分)
(2)通过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抓住太守成都人张裔交给吴国。 (译出大意1分,译对“因”“执”“与”各1分)
14. 审势:新遭大丧时让百姓休养生息。(1分)
攻心:①对孟获七纵七擒。(1分) ②重用夷人首领、俊杰等。(1分)
15.C(“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错。“请蝼蛄来弹琴/请蟋蟀来吹笙”中“请”字是“我”的主动行为,与上文“恋栈之情”和下文“奏一支思乡曲”连在一起,表达的是诗人对故园的眷恋)
16.①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天天为我下蛋”的小母鸡、“夜夜为我守门”的老公鹅的由衷感激和难舍之情;②与小母鸡、老公鹅的含泪告别渲染了告别时刻的忧伤,丰富了眷恋故园之情的内蕴,使情感抒发更真切、强烈和深厚;③把与“我”朝夕相伴的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具体的抒情对象,增强了诗歌内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强化了诗歌抒情性。(第一点2分,后两点每点2分,其中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概括1分,答出艺术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17. (1)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2)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3) 示例一: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示例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示例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18.C(A项“憎”正确读音为“zēng”,B项“讷”正确读音为“nè”,D项“着恼”的“着”正确读音为“zháo”)
19.B(A项“不饰雕琢”正确写法为“不事雕琢”,C项“慰籍”正确写法为“慰藉”,D项“愁怅”正确写法为“惆怅”)
20.C(身临其境:也作身历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获得某种切身感受;A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B项推己及人:本义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后引申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D项感同身受:原指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恩惠或好处一样,多用作代别人向对方表示谢意的话;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此处根据上下文语境,应填“身临其境”)
21.A(本题考查疑问代词“谁”在不同语境中表意的差别。材料中“谁才是你心中最佳的风光推广者”的“谁”表示疑问,问哪一个人。A项中的“谁”表示疑问,问哪一个人,是正确答案;B项中的“谁”表任指,表示任何人,C项中的“谁知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表示没想到;D项中的“谁”是虚指,表示不需要说出姓名的人)
22.C(原句中引号表特殊含义。“兄弟”并非实指亲缘关系,而是指维生素D与钙在体内的协同效应。A项的引号表示人物的特定称谓;B项的引号表引用了话语;C项中“北京话”并非指方言,而是指代说北京话的乘务员,引号表特殊含义。故选C;D项的引号表示强调,突出校徽上的文字)
23. ④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导致与前一句的因果逻辑倒置,应将“所以”改成“因为”;
⑥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约”或“上下”;
⑧句,“吸收很低”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吸收率很低”。
(一点2分。正确指出错误语句1分,修改正确1分)
【参考译文】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季三月,汉主(刘备)病重,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汉主对诸葛亮说:“您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使国家安定,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佐,您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材,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着说:“臣怎敢不竭尽全力,忠贞不二,一直到死。”汉主又下诏告诫太子说:“人五十而死便不叫作夭折,我年纪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有什么遗憾呢,只是挂念你们兄弟罢了。你要努力啊,要努力啊!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有才能有德行,才会使人折服。你的父亲德行浅薄,不值得你效法。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政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夏季四月,汉主(刘备)在永安宫病逝,谥号为昭烈。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大赦天下,改元为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全都由诸葛亮决定。起初,益州郡强横专行的将帅雍闿杀死太守正昂,通过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抓住太守成都人张裔交给吴国,吴国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官吏和士兵封锁辖境,坚守城池。雍闿不能进入,派同郡人孟获诱惑和煽动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纷纷跟着他叛乱。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都起兵叛乱,响应雍闿。诸葛亮因为刚刚遭逢国丧,对叛乱之人都只是抚慰而没有派兵征讨,致力于发展农业,种植谷物,坚守关隘,使百姓休养生息,百姓生活安定,粮食充足以后,再使用民力征伐。魏文帝黄初六年秋季七月,蜀汉诸葛亮(率军)到达南中,所到之处逢战必胜。诸葛亮从越嶲进兵,斩杀雍闿和高定,派庲降督益州人李恢由益州进兵,门下督巴西人马忠由牂柯进兵,击败各县叛军之后,再与诸葛亮会合。孟获收编雍闿残部,来抵抗诸葛亮。孟获素来被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信服,诸葛亮计划生擒孟获,俘获孟获后,就让他在蜀军军营之中参观,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承蒙您允许我参观军营战阵,贵军如果只是如此,我一定能够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诸葛亮把孟获放回七次,又生擒七次,最后诸葛亮仍让孟获离去。孟获却留下不走了,说:“您具有天威,南方部族不会再造反了。”诸葛亮于是到达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全都被平定,诸葛亮寻求当地首领加以任用,收服当地俊杰孟获等人,任命为地方官吏,让他们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来供给军队和朝廷使用。从此以后,直到诸葛亮去世,当地的少数民族再也没有反叛过。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价值观是青年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所在。英格尔哈特首先观察到了世界青年价值观演化。根据他的理论,“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表现、生活质量。就长期价值观变迁而言,“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有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后物质主义”取向也开始在中国“‘00后’一代”青年身上出现。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上海社会科学院“‘00后’一代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研究”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变化。第一,呈现认同传统文化与理性爱国的情感特征的同时,外来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据重要位置。第二,对社会问题看法呈现“观念分层”新特征。第三,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偶像”开始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第四,存在“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行为特征。第五,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混合价值”取向。第六,平权意识、规则意识增强的同时,对“私领域”行为态度宽容,对“公领域”道德爱憎分明。
由于“‘00后’一代”一出生就已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物质上更加丰富,上学时迎来互联网快速普及时期,眼界更为开放,导致这一代人兴趣爱好的选择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00后”仍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一代,因而也具有独生子女的特性,例如较为自我、更关注个人感受等。
从观念建构理论来考察,青年一代是历史的产物,社会重要事件给每代人的成长都烙下了时代印记。并非所有事件都和价值观念变化有关。只有那些与人的价值追求强烈勾连以及与理想蓝图相关的社会重要事件,才会反复渗入观念建构之中。总体上看,40多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变革因素已鲜明地嵌入这一代青年人的性格行为之中,造就了具有鲜明独特时代印记的“‘00后’一代”中国青年。“‘00后’一代”的成长经历了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如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返航,“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加上“00后”青春期又遇上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应用快速发展,接触到的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因此对这一代而言,如何处理、筛选触屏的海量信息比如何获取更多信息更具挑战性。
从思想品质看,“‘00后’一代”思想约束少、个性强、生活态度洒脱。从社会变化来看,市场经济规则,如自立、竞争、追求效益渗透到了这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从家庭结构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其小家庭结构与人际关系趋于简单,使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代际传递规训较少。因此,观察“00后一代”价值取向之演变,需要将这一代青年人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考察,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
(摘编自杨雄《“‘00后’一代”青年价值取向新特征》)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让我们见证了运动健儿们勇夺奖牌的荣耀瞬间,更记住了那些在赛场上坚毅果敢、无畏前行的身影,这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必然属于17岁的苏翊鸣和18岁的谷爱凌。他们用勇气和实力谱写出“最燃”的青春之歌。
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优秀的青年代表。他们让世界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盛世风华,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团结向上、自立自信和风趣幽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这样的时代造就了新一代中国青年,他们身上少了踌躇不前,多了毅然决然;少了犹豫不决,多了敢于突破;少了局促不安,多了谈笑风生、落落大方。
新时代造就了中国青年,而中国青年也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而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
青年人是圆梦人,圆梦需要魄力,需要突破自我。在参加冬奥会之前,苏翊鸣和谷爱凌已经被世人瞩目,在各自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在冬奥会这个强者云集的舞台,尽情展示自我、勇敢突破自我。取胜固然重要,但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梦想在那里,所以永不言败!事实上,在东京奥运会上,以杨倩、孙颖莎为代表的“00后”已经开始扛起中国体育的大旗,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次,冰雪之上,世界通过冬奥会再一次看到中国青年的魅力!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愿中国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摘编自刘岩《中国青年,谱写“最燃”冰雪之歌》,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2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格尔哈特认为,青年的价值观是不断演化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相关调查也证明这个
观点的正确性。
B.我国大城市“00后”思想行为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与中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等方
面的变革相关。
C.“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
重视外来文化。
D.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应用的快速发展,“00后”青年们所面临的考验,比上一代
人更具挑战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老一代持有的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而年轻一代则秉持
“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
B.青年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把握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轨迹,也就把握了青年思想行
为、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
C.人们记住了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身影,是因为他们让世界看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
的盛世风华以及优秀品质。
D.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光彩的“00后”青年一代,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
了鲜明而独特的时代印记。
3.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苏翊鸣、谷爱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中国优秀青年的代表。
B.时代造就青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青年应该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C.青年一代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造就了新一代的中国青年。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答: ▲
5.北京冬奥会期间,苏翊鸣等人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请结合材料,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谈谈宣传其优秀事迹的积极意义。(6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罗家村
聂鑫森
长乐村是原罗家村从七十里外的大楚山麒麟谷易地扶贫整体搬迁来的。麒麟谷山穷水恶,村民靠可怜的山田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交通极不好,只有缠绕不清的羊肠小道,土产品要靠挑担子运出去,还变不了几个钱。县里做出大规划,让罗家村整体搬迁,又通过专家论证,把麒麟谷谷口封起来,变成一个湖,用来发展乡村旅游业。
村民在这里住得舒适,照样分了自留地自留山,有专业种植、养殖队,孩子们可以到镇上去读书。就连老人最牵挂的祖坟,也专门安置了。谁还会有异乡客居的烦愁?
下了好些天的春雨,终于停了。四十岁出头的村支书罗广文,刚走进村办公室落座。一个青皮后生就闯进来说:“罗书记,出大事了!”
罗广文惊得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出什么大事了?”
“罗奉宗失踪了,他家的门没锁,人却不见了。邻居说,昨晚碰见他出门说要去找一样重要的东西。”罗广文说:“多叫几个人,去把他找回来!”
这个罗奉宗,按辈分是罗广文的叔公,读过私塾,当过乡政府的文书,如今八十多岁了,腿脚还算硬扎。老人是接到村委会的电话,前天才从长沙的女儿家赶回来的。村里替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过来了,门也上了锁,他可以安心住在省城。谁知他雷急火急地赶回来找到罗广文,捋着一把山羊胡子,火气冲天地说:“村主任开会去了,我找你。不要叫什么长乐村,要用老村名,罗家村是上了族谱的!”
不断有消息传来,老人没找到。
罗广文猛地一拍大腿,老人只怕是去了罗家村。他有什么金贵的东西藏在老屋里?存折?金器?现款?不可能,这些东西即便有,他去省城也会带在身上。按计划,今天下午六时,麒麟谷谷口的大坝合龙,水位都会迅速往上升,罗家村是要淹在湖底的!罗广文看看表,已是上午九点,离合龙只有九个小时了。只有向镇政府求援,借用一下那辆吉普车。两个小时后,吉普车进入麒麟谷,沿着一条窄窄的土路往山下小心滑行。
“你把车停在猴石坪,那里到罗家村,还有十里路。我下午五点前赶回,若是没来,你就赶快往回开,不要等了!”罗广文对司机说。“罗书记,你一定要赶回来!”司机回答。
车到猴石坪,罗广文撒腿就往罗家村跑去,树枝、棘丛挂得衣服哗啦啦响。
正午,他赶到罗家村。一片断垣残壁,房屋的木梁、木柱、木门和瓦,早卸下来运走了,菜畦上空无一物,只有一些院子里的树还在无忧无虑地站着。罗广文一边喊着“奉宗叔公”,奔向罗家的小院子。
“广文——我在这里——”声音从没有屋顶的卧室里传来。罗广文穿过堂屋,蹿进卧室只见罗奉宗一身破破烂烂,满脸土灰和血痕,瘫坐在卧室地上。
“叔公,快走,要合龙了!”
“不!”罗奉宗说,“我的腿跌断了,没有力气了。这里有把破锄头,快把墙角那堆破砖烂瓦扒开,里面有宝贝!”
“金银财宝也不要了,命要紧!”
“比金银财宝还金贵。快!”
罗广文抡起锄头扒开那堆砖瓦,露出一块青石板,再把青石板撬开,居然露出一个小小的石室,里面放着一个旧樟木匣。
“广文,快给我!”罗奉宗接过木匣,抽开木盖子,里面竟是一沓线古旧装书,封面上用毛笔写着“石城罗家村罗氏支谱”一行楷字。
“叔公,就为这个?你跑这么远的路,还跌断了腿!”
“这是罗氏总族谱的支谱,是罗家村的命根子。你知道吗?罗氏族人到这里来有几百年了。‘罗’字的繁体字,是张网捕鸟的意思,那是我们老祖宗谋生的手段。我们的先人,肇始于湖北枝江的罗国。罗氏子孙出过不少大人物,名将罗成,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当过岳麓书院山长的罗典……如没有这个支谱,罗家村的后人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岂不是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罗广文很感动,眼圈红了。他赶快脱下外衣,把木匣包扎好打上结,再寻根废麻绳,横竖缠扎后挂到胸前。
“叔公,我背你走。还要快,六点合龙哩!”
“我不走,我不能拖累你。只要你来拿走这木匣,我就死而无憾了。”
“叔公,我求你了!”罗广文边说边把挣扎的罗奉宗背到背上,大叫一声:“罗家村,我们走了!”
一路跌跌撞撞,赶到猴石坪时,五点差十分!
司机正在吉普车边,像一头困兽不停地在原地打转。见他们来了,赶忙去发动车,再去搀扶罗奉宗上车。车轮子转动起来,司机一踩油门,车子开始加速。“罗书记,叔公到底带回了什么好东西?”罗广文说:“命根子!”
十天后,长乐村经镇政府批准再改名为罗家村!挂牌的那天上午,村口响起经久不息的鞭炮声。
(原载于《广州文艺》2020年第1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以村落搬迁为背景,通过罗家村的搬迁以及名字的变更,告诉人们应该在社会变迁中坚守住自己的根。
B.罗奉宗老人把村子的名字看得比命还重要,他明知道那天大坝合龙村子会被淹,还是选择回到老屋找族谱。
C.从吉普车沿着土路“小心滑行”,猴石坪距离罗家村“还有十里路”来看,搬迁之前的罗家村地理位置偏远。
D.“罗家村,我们走了!”罗广文的这句独白,既是对罗家村的告别,也含有带走罗氏族谱的满足。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存折?金器?现款?不可能”,这是罗广文对老人去罗家村原因的猜测,小说借这一心理活动而进一步制造了悬念。
B.“断垣残壁”“空无一物”等环境描写体现了罗家村搬迁后的荒凉,烘托了罗奉宗再回故土寻根之时内心的悲凉心情。
C.小说情节前后照应,结尾长乐村再改名为“罗家村”,与开头罗奉宗老人强调要“要用老村名,罗家村是上了族谱的”形成照应。
D.小说运用了大量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比如罗广文坚持背罗奉宗老人赶到猴石坪时两人的语言与动作,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善良。
8.整篇小说充满了一种紧迫感,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怎样成功营造出这种紧迫感的。(4分)
答: ▲
9.小说是如何体现族谱的重要性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20分)(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五月,太子禅即位,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六年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嶲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蜀军,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B.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C.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D.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涕,文中的意思是眼泪,与成语“涕泗滂沱”中的“涕”字用法相同。
B.恨,文中指遗憾,与《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中的“恨”含义相同。
C.薄,文中指少,与《岳阳楼记》“薄暮冥冥”中的“薄”字含义不同。
D.能,文中指能够,与《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的“能”用法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主刘备病重,一方面诏令诸葛亮辅佐太子,另一方面诏令太子要与丞相一起处理国事,对待丞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B.黄初四年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位,大赦天下并加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做决定。
C.面对刘备去世、雍闿指使孟获诱惑煽动各族一起叛乱的局面,诸葛亮并不急于讨伐,而是后来借用民力,扭转局势。
D.孟获被七擒七纵后,觉得诸葛亮是具有天威之人,因此许诺南方部族不再反叛,从那之后,他终其一生都未再造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
14.文中诸葛亮的“审势”与“攻心”分别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3分)
答: ▲
三、现代诗歌阅读(9分)(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故园别(节选)
流沙河注
别了 太阳照不到的园庭
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
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
就象熟悉自己的掌纹
我熟悉庭阶上的每一个凹坑
就象熟悉自己的面影
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
在这里悄悄地结了婚
在这里歌 在这里哭
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
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
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
现在我要回城去了
眼泪滴着恋栈之情
别了 我的小母鸡
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
别了 我的老公鹅
感谢你夜夜为我守门
纸窗不须糊了 让它去破
柴灶不须烧了 让它去冷
菜园不须种了 让它明年野草青青
请蝼蛄来弹琴
请蟋蟀来吹笙
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
[注]流沙河(1931~2019),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诗中的故园指金堂县青白江区城厢镇槐树街5号的余家老宅,诗人3岁到16岁(1935~1947),36到48岁(1966~1979)生活在那里。
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既点出了告别对象,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消磨”说明这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B.园庭见证了“我”的人生经历,诗人连用六个“在这里”,写出了园庭生活的喜悦悲伤。
C.“蝼蛄”“蟋蟀”两句都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它们在“我”离开后的喜悦之情。
D.诗人不舍故园,于是在结尾写故园牵挂“我”“奏一支思乡曲入梦”,更显得真挚动人。
16.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 ▲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 ▲ , ▲ ”两句,描绘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写出了青年毛泽东对未来的无穷信心和豪情壮志。
(2)古人常以物传情,《诗经·邶风·静女》“ ▲ , ▲ ”两句中,男子通过夸赞静女所赠之物鲜艳光亮来抒发对静女的爱,显得真实有情趣。
(3)莲,也称芙蓉、荷花,是古诗文中常见的物象,或用以描绘优美的风光,或象征高洁美好的情感,如“ ▲ , ▲ ”。
五、语言实际运用(20分)
(一)语言基础夯实(本题共2小题,6分)
18.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 百舸(gě) 憎恶(zèng) 荫蔽(yīn) 撂下担子(liào)
B. 忸怩(ní) 城隅(yú) 木讷(nà) 搔首踟蹰(chí)
C. 纤细(xiān) 摈弃(bìn) 搭讪(shàn) 挥斥方遒(qiú)
D. 罅隙(xià) 着恼(zhuó) 半晌(shǎng) 磕磕绊绊(bàn)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婉转 冷漠 分辨 不饰雕琢
B. 战栗 黯淡 衷心 书生意气
C. 轰响 慰籍 张皇 五彩缤纷
D. 愁怅 峥嵘 彷徨 霞蔚云蒸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5分)
轻舟绿溪之上,乘风打太极;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草原牧场上,化身格萨尔王;身披红斗篷,策马驰骋雪原……谁才是你心中最佳的风光推广者?
最近一段时间,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纷纷扮相出镜,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成为“网红局长”,可谓“火出了圈”。“网红局长”的创意之举,的确带来了流量、形成了声势,鲜活、生动的表现,展示了特色文旅资源,迈出了成功的重要一步。而下一步的关键是,各地既要重宣介、抢占流量高地,又要重质量、做好服务保障。只有当广大游客深入其中、 ,感受到真实如一的文旅体验,才是文旅宣传与文旅发展的共赢。
20.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设身处地 B.推己及人 C.身临其境 D.感同身受
21.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谁才是你心中最佳的风光推广者”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钙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常量营养素,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建造高楼大厦的砖。有人把它叫做“骨骼的守护者”,所以身体里99%的钙都是在骨骼里。《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人一天需要的钙约为800毫克上下,而我国居民日均钙摄入量仅有388.8毫克,同时钙的吸收很低,大概只有15%。
如果有维生素D在,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它俩是“兄弟”,一起摄入,有助于人体吸收更多的钙。摄入的钙会去哪呢?有一些可能被成骨细胞“砌”到了骨头里;有一些可能变成了结石;还有一些逛游一圈,无所事事,最后便被排泄了。怎么才能让它沉积到骨骼里呢?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维生素K,它能指引着血液中的钙精准地沉积到骨骼上。要想不缺钙,饮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另外,还要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素,刺激骨骼增加钙的利用度。
22.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线处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缺点。
B.“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C.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都叫他“北京话”。
D.她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
23.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语句: ▲ ; ▲ 改为 ▲
(2)语句: ▲ ; ▲ 改为 ▲
(3)语句: ▲ ; ▲ 改为 ▲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认识我,设定好“我”,对做好“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请以“‘我’很重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正值青春时代的你的自我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