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练习(三)
班别_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分)
(2)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分(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满。 , 。(2分)
(4)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默写完整。(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 。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南极潇湘(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4)何事长向别时圆(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雾凇沆砀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在洞庭一湖 湖心亭一点
C.四时之景不同 前人之述备矣 D.野芳发而幽香 朝而往,暮而归
5.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故/自号/日醉翁也
C.巴山蜀水/凄凉地 D.不知/天上/宫阙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4分)
某学校开展主题为“逐梦九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将成立航天社。下面是征集到的航天社团备选名称,请选出你认为最适合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鲲鹏”航天社 B.“北斗”航天社C.“祝融”航天社 D.“夸父”航天社
二、阅读(46分)
(一)(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问。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一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8.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为什么?(4分)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5分)
(二)岳阳楼记(10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连月不开( )(3)春和景明( )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4分)
(三)(9分)
魏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注释]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膽基年号。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 ) (2)闻者异之( )
14.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
15.作者肯定了魏祥的哪些品格?(4分)
(四)(12分)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桨 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①裴:欧阳修的儿子欧阳装。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气索:气短。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落笔辄为人所传诵/造饮辄醉 B.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常著文章自娱
C.是时朝廷虽尝禁止/尝趋百里外 D.而人或谓之不韵/或以钱市乞之
17.请分别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三、作文(50分)。
19.经历是人生旅程中的足迹,是一种生命过程。有经历就有积累,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
请以“经历了 _,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三)
一、基础(24分)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4)略 2(1)至、到达(2)像鸟张开翅膀一样(3)哪能(4)为什么 3、B 4、C(A.在/到;B.全/一个;D.表承接/表修饰) 5、B(正确的节奏应为:故/自号曰/醉翁也) 6、示例:A “鲲鹏”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生物,能上天入海。用“鲲鹏给航天社命名,表达了航天社对浩瀚宇宙的向往,还寓意着”鹏程万里“的无大志向。(也可以选择其他名称,但要结合其名称特有的文化元素来分析。)
二、阅读(46分)
(一)(12分)
7、C 8、舒缓而深情。本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9、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二)(8分)
10、(1)(1)胜景,美景(2)天气放晴(3)日光 11、(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12、“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蕴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三)(14分)
12、(1)担任(2)认为……奇异 13、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 14、作者赞美了麹祥忠君爱国、教敬亲长、意志野定的优秀品质。
[参考译文]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年间,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在麹祥十四岁的那年,麹祥被倭寇掳走。倭国国王知道他是中原人,诏令他在身边侍奉,把他改名元贵。于是他在倭国做了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麹祥)内心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原进贡。宣德时期,(他)与倭国使臣一起到明朝来。向皇帝上疏说:“我曾经遭到倭寇的掳掠,处于嫌疑危难之中自责心痛,流离失所困顿不堪,非常艰苦。现在能够活着回到中原,怎么还能任由别人安排。我请求您让我回家侍奉父母,(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愿望了。”皇帝正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不恩准他的请求,但是然他回驿站后可暂且归家,(然后)仍然返回倭国。
麹祥回到家里,只有母亲在家,(母亲)已不认识他,说:“果真是我的儿子,就是(他)耳后有赤痣。”验证以后果然有,(母子)抱头大哭。不久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倭国国王应允了他,仍让他进贡。麹祥就再次(向朝廷)请求之前的愿望(侍奉母亲),皇帝下诏允许他承袭父亲的职位归养家中。他和母亲失散二十多年,又有华夏和蛮夷的限制,最终能够实现他当初的意愿,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
(四)(11分)
15、B(A.就;B.显著/写;C.曾经;D.有的人) 16、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 17、示例:从文中欧阳修每次看到自己的学生苏东坡的佳作都为之高兴,并预见苏东超日后的巨大成就,就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个很有见地,胸怀很旷达,懂得欣赏学生、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人。
参考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八十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三、写作(5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