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0 10: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二单元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
情 境 导 入
1519年,西班牙支持下的麦哲伦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而《环游世界80天里》,掌握了新的交通技术的路路通在1872年,只用80天就完成了环游地球一周的任务。
导致世界距离“变短”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简述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主要成就、完成标志、影响。
2.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特点、主要成就和影响。
3.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指出各阶段的时间、关键事件及其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概括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影响。
整 体 感 知
本课第一目“蒸汽时代的到来”,主要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侧重于蒸汽机发明和铁路运输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本课第二目“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侧重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本课第三目“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主要讲述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从工厂制度的确立到大企业时代到来的特点。第四目“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主要讲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间以及方式。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资本主义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初具规模,这成为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知 识 梳 理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765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9世纪中期)。
2.条件
(1)可能条件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②政治:“____________”以后,英国社会稳定。
③经济:__________、________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____________十分兴旺发达。
④理论:______________的创立和普及。
(2)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的扩大。
光荣革命
人口
资本
工场手工业
牛顿力学体系
海内外市场
3.含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4.成就
行业 发明家 发明 意义
棉纺织业
(率先革新) 凯伊 _________ 棉纺织业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机械化
哈格里夫斯 _____________
阿克莱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冶金业和采矿业 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
技术变革 瓦特 “__________”
(标志性发明) 出现蒸汽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 富尔顿 _____________ 人类迎来“铁路时代”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
史蒂芬孙 _____________ 人类迎来“铁路时代”
飞梭
手摇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改良蒸汽机
汽轮
火车机车
5.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__________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6.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时代。
(2)新兴工业部门涌现:_________和_________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3)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机器化
蒸汽
纺织业
铁路业
(4)生产组织形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________时代,________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①原因:集中生产资料和工人,使用机器大批量生产。
②特点: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__________占大多数;企业主既是_____所有者,又是_____________者。
(5)社会关系的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世界经济格局:英国成为“___________”,确立世界经济霸权;世界市场________形成。
工业
工厂
中小企业
资本
企业经营管理
世界工厂
初步
点拨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2)“蒸汽时代”并非仅指蒸汽机在各个领域得到的普遍使用,而是指蒸汽机解决了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动力问题,在工业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
(3)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制造是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二者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等)。
(3)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电磁感应理论)。
3.特点:_________成为_______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科学
技术
4.成就
(1)________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
(2) __________的发明与应用,研制出________、________等新型交通工具。
(3)新兴的___________取得显著的发展。(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油漆及多种塑料、炸药等)
(4)技术革新推动了___________的大发展。
电力
内燃机
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汽车
飞机
5.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时代。
(2)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导。
电气
(3)推动经济组织发生变化:___________时代到来(垄断组织形成)。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迅猛发展,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出现集中趋势。
②特点:大企业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________权与________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4)推动世界市场的________形成。
大企业
生产
资本
所有
经营
最终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______世纪末_____世纪初。
2.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特点:以_____________为主导。
19
国际贸易
20
资本输出
武力逼迫
欧美工业国
疑 难 探 究
一、两次工业革命
阅读下列图片:
请思考:
(1)图一、图二中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的使用反映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人类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2)图三、图四反映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它们代表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
(3)根据图五,1841年至1877年的30多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你有何认识?
【提示】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汽车制造(或交通运输)。内燃机的发明。
(3)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工业革命促使人类工业化迅猛发展。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生产力方面: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方面: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引起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2)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 电力
发明者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技含量 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发生时空 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起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进入大企业进代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经济发展,考查信息解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时间: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据所学可知,由于英国纺织业领域的发明创造,英国纺织业效率大大提高,由此对原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才出现表中原棉进口量大增的状况。A项与题干无关;B项开始于十九世纪晚期,不可能对其有影响;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此时已经发明了纺织机械。故选C项。
【答案】 C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思考: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世界市场?
【提示】 (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是机遇,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摧毁了古老的社会”,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逐渐完善,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起了对世界的统治,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故应选C项。
【答案】 C
随 堂 演 练
1.“英国人的优势一是海洋对它的保护作用,二是处于到美洲的便捷航路上,三是采取人弃我取的原则处理殖民和欧洲事务,四是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英国人的优势”最有利于(  )
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海外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
C.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中英国人的四个优势说明了英国具有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雾都的形成是由于伦敦地区(  )
A.圈地运动扩展   B.工业化迅速
C.人口增长 D.沙尘暴频发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导致了工业化最发达的伦敦多日大雾笼罩。
3.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英国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农业人数的急剧减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业化进程加速致使农民转入工厂;A项是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而非原因,B项也是D项的内容之一,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4.为了纪念英国杰出的机械师瓦特,现在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使用“瓦特”为计算单位。瓦特的成就是(  )
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火车机车 D.研制电动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典型发明。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一批企业大王: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等,与这种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重工业的发展 B.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
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大垄断企业的出现
【答案】 D
【解析】 注意本题的限制条件是“直接相关”,据此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
6.(2014·福建)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铁路把乡间的大批英国人抛进城市,这体现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A项并没有缩小城乡差距,而是增大了差距。B项材料体现不出。D项题中只是说铁路将农民送进城市,没有体现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D
【解析】 依据时间可以得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入侵是以商品输出为主,故排除A项;B、C两项材料无从体现;依据图片信息,英国向别国大量输出商品,掠夺原料,把很多亚非拉国家变成了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与世界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故选D项。